1
|
人本主义与宗教有神论的比较研究──以唯意志主义、儒学和基督教为例 |
杨玉昌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2
|
唯意志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古希腊哲学观──兼析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 |
杨玉昌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3
|
评战国策派的唯意志主义哲学 |
吕希晨
|
《学习与探索》
|
1986 |
0 |
|
4
|
走出近代哲学的两条不同道路──对唯意志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 |
杨玉昌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2000 |
0 |
|
5
|
论笛卡尔的意志主义德性观 |
左金磊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唯意志主义观点及其内在矛盾——以叔本华、尼采的观点为代表 |
陈修佳
|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大众教程——《大林间奥义书·第三婆罗门书》 |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科技右翼与美国科技安全战略转型 |
蔡翠红
李煜华
|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9
|
十九世纪末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蜕变 |
朱志忠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0
|
存在的充实:斯宾诺莎论恶 |
吴功青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重新认识和评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 |
杨玉昌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2
|
析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保守主义的演变 |
唐科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3
|
论自由意志与社会制约 |
王育军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2
|
|
14
|
论叔本华“意志”范畴的内涵及地位 |
李刚
张华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5
|
非理性主义是德国法西斯的思想前驱 |
吴友法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0 |
2
|
|
16
|
葛兰西“实践一元论”和“绝对历史主义”试析 |
郑楚宣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1
|
|
17
|
对阿尔都塞的马克思理论反人道主义思想的质疑 |
杨金洲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8
|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观管见 |
饶娣清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19
|
“视之为真”与康德的信念论 |
余天放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伯克修辞思想及其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 |
鞠玉梅
肖桂花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