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与人工智能关系刍议 被引量:5
1
作者 徐英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76,共11页
胡塞尔的意识哲学对于人工智能的意义,一向被学界严重低估。实际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悬搁"方法虽貌似对一切自然主义的认知建模工作构成了威胁,但依然能在某种变通的意义上对人工智能构成启发。具体而言,"现象学悬搁"... 胡塞尔的意识哲学对于人工智能的意义,一向被学界严重低估。实际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悬搁"方法虽貌似对一切自然主义的认知建模工作构成了威胁,但依然能在某种变通的意义上对人工智能构成启发。具体而言,"现象学悬搁"对于意识表征中意向模式的普遍存在性的提示,完全可以在人工智能语境中被转述为下面这个工作思路:建造一台具有自动"修偏"机能的智能机器,只有在为其配属了丰富的心理模式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而心理模式的配置本身又会倒逼系统将对于世界的素朴表征转化为那些悬置了外部真值判断的"内存在表征"。此外,对于胡塞尔的"Noema"概念的推论主义解释模式,也可以告诉我们为何福多所提出的关于命题态度的"盒喻"式处理方案乃是不对的。不过,目前主流AI在处理意向性问题方面的表现,依然是十分笨拙的:这些主流进路要么根本就无法在符号表征的层面上触及意向性问题(如深度学习),要么不得不采用福多的"盒喻"而导致模型的不灵活性(如某些符号AI技术),要么就在过分强调环境与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同时预设了胡塞尔所反对的"自然主义态度"(如某些能动主义技术路线)。由此看来,我们如果要设计一种在最低限度上符合胡塞尔精神的AI系统,我们就必须与目前的主流AI技术路线分道扬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 悬搁 信念盒 推论主义 人工智能 意向相关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及其意向体验的现象学澄清
2
作者 李朝东 董春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意识"是现象学的中心课题和核心概念,胡塞尔现象学中,"意识"概念有"作为自我之现象学组成的意识"和"作为内感知的意识"两个最基本的含义,前者作为意向体验具有构造对象的功能,后者作为"... "意识"是现象学的中心课题和核心概念,胡塞尔现象学中,"意识"概念有"作为自我之现象学组成的意识"和"作为内感知的意识"两个最基本的含义,前者作为意向体验具有构造对象的功能,后者作为"内意识"或"自身意识"不具有构造对象的功能,但却是构成意识体验之统一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意识作为自我体验的实项、内意识作为内感知和意识作为意向体验的分析,试图对意识及其意向体验进行现象学的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意向体验 感觉材料 意向相关项 内意识 意向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超越论—现象学的还原——从胡塞尔还原方法的范围问题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文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
通过追问胡塞尔还原方法的范围问题,其超越论—现象学还原的意涵将得到深入探析,超越论还原与现象学还原这两个提法将得到细微而确切的区分。为确定超越论—现象学还原的范围,可以把普遍怀疑方法当作一种简易可行的标准和根据:实在世界... 通过追问胡塞尔还原方法的范围问题,其超越论—现象学还原的意涵将得到深入探析,超越论还原与现象学还原这两个提法将得到细微而确切的区分。为确定超越论—现象学还原的范围,可以把普遍怀疑方法当作一种简易可行的标准和根据:实在世界及与之相关的事实知识和本质知识、纯粹逻辑学以及上帝等等之所以能够或必须被打上括号、搁置起来,乃是因为它们能够被怀疑;而纯粹意识及其内在要素(比如中立性的意向活动和意向相关项)之所以不能够被打上括号、搁置起来,乃是因为它们不可能被怀疑。但普遍怀疑不等于超越论—现象学的还原:普遍怀疑,意味着从日常坚持存在信念的态度转向对待存在信念的否定态度;超越论还原,在认识论上,意味着将这些存在信念的有效性当作有待被证明和实现的诉求;而在存在论上,超越论还原又被称作现象学还原,意味着向对待存在信念的中立性态度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怀疑 还原 质料 意向行为 意向相关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中“这个”的澄明
4
作者 卢永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7,共3页
"这个"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这个"主要是作为统一的意向对象(意向相关项)而被意指的,其中涉及到意向结构的分析和意向功能的分析。意识活动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其结果是作... "这个"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这个"主要是作为统一的意向对象(意向相关项)而被意指的,其中涉及到意向结构的分析和意向功能的分析。意识活动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其结果是作为意识相关项的"这个"最终成了所谓的设定的存在。"这个"在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和本质直观理论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阐明。至此,源于亚里士多德,中经黑格尔的"这个"问题,在胡塞尔这里基本上告一段落。这其间所经历的诸多哲学变更,折射出西方哲学从实体主义到主体主义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观象学 “这个” 意向相关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