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里达后文学性接受的批判与发掘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开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德里达的文学观在文学本质、后文学性问题的论争中成为学界争相引证的焦点。无论它被塑造成为反本质主义,还是被流俗化为相对主义、折中主义,无论是贬抑还是回护的观点,都几乎同解构文学性之旨趣相去甚远。究其原因,是基于自然主义的偏... 德里达的文学观在文学本质、后文学性问题的论争中成为学界争相引证的焦点。无论它被塑造成为反本质主义,还是被流俗化为相对主义、折中主义,无论是贬抑还是回护的观点,都几乎同解构文学性之旨趣相去甚远。究其原因,是基于自然主义的偏狭认识论使然。只有回到现象学本质,回到后形而上学维度,方能趋近它的内核。德里达通过对“模仿”等形而上学诗学范畴的重构及“处女膜”等概念的创设,实现了后文学性的界说,并开创了解构与重构、理论界说与写作实践“雌雄同体”的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性本质 后文学性 后模仿 “处女膜” “雌雄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