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纯意向性客体”到“绝对意向性客体”——论埃科的客体理论及其符号学内涵 被引量:1
1
作者 卢嫕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100,共9页
“绝对意向性客体”是意大利学者翁贝托·埃科在他的演讲集《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中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他的文学理论中,该概念被用以描述一类仅仅存在于虚构性叙事中的客体,这类客体不但能因“症候性属性”被一再地确认,还会... “绝对意向性客体”是意大利学者翁贝托·埃科在他的演讲集《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中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他的文学理论中,该概念被用以描述一类仅仅存在于虚构性叙事中的客体,这类客体不但能因“症候性属性”被一再地确认,还会因符号性增衍机制而持续地存在。“绝对意向性客体”自罗曼·英加登的“纯意向性客体”发展而来,在《论文学作品》中,英加登以现象学为理论基础,视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从而揭示了孕育“纯意向性客体”的四层次本体形式。同样,埃科也在英加登的本体论文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阐发“绝对意向性客体”概念,揭示出英加登的“存在性本体论框架”在处理具体文艺现象时所表现出的不足。为了把普适的“存在性本体论框架”发展为可被多元话语实践重塑的动态系统,埃科借助其符号学思考,改写经典的“语义三角”框架,最终建构了他的“客体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意向客体 意向客体 存在性本体论框架 语义三角 客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体的范围、种类及其本质规定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新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6,共7页
文章认为,客体应包括主体以各种认识形式(逻辑的与非逻辑的、理性的与非理性的、经验的与超经验的等)加以把握或试图把握的一切事物以及宇宙总体,而不仅仅是现实地进入人的对象性活动范围内的事物。根据这一对客体的界定,文章把客体区... 文章认为,客体应包括主体以各种认识形式(逻辑的与非逻辑的、理性的与非理性的、经验的与超经验的等)加以把握或试图把握的一切事物以及宇宙总体,而不仅仅是现实地进入人的对象性活动范围内的事物。根据这一对客体的界定,文章把客体区分为属人客体和意向客体两类。前者是主体现实认识到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兼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二重性的事物;后者则是主体以猜测、想象、思辨等方式把握的对象,具有自在性、抽象性、推测性和范导性等本质特性。最后文章简要分析了两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客体 人化客体 本质力量 对象性活动 本质规定性 主体 人类认识 认识范围 现实对象 认识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文艺接受客体
3
作者 黄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1-45,共5页
文艺接受是人们与文艺创作家创作的文艺产品发生审美实践关系,二者交互作用,双向建构文艺接受的直接对象,同时共生文艺接受的主体与客体的文艺实践活动。从文艺生产的角度看,文艺接受是文艺的消费阶段;从文艺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文艺... 文艺接受是人们与文艺创作家创作的文艺产品发生审美实践关系,二者交互作用,双向建构文艺接受的直接对象,同时共生文艺接受的主体与客体的文艺实践活动。从文艺生产的角度看,文艺接受是文艺的消费阶段;从文艺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文艺接受是整个文艺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文艺接受客体来自文艺创作产品,是文艺创作得以实现其最终目的——通过文艺接受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转换形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意向客体 交互作用 客观存在 双向建构 社会生活 接受客体 文艺创作 文艺生产 现象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文艺接受客体——与黄颇同志商榷
4
作者 栾昌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8-91,共4页
最近因寻找写作资料,翻阅《文艺理论研究》,见黄颇同志所著《略论文艺接受客体》①一文,很感兴趣,便仔细阅读一遍。读后,觉得黄文的一些见解是很有启发的,但也有一些见解是应进一步研究的。愿意把我的一些想法提出来,同黄颇同志商榷,并... 最近因寻找写作资料,翻阅《文艺理论研究》,见黄颇同志所著《略论文艺接受客体》①一文,很感兴趣,便仔细阅读一遍。读后,觉得黄文的一些见解是很有启发的,但也有一些见解是应进一步研究的。愿意把我的一些想法提出来,同黄颇同志商榷,并求教于大家。(一)黄文认为,文艺生产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文艺接受者提供物质的文艺接受客体,一种形式为文艺接受者提供非物质性的文艺接受客体。前一“文艺生产的结果是物质产品,这些物质产品具有离开生产者(文艺创作者)和消费者(文艺接受者)而独立存在的形式,即具有独立的物质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客体 创作者 作品 读后 意向客体 理论依据 文艺生产 表演艺术 审美 接受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英伽登现象美学对韦勒克文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S1期215-218,共4页
韦勒克作为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之一,其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更是理论界的经典教材。在这本著作中,韦勒克提出的作品层次观念和"透视主义"的研究方法对现在的文学批评仍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出发,寻... 韦勒克作为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之一,其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更是理论界的经典教材。在这本著作中,韦勒克提出的作品层次观念和"透视主义"的研究方法对现在的文学批评仍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出发,寻找韦勒克文论的渊源之一——英伽登的现象美学,并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分辨两位理论家的联系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意向客体 心理主义 作品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阐释学简论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建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49-53,共5页
阐释学简论李建东"诗无达诂",阐释学的解码天地在上古时期,宗教的经典和文学的文本都充满了可能产生歧义的难解之处,于是解经说文的阐释就成为一种普遍的需要。古代的巫师和预言者占卦圆梦,后来的神父、牧师讲经布道,乃至学者和... 阐释学简论李建东"诗无达诂",阐释学的解码天地在上古时期,宗教的经典和文学的文本都充满了可能产生歧义的难解之处,于是解经说文的阐释就成为一种普遍的需要。古代的巫师和预言者占卦圆梦,后来的神父、牧师讲经布道,乃至学者和批评家注疏古代典籍,评论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理解的历史性 历史环境 海德格尔 接受美学 阐释者 语言 狄尔泰 批评家 意向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被引量:7
7
作者 茅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1年第3期23-29,共7页
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音乐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今年四月北京平谷举行的第四次全国音乐美学座谈会上,这也是有争论的问题之一。在似乎不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最难回答的。本文并无能够回答这一问题的奢望。这里... 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是音乐美学基础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今年四月北京平谷举行的第四次全国音乐美学座谈会上,这也是有争论的问题之一。在似乎不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最难回答的。本文并无能够回答这一问题的奢望。这里不过是些大会闭幕后的思索。从一些发言中,我感到,代表们对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茵加尔登(1893-1970)在音乐作品存在方式方面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持肯定态度。同时,我也感到对茵加尔登的观点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现象学派的著作也确实难读。所以,我想从这里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作品 音乐美学 加尔 意向客体 北京平谷 意向性对象 从这里开始 研究成果 内心听觉 三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