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里达“文字学”对意义的建构作用
1
作者 谢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意义是人类既难以达到又难以舍弃的一种精神追求,它的非实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决定了哲学对它的追问必然要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又曲折的澄明过程。本文从德里达的"文字学"中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驳斥入手,分析了德里达的解构主... 意义是人类既难以达到又难以舍弃的一种精神追求,它的非实体性、复杂性、动态性决定了哲学对它的追问必然要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又曲折的澄明过程。本文从德里达的"文字学"中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驳斥入手,分析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对揭示形而上学的虚妄性,与建立意义的生存系统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的建构 逻各斯中心主义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五个一”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才林 王晓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58-60,共3页
为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效性,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设计为"五个一",即:读一本经典著作、看一部精彩视频、参观一个历史博物馆、写一篇心得体会、做一次课堂演讲。其设计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其开展过程体现了三个特点:... 为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实效性,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可以设计为"五个一",即:读一本经典著作、看一部精彩视频、参观一个历史博物馆、写一篇心得体会、做一次课堂演讲。其设计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其开展过程体现了三个特点:"意义的建构"主题明确、指涉的客体均为精华、强调主体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从教学评价数据看,其效果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明显要好。据此,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种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纲要 “五个一”实践教学 意义的建构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