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执行的地区差异是如何发生的——意义建构视角下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考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宣霖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181,共10页
政策执行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已有研究主要探讨政策执行为何偏离预定政策目标,而很少关注政策执行为何存在地区差异。以W、Z两市为例,采用质性研究取向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视角探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地区差异的微... 政策执行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已有研究主要探讨政策执行为何偏离预定政策目标,而很少关注政策执行为何存在地区差异。以W、Z两市为例,采用质性研究取向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视角探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地区差异的微观过程发现,两市的政策执行差异是源于其政府执行者对国家政策的不同意义建构,即两市政府执行者首先定义了不一样的政策问题,然后创建了不同的原因故事,最后选择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政策 政策执行 意义建构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三种视角及其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玲 陈宣霖 蒋洋梅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99,共11页
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种研究视角,即技术—理性视角、相互适应视角、意义建构视角。技术—理性视角关注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强调政策制定者的作用,忽视政策执行者的能动性和情境的影响;相互适应视角聚集政策执行过程,强调政策... 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种研究视角,即技术—理性视角、相互适应视角、意义建构视角。技术—理性视角关注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强调政策制定者的作用,忽视政策执行者的能动性和情境的影响;相互适应视角聚集政策执行过程,强调政策执行者的重要性,忽视政策制定者的影响;意义建构视角关注政策执行者理解政策的过程,强调政策、执行者以及情境的互动,但忽视制度结构的影响。技术—理性视角和相互适应视角是对立的研究视角,而意义建构视角则整合了它们的主要观点,补充而不是取代了这两种研究视角。这三种研究视角因关注政策执行的不同方面,且各有优缺点,因而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执行 技术-理性视角 相互适应视角 意义建构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