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平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在此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创新传统治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作为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在此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要求,创新传统治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更加和谐的基层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传统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体系 意义与实践 不断优化 实证研究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风格学源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李伯超《中国风格学源流》论评
2
作者 吴礼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风格学 理论与实践意义 古典风格 源流研究 文体风格 语言风格论 时代局限性 风格理论 中国修辞学史 文学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
3
作者 李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7,共7页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李曾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李曾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历史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理论与实践意义 生产关系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同志 解放生产力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经》之水道研究
4
作者 姜文来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易经》居《六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其思想在《易经·系辞》中有深刻阐释。研究《易经》与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可以厚植水文化根基。《易经》诞生于6 000多年前,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 《易经》居《六经》之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其思想在《易经·系辞》中有深刻阐释。研究《易经》与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可以厚植水文化根基。《易经》诞生于6 000多年前,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的宝贵思想对水文化形成有重要作用。挖掘《易经》与水的关系,有利于筑牢水文化基础,厚植水文化根基。第二,能够拓宽水认识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根基 《易经》 《六经》 认识视角 文化的根 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及其中国化
5
作者 夏越新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6,共3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教育的本质、属性、目的和任务等根本问题思考的结晶,揭示了教育对培养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教育对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教育的本质、属性、目的和任务等根本问题思考的结晶,揭示了教育对培养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向来注重教育对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因而不断根据时代特征和现代化建设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中国化,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 中国化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第6期“语言与健康”专栏约稿启事
6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36,共1页
我国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的身心健康关乎国计民生。语言与人体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语言既是体现身心健康状况的外显标志物,也是人们调整健康状态、开展卫生活动、进行就医诊疗的重要媒介,对于健康理念传播等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我国正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的身心健康关乎国计民生。语言与人体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语言既是体现身心健康状况的外显标志物,也是人们调整健康状态、开展卫生活动、进行就医诊疗的重要媒介,对于健康理念传播等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语言与健康问题的探讨,本质上体现了语言学研究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兼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具有跨学科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稿启事 身心健康状况 理念传播 健康状态 跨学科属性 人文关怀 理论与实践意义 重要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