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1篇文章
< 1 2 2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拾喻言》译介的跨文化交流之道——兼论译名“依湿杂说”的订正
1
作者 王海 陈常钰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1840年,罗伯聃与其中文老师蒙昧先生合译伊索寓言(Aesop/Esop's fables)并以《意拾喻言》之名出版,此后该译本81则伊索寓言被中外学者和译者反复改写。考查罗伯聃与蒙昧先生合译《意拾喻言》的动机、翻译模式及其译本在中国的传播,... 1840年,罗伯聃与其中文老师蒙昧先生合译伊索寓言(Aesop/Esop's fables)并以《意拾喻言》之名出版,此后该译本81则伊索寓言被中外学者和译者反复改写。考查罗伯聃与蒙昧先生合译《意拾喻言》的动机、翻译模式及其译本在中国的传播,总结二人将该译本作为在华外国人的汉语教材之意图,厘清《意拾喻言》译本中西文化交流及伊索寓言翻译改写被国人接受的史实,有助于深入认识伊索寓言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及文学表达手法;订正“依湿杂说”的“不翻”引发的译名讹传,探究其误译误传的潜在原因,还原史实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聃 蒙昧先生 拾喻言》 “依湿杂说”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意之辨”导向文学的逻辑线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引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3-39,共7页
一、“言不尽意”向“言外”观念的导发“言意之辨”在玄学时代的主要论题就是言尽意与言不尽意间的歧争,它肇始自《易系辞传》,案察何劭《荀粲传》、《周易略例·明象》,可知荀粲、王弼都是由其中这段文字为起始的:
关键词 言不尽 之辨 “言” 忘言 “象” “立象以尽 言尽 本体 之所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古典园林的禅意空间布局对比研究——以日本龙安寺石庭与苏州狮子林为例
3
作者 刘麟鼎 马玥 +1 位作者 张冬卿 张嘉迅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131-133,共3页
苏州狮子林和日本龙安寺石庭是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禅意园林,两园各具特色,都具有深刻的禅意内涵。文章从两园布局入手,思考两园与禅宗结合的意境,分析其“文化特性、构成要素、动线引导”等特点,将两园的“景观展现方式、空间组成元... 苏州狮子林和日本龙安寺石庭是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禅意园林,两园各具特色,都具有深刻的禅意内涵。文章从两园布局入手,思考两园与禅宗结合的意境,分析其“文化特性、构成要素、动线引导”等特点,将两园的“景观展现方式、空间组成元素、文化特征差异”进行对比,探究两者布局差异分歧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园林 布局 狮子林 龙安寺石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艺术创作中的“意于形先,形意结合”
4
作者 郑国柳 《天工》 2025年第5期57-59,共3页
深入探讨了翡翠艺术创作中的核心理念——“意于形先,形意结合”。这一理念不仅凸显了翡翠艺术创作的独特性,更体现了东方艺术中形与意、形式与内涵的和谐统一。首先追溯了“意于形先,形意结合”的哲学渊源,随后详细分析了这一理念在翡... 深入探讨了翡翠艺术创作中的核心理念——“意于形先,形意结合”。这一理念不仅凸显了翡翠艺术创作的独特性,更体现了东方艺术中形与意、形式与内涵的和谐统一。首先追溯了“意于形先,形意结合”的哲学渊源,随后详细分析了这一理念在翡翠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构思、设计以及雕刻等多个环节。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揭示了翡翠艺术家如何通过精湛的技艺,将内在的情感与外在的形式完美融合,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翡翠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艺术 于形先 结合 构思设计 雕刻技艺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龙纹玉璧的造型特征与文化意涵
5
作者 刘家宁 《天工》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汉代玉璧上的龙形纹样体现着汉代的民族精神,是汉代独特的视觉符号。聚焦汉代龙纹玉璧,从艺术学视角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依据汉代龙纹玉璧的造型类型及构成方式,剖析和解读龙纹的内在构建规律。其次,结合汉代特定的思想制度及社会历史背... 汉代玉璧上的龙形纹样体现着汉代的民族精神,是汉代独特的视觉符号。聚焦汉代龙纹玉璧,从艺术学视角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依据汉代龙纹玉璧的造型类型及构成方式,剖析和解读龙纹的内在构建规律。其次,结合汉代特定的思想制度及社会历史背景,探讨龙纹玉璧的功能及文化意涵。研究表明,汉代龙纹玉璧不仅展现了制玉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思想,其独特的视觉符号对后世艺术设计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龙纹玉璧 形制 造型特征 文化 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绿色设计中减少原则在禅意风格软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郝佳乐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1期93-95,共3页
本文绿色设计中的减少原则将如何以巧妙而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方式融入软装设计之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中之重。材料作为软装设计必不可少的媒介,多会选用贴近自然、节能环保的材料。禅意是一种强调尊重自然的美学思想,推崇人与自然和... 本文绿色设计中的减少原则将如何以巧妙而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方式融入软装设计之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中之重。材料作为软装设计必不可少的媒介,多会选用贴近自然、节能环保的材料。禅意是一种强调尊重自然的美学思想,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回归自然的极致生活。其减少原则与禅意中所强调极简,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将从减少原则的简素之美、自然共生等,浅析减少原则在禅意风格软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软装设计 减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意行”视域下构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7
作者 苏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第8期59-61,共3页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满足新高考改革选科选考的需要,而且具有全面育人、促进高中生心理成长的重要作用。从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出发,从行为发生的规律出发,构建起“知情意行”视域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涵盖“认知课程”体系、“...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满足新高考改革选科选考的需要,而且具有全面育人、促进高中生心理成长的重要作用。从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出发,从行为发生的规律出发,构建起“知情意行”视域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涵盖“认知课程”体系、“情感课程”体系、“意志课程”体系、“行为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和职业认知,激发学生对工作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促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发展,切实提高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 生涯规划教育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蠡甫的绘画意境观
8
作者 李健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5期55-64,共10页
伍蠡甫是中国现代意境理论建构的重要参与者,他立足于中国绘画讨论意境,提出两种观点:其一,意境是主观的具体化,有其特殊的形象,是意识形态的反映;其二,意境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对艺术家、文学家的思想、情感所唤起的能动反映。伍蠡甫... 伍蠡甫是中国现代意境理论建构的重要参与者,他立足于中国绘画讨论意境,提出两种观点:其一,意境是主观的具体化,有其特殊的形象,是意识形态的反映;其二,意境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对艺术家、文学家的思想、情感所唤起的能动反映。伍蠡甫认为,意境是一种中位哲学,因为绘画可以调和物我,调和本身就是中庸(中位);绘画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与法,意是法的主导,法是意的呈现,离开意的法将变得毫无价值。伍蠡甫的绘画意境观论及当下意境研究关注不多的层面,为进一步深入发掘意境的美学内涵提供了一种策略,其意义不可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蠡甫 绘画境观 识形态 中位哲学 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协同互动:历史演进、理论意涵、基本动能
9
作者 吴文杰 《政工学刊》 2025年第3期5-9,共5页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推进一步,中国的改革事业就前进一步。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顶层设计作了部署,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推进一步,中国的改革事业就前进一步。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顶层设计作了部署,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谋划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改革协同互动的新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顶层设计 协同互动 理论 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演进 三中全会 本质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意境创造三题
10
作者 李山林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诗歌 “境” 境的创造 毛泽东 余光中 境创造 中心 象组合 暗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书法尚意”论中“意”字内涵刍议
11
作者 刘晓红 《美育学刊》 2021年第6期91-97,共7页
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的“书法尚意”理论与书法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意”的内涵是理解“书法尚意”的关键,值得进行深入探究和考辨。从“意”字的释义可以阐发出“心意”“情意”“任意”“新意”四个关键词。结合... 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的“书法尚意”理论与书法实践,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意”的内涵是理解“书法尚意”的关键,值得进行深入探究和考辨。从“意”字的释义可以阐发出“心意”“情意”“任意”“新意”四个关键词。结合对苏轼《寒食帖》等书法名篇的欣赏,对“尚意”论中的“意”字进行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书法尚意”论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家具一腿三牙结构部件类型与匠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晓霆 王友好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通过书籍、博物馆、拍卖会等渠道收集统计了52例具有一腿三牙结构部件的明清家具,根据一腿三牙结构部件中角牙的造型,将一腿三牙结构部件分为A类型、B类型和C类型。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讨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关系,分析出不同类型构造... 通过书籍、博物馆、拍卖会等渠道收集统计了52例具有一腿三牙结构部件的明清家具,根据一腿三牙结构部件中角牙的造型,将一腿三牙结构部件分为A类型、B类型和C类型。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讨构件与构件之间的关系,分析出不同类型构造规律、构造原理以及蕴含的匠意。经探究得出,一腿三牙部件在家具中的构造原理为受力解力、加固稳定以及家具顺纹而做遵循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此外,总结了一腿三牙结构部件所蕴含的美学内涵、线脚艺术以及其中的榫卯结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一腿三牙部件的认识,同时为研究明清家具中的结构部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家具 一腿三牙 结构部件 分析 美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论断的意涵特质、价值旨归及实践指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包丽颖 任宝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7,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论断,为深刻认识思政课的根本属性和基本规律创设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守正创新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的实践指导力。为充分研深悟准“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论断,为深刻认识思政课的根本属性和基本规律创设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守正创新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的实践指导力。为充分研深悟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一重要论断,需全面准确地把握其意涵特质和价值旨归,并通过做到理直气壮、厚实学理研究、凸显问题导向、创新讲授方式等多维度实践指向,把道理讲明、讲深、讲透、讲活,最终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讲道理 涵特质 价值旨归 实践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由风俗之镜/径——杨志军《雪山大地》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意涵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金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雪山大地》以地方民族风俗为方法重塑民族记忆,重述国家历史,建构民族文化认同。风俗成为窥见民族生活、情感和精神的艺术之镜/径。小说既以风俗为镜,映照民族生活状态和时代流转;又以风俗为径,深入生活的细处和历史文化纵深,揭示民... 《雪山大地》以地方民族风俗为方法重塑民族记忆,重述国家历史,建构民族文化认同。风俗成为窥见民族生活、情感和精神的艺术之镜/径。小说既以风俗为镜,映照民族生活状态和时代流转;又以风俗为径,深入生活的细处和历史文化纵深,揭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经由《雪山大地》中风俗的描述方式,可见新时代中国文学蕴含的历史意识及叙事美学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认同 叙事美学 民族记忆 文化 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描述方式 民族风俗 杨志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意涵、向度与进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振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5,共9页
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治理体系。在教育强国背景下,良善之治是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愿景;综合之治是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行动逻辑;良法之治是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从教育强国建设出发,高质... 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治理体系。在教育强国背景下,良善之治是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愿景;综合之治是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行动逻辑;良法之治是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保障。从教育强国建设出发,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在价值选择上,要建构一套合乎人的本质的愿景体系;在本体结构上,要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在运行机制上,要建成一套高效运行的法治体系。在教育强国背景下,推进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要以制度话语为引领,实现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价值自觉;以制度结构为载体,明晰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规范体系;以法律制度为基础,规范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行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治理体系 本质 核心向度 未来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英语口语活动之特征及其创意设计
16
作者 张玲 《云梦学刊》 2001年第4期119-120,共2页
围绕成功英语口语活动的特征 ,开展口语活动创意设计 ,从情景、主题、层面、媒体及目标五方面对口语活动进行创意性构思 ,使英语口语课获得实质性效果 。
关键词 口语活动 创造设计 英语 情境式创 主题式创 目标式创 点面式创 互动式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意与一画:关于书法的现象学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柯小刚 《美术大观》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在自然书写经验中,伴随连续书写动作的是思想感情的意识流,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字形想象。伴随书写的意识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声音,是以句子为单位的内在语言,而不是以单字为单位的文字图形想象。所以,“书法”之“法”并非脱离文脉的字... 在自然书写经验中,伴随连续书写动作的是思想感情的意识流,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字形想象。伴随书写的意识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声音,是以句子为单位的内在语言,而不是以单字为单位的文字图形想象。所以,“书法”之“法”并非脱离文脉的字形空间构成法则,而是在实际书写中展开的笔意、书势和书象之间的时间运化关系。“意在笔先”的“意”既指笔意,也指文意。文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在书写过程中体现为书者心中的音义之流与笔下的使转行动之间的关系。在文意和笔意紧密联系的书写中,千画万画犹如一画;一画之后的千画万画也仍然指向原初的未分之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画 书法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意义的存在方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正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0-29,共10页
本文从性质上把文学意义分为语言意义 (指意 )和人文意义 (蕴意 )两个方面 ,其中人文意义为主要方面。文章认为 ,文学意义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批评家释义的复合共生体 ,因此文学意义在存在方式上包括了三个环节 :作者的意义投... 本文从性质上把文学意义分为语言意义 (指意 )和人文意义 (蕴意 )两个方面 ,其中人文意义为主要方面。文章认为 ,文学意义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批评家释义的复合共生体 ,因此文学意义在存在方式上包括了三个环节 :作者的意义投注及其对作品意义走向的约束关系 (原意或意图 ) ,文本的意义传承 (语词的字面涵义和文学符号所表现的客体化内容 ) ,一般读者和通常意义上的阅读对文学共时性意义的复现、生发和转换与批评家对蕴意的提升和构造。文学意义的本质是可能性 ,它不仅具有可供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的现实指向 ,更带有面向未来的价值指向与理想憧憬 ,因而它对各种发展潜能和阐释向度保持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 读者 诗歌 文学 存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际释意理论”在“导游口译”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慈枫 余青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114-117,共4页
“交际释意理论”作为口译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提高口译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基于“交际释意理论”,在“导游口译”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文化意识与交际意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提升其综... “交际释意理论”作为口译研究领域为数不多的重要理论之一,对提高口译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基于“交际释意理论”,在“导游口译”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文化意识与交际意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外国游客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释理论” 语篇 文化 交际 综合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雅细美与浓墨重彩——胡志平演奏二胡曲《纳兰性德辞意》的美学意蕴及其他
20
作者 王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8,168,共12页
二胡与乐队《纳兰性德辞意》是一首文人题材、文人格调、既现代又很有意味的二胡曲。文章从乐曲的创作、演出及其他,乐曲二度艺术创造的美学追求及技法表现,对乐曲一度创作的精巧构思、二度创作所体现的“文人二胡艺术”的美学追求及创... 二胡与乐队《纳兰性德辞意》是一首文人题材、文人格调、既现代又很有意味的二胡曲。文章从乐曲的创作、演出及其他,乐曲二度艺术创造的美学追求及技法表现,对乐曲一度创作的精巧构思、二度创作所体现的“文人二胡艺术”的美学追求及创新实践和作品近40年来的传播影响进行分析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辞 桑雨 胡志平 文人二胡艺术 二度艺术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