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俄利用吡昔康提高茜草愈伤培养的蒽醌产量 |
汪开治
|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
2005 |
0 |
|
|
2
|
优质观赏百合品种“索邦”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
张悦
张正海
李爱民
陈晓丹
赵伟伟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
3
|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培养和抗赤霉病体细胞筛选 |
曹清波
余毓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3
|
|
|
4
|
三尖杉外植体来源与培养基成分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许金光
刘长江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
2007 |
1
|
|
|
5
|
金丝慈竹愈伤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
吴涛
卢娟娟
丁雨龙
|
《林业科技开发》
|
2008 |
7
|
|
|
6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和紫杉醇合成的影响 |
杜亚填
陈建华
许建宇
曹庸
周朴华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
2006 |
19
|
|
|
7
|
巨龙竹种子、小穗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
耿树香
普晓兰
王曙光
|
《西部林业科学》
CAS
|
2006 |
8
|
|
|
8
|
光质对石刁柏愈伤组织培养中生长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熊丽
周吉源
殷荣华
|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
1995 |
12
|
|
|
9
|
脯氨酸在小麦愈伤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初探 |
陈克贵
朱庆麟
|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
1993 |
9
|
|
|
10
|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中几种物质的变化研究 |
张向前
陈国梁
高晓东
田丽
陈宗礼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1
|
黄芩愈伤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 |
王梦亮
任振兴
刘滇生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
2007 |
2
|
|
|
12
|
红掌愈伤组织培养及不定芽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
牛瑞鹤
周丽丽
郑必平
王晶
闫俊芳
陈驰
谈建中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2
|
|
|
13
|
凤凰山牡丹药用器官的愈伤组织培养 |
时侠清
张子学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
14
|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防止土人参愈伤组织玻璃化作用的研究 |
赖育菠
张杨
陈志宽
罗俊明
刘顺会
陆幸妍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1
|
|
|
15
|
旱稻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
郭晓丽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6
|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中几种物质的变化研究 |
张向前
陈国梁
高晓东
田丽
陈宗礼
|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7
|
灰绿黄堇愈伤组织培养及生物总碱含量的初步研究 |
韩多红
孟红梅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3 |
0 |
|
|
18
|
高粱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
郭晓丽
|
《现代农村科技》
|
2018 |
1
|
|
|
19
|
金花茶花丝愈伤组织培养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
于波
朱玉
袁霖
黄丽丽
张佩霞
邹春萍
孙映波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
2017 |
4
|
|
|
20
|
栀子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Ⅰ.愈伤组织培养的研究 |
钟青萍
杨宁生
刘敏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
199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