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想象哲学及其对儿童想象生态建构的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苗雪红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0,共10页
想象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想象存在贬视和误解。在柏拉图开启的西方理性主义身心二元论传统中,想象被视为最低等级的心灵状态,是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中介。康德提出了想象力作为“先... 想象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长期以来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想象存在贬视和误解。在柏拉图开启的西方理性主义身心二元论传统中,想象被视为最低等级的心灵状态,是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中介。康德提出了想象力作为“先验”能力的新概念,使想象从逻辑上成为经验建构的潜在基础。在整个20世纪,胡塞尔开启的现象学想象哲学从更广泛的本体论意义上对想象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研究,将想象视为一种呈现和创造现实的构成性力量。巴什拉和梅洛-庞蒂突破意识哲学,通过考察儿童时期身体与世界原初接触时的物质(元素)想象开辟了想象本体论的新路径。儿童想象是身体与周围世界建立原初的深层互动关系并不断生成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对世界陷入更深层次的情感关涉的过程,想象因此成为一种与世界相亲的存在方式。这些研究启发我们,儿童教育亟须确立想象的本体论价值取向,守护儿童想象的时空,支持儿童游戏对想象的生动呈现,从而为儿童建构良好的想象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感知 想象 儿童想象 原初经验 想象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书写的生态批评维度——以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梅花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追溯生态批评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代人类最重要的居所——城市——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书写始终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究其原因,不仅源自西方哲学中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而且由于城市对人造图景和人造地理的关注有悖于生态批评的初衷。但... 追溯生态批评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代人类最重要的居所——城市——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书写始终未获得足够的关注。究其原因,不仅源自西方哲学中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而且由于城市对人造图景和人造地理的关注有悖于生态批评的初衷。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其实是人为长期建构的结果,而且自然在城市中普遍存在,这就为拓展城市书写的生态批评维度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美国文学不同时期的城市书写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书写的生态批评展开路径:挖掘浪漫主义时期的城市想象,聚焦现代城市与原始自然的对抗与共生,关注后现代城市中的逃离与重新栖居等。对城市书写的生态批评维度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促使人们重新发现城市的生态之美,回到城市本身来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而且有助于突破近年来一直专注于“无人荒野”的生态批评的发展瓶颈,拓展生态批评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书写 生态想象 生态共生 生态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