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交界性肿瘤40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姗 冯振中 +6 位作者 杨宁宁 闫文天 黄雨晨 陈红春 李楠 秦燕子 蔡兆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2-1204,120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0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32例,中位年龄52岁。镜检: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 目的探讨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0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32例,中位年龄52岁。镜检:透明变梁状肿瘤(hyalinizing trabecular tumour,HTT)呈小梁状生长,小梁间见均质红染玻璃样物,界清,无血管浸润;恶性潜能未定的高分化肿瘤(well differentiated tumours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WDT-UMP)呈滤泡状生长,多有包膜,界尚清,具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核特征(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type nuclear changes,PTC-N),可疑包膜或血管浸润;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follicular tumour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FT-UMP)以滤泡状生长为主,缺乏PTC-N,局部可疑包膜或血管浸润;乳头状核特点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呈滤泡状生长,具有PTC-N,包膜完整,界清,无血管和包膜浸润。免疫表型:TTF-1均阳性,Galectin-3、Cyclin D1、CD56、CK19部分阳性,Ki-67增殖指数多数<5%。随访21~74个月,35例随访患者中,仅2例WDT-UMP见淋巴结转移,余生存良好,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是一类生物学行为倾向惰性的肿瘤,女性多见,预后较好,通常无浸润、转移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交界性肿瘤 惰性生物学行为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