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惰性壳层介电效应对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发光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进 于世杰 +1 位作者 胡焱清 邵起越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39-1648,共10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逐层包壳法,制备了以β-NaYF_(4)∶Yb^(3+)/A^(3+)(A=Er,Ho,Tm)为核,分别以NaLuF_(4)、NaYF_(4)、NaGdF_(4)为惰性壳层的多种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利用上转换发射光谱、发光寿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惰性壳层组分对核壳结... 采用共沉淀法和逐层包壳法,制备了以β-NaYF_(4)∶Yb^(3+)/A^(3+)(A=Er,Ho,Tm)为核,分别以NaLuF_(4)、NaYF_(4)、NaGdF_(4)为惰性壳层的多种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利用上转换发射光谱、发光寿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惰性壳层组分对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及Yb^(3+)发光寿命随惰性壳层呈现如下递减趋势:NaLuF_(4)>NaYF_(4)>NaGdF_(4),即三种惰性壳层对表面猝灭作用的抑制能力依次减弱;这种差异在高猝灭倾向的水性分散环境中更为显著。理论计算表明,不同壳层材料的介电常数差异可能是性能差异的关键因素,其中NaLuF_(4)相对介电常数最低,有效降低了核内活性离子与表面吸附基团的电偶极矩相互作用,抑制了非辐射能量损失。本研究揭示了惰性壳层介电特性对表面猝灭效应可能的影响,可为高亮度上转换纳米晶核壳组成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纳米晶 上转换发光 惰性壳层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乳糖酸的钝化效应提升K_(2)SiF_(6)∶Mn^(4+)的耐湿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万萍萍 杨静 +2 位作者 刘红秀 刘德权 周文理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0-1308,共9页
耐湿性差是掺Mn^(4+)氟化物红色荧光粉在高稳定性器件应用中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本工作提出利用乳糖酸的钝化效应清除K_(2)Si F_(6)∶Mn^(4+)表面的Mn^(4+),重构无Mn^(4+)的氟化物惰性壳层,以提升其耐湿性。结果表明,经乳糖酸钝化后的... 耐湿性差是掺Mn^(4+)氟化物红色荧光粉在高稳定性器件应用中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本工作提出利用乳糖酸的钝化效应清除K_(2)Si F_(6)∶Mn^(4+)表面的Mn^(4+),重构无Mn^(4+)的氟化物惰性壳层,以提升其耐湿性。结果表明,经乳糖酸钝化后的氟化物的晶相、形貌及发光强度几乎不变。水浸360 h后,钝化的氟化物的内量子效率为96.9%,远高于未处理的氟化物的59.8%。经乳糖酸处理,水解后的氟化物的内量子产率可以恢复到98.8%。在60 m A驱动电流下,将钝化后的氟化物作为红光成分,封装了相关色温为3518 K、显色指数为88.5、发光效率为130.61 lm·W^(-1)的暖白光LED。在高温(85℃)高湿(85%)环境中老化500 h后,该LED器件具有较高稳定性,光效可维持为初始值的90.5%,高于未经处理的氟化物所封装的白光器件(82.3%)。因此,简单的乳糖酸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掺Mn^(4+)氟化物的耐湿性。本工作可为高稳定性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_(2)SiF_(6)∶Mn^(4+) 耐湿性 惰性壳层 白光LED 乳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