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表层液化地基中结构与桩惯性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睿
张建民
张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8-3544,共7页
传统桩基础结构抗震设计中一般认为忽略结构与桩基础相互作用影响使得结构所受惯性作用计算结果偏于保守,但对几次强震中地震动反应谱和桩基础结构震害特征的总结与分析表明,液化作用和结构与桩基础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桩基础结构惯性作用...
传统桩基础结构抗震设计中一般认为忽略结构与桩基础相互作用影响使得结构所受惯性作用计算结果偏于保守,但对几次强震中地震动反应谱和桩基础结构震害特征的总结与分析表明,液化作用和结构与桩基础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桩基础结构惯性作用增强。通过可液化地基中桩基础结构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手段,分析了地基液化对结构与桩惯性相互作用的影响,发展了适用于表层液化地基中的结构与桩惯性相互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文中及Wilson等的离心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构加速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桩基础
惯性相互作用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
简化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三维桩基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熊辉
吕西林
黄靓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6-762,共7页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引入具有桩(筏)-土阻抗特性的弹阻单元来描述不同群桩布置、土层状况因素对体系反应的参与作用,而在动力方程中竖向SV剪切波经桩土刚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水平、摇摆分量对体系的影响亦得以体现。20层桩承刚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表明:较柔的桩、土基础使得体系的SSI效应增强,但其参与程度与群桩效应相关,而结构构件内力较不考虑相互作用时有较大折减;应用该法可精确、快速地进行复杂上、下部结构时程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效应
三维群桩-分层土-上部结构
相互作用
刚体
惯性相互作用
整体有限元计算
动力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桩-钢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特征研究
3
作者
陆新宇
景立平
+2 位作者
余佳科
王展
齐文浩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3-650,共8页
利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土质地基-群桩-钢框架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并讨论了基桩长径比对于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特征的影响。试验地基土体模型为均匀粉质黏土,剪切波速约为213 m/s;群桩基础由9根...
利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土质地基-群桩-钢框架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并讨论了基桩长径比对于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特征的影响。试验地基土体模型为均匀粉质黏土,剪切波速约为213 m/s;群桩基础由9根长2.0 m、直径0.1 m的基桩3×3对称布置;上部结构模型简化为三层钢框架结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土-桩-钢框架结构体系的阻尼比相较固定基础情形有所增加,输入相同地震动时其地震反应小于固定基础情形;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中运动相互作用的贡献与惯性相互作用相当,不应忽略;随着基桩长径比的增大,运动相互作用增大,钢框架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相互作用
惯性相互作用
群桩基础
振动台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隧道轴向地震动土作用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梁建文
朱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以弹性基岩上覆层状场地中刚性衬砌隧道为模型,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衬砌隧道所受的沿轴向地震动土作用,通过参数分析揭示轴向动土作用的幅值大小、空间分布等基本规律。研究表明,土-隧道动力相互作用对地震动土作用的空间分布形式影...
以弹性基岩上覆层状场地中刚性衬砌隧道为模型,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衬砌隧道所受的沿轴向地震动土作用,通过参数分析揭示轴向动土作用的幅值大小、空间分布等基本规律。研究表明,土-隧道动力相互作用对地震动土作用的空间分布形式影响较小,但对地下隧道所受地震动土作用峰值大小具有显著影响,隧道主要位置点的地震动土作用峰值与隧道相应位置处自由场土层应力相比放大1.7~2.4倍。论文最后提出一个轴向地震动土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隧道
土-隧道
相互作用
刚体
相互作用
惯性相互作用
轴向地震动土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土-结构体系对建筑结构响应的减震效果评估
被引量:
2
5
作者
徐瑞御
任宏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3-623,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土-结构体系地震记录的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减震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化的SSI模型,通过系统辨识确定模型参数。将上部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SSI减震效应分解为惯性相互作用和运动相互作用,同时还提出由惯性相互作用和运...
提出一种基于土-结构体系地震记录的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减震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化的SSI模型,通过系统辨识确定模型参数。将上部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SSI减震效应分解为惯性相互作用和运动相互作用,同时还提出由惯性相互作用和运动相互作用单独降低结构响应的方法。将2011年东北地震太平洋沿岸期间两栋中层建筑用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建筑物结构响应进入非弹性范围时,惯性相互作用的减震效果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摇摆模型
建筑结构
惯性相互作用
运动
相互作用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层液化地基中结构与桩惯性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睿
张建民
张嘎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8-354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038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079074)
文摘
传统桩基础结构抗震设计中一般认为忽略结构与桩基础相互作用影响使得结构所受惯性作用计算结果偏于保守,但对几次强震中地震动反应谱和桩基础结构震害特征的总结与分析表明,液化作用和结构与桩基础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桩基础结构惯性作用增强。通过可液化地基中桩基础结构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手段,分析了地基液化对结构与桩惯性相互作用的影响,发展了适用于表层液化地基中的结构与桩惯性相互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文中及Wilson等的离心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构加速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液化
桩基础
惯性相互作用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
简化分析方法
Keywords
liquefaction
pile foundation
inertial interaction
dynamic centrifuge experiment
simplified analysis method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三维桩基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7
2
作者
熊辉
吕西林
黄靓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出处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6-76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8033)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3122)资助项目
文摘
结合简化阻抗法建立了三维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导出了考虑群桩刚体、惯性效应作用时的结构相互作用时程积分方程式,以近乎纯结构有限元的建模途径合理地反映出桩-土-上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特性。模型中引入具有桩(筏)-土阻抗特性的弹阻单元来描述不同群桩布置、土层状况因素对体系反应的参与作用,而在动力方程中竖向SV剪切波经桩土刚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水平、摇摆分量对体系的影响亦得以体现。20层桩承刚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表明:较柔的桩、土基础使得体系的SSI效应增强,但其参与程度与群桩效应相关,而结构构件内力较不考虑相互作用时有较大折减;应用该法可精确、快速地进行复杂上、下部结构时程反应分析。
关键词
群桩效应
三维群桩-分层土-上部结构
相互作用
刚体
惯性相互作用
整体有限元计算
动力反应
Keywords
pile-group effect
3D Pile-Group-Soil-Structure (PGSS) interaction
kinematic and inertial interaction
a whole FE computation
dynamic response
分类号
TU43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桩-钢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特征研究
3
作者
陆新宇
景立平
余佳科
王展
齐文浩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防灾科技学院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3-650,共8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9B10)。
文摘
利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土质地基-群桩-钢框架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特征进行研究,并讨论了基桩长径比对于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特征的影响。试验地基土体模型为均匀粉质黏土,剪切波速约为213 m/s;群桩基础由9根长2.0 m、直径0.1 m的基桩3×3对称布置;上部结构模型简化为三层钢框架结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土-桩-钢框架结构体系的阻尼比相较固定基础情形有所增加,输入相同地震动时其地震反应小于固定基础情形;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中运动相互作用的贡献与惯性相互作用相当,不应忽略;随着基桩长径比的增大,运动相互作用增大,钢框架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增大。
关键词
运动
相互作用
惯性相互作用
群桩基础
振动台试验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Kinematic interaction
Inertial interaction
Pile group foundation
Shaking table tes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隧道轴向地震动土作用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梁建文
朱俊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348)
文摘
以弹性基岩上覆层状场地中刚性衬砌隧道为模型,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衬砌隧道所受的沿轴向地震动土作用,通过参数分析揭示轴向动土作用的幅值大小、空间分布等基本规律。研究表明,土-隧道动力相互作用对地震动土作用的空间分布形式影响较小,但对地下隧道所受地震动土作用峰值大小具有显著影响,隧道主要位置点的地震动土作用峰值与隧道相应位置处自由场土层应力相比放大1.7~2.4倍。论文最后提出一个轴向地震动土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关键词
地下隧道
土-隧道
相互作用
刚体
相互作用
惯性相互作用
轴向地震动土
作用
Keywords
underground tunnel
dynamic soil-tunnel interaction
kinematic interaction
inertial interaction
seismic soil pressure in axial direction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土-结构体系对建筑结构响应的减震效果评估
被引量:
2
5
作者
徐瑞御
任宏伟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资源勘查与土木工程系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3-623,共11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地下水影响研究》(18ZB0086)。
文摘
提出一种基于土-结构体系地震记录的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减震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化的SSI模型,通过系统辨识确定模型参数。将上部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SSI减震效应分解为惯性相互作用和运动相互作用,同时还提出由惯性相互作用和运动相互作用单独降低结构响应的方法。将2011年东北地震太平洋沿岸期间两栋中层建筑用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建筑物结构响应进入非弹性范围时,惯性相互作用的减震效果降低。
关键词
土壤
摇摆模型
建筑结构
惯性相互作用
运动
相互作用
减震
Keywords
soil
rocking model
building structure
inertial interaction
kinematic interaction
shock absorption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表层液化地基中结构与桩惯性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
王睿
张建民
张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三维桩基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熊辉
吕西林
黄靓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桩-钢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特征研究
陆新宇
景立平
余佳科
王展
齐文浩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下隧道轴向地震动土作用分析
梁建文
朱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土-结构体系对建筑结构响应的减震效果评估
徐瑞御
任宏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