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控惯性振动系统仿真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胜钢 郑艳萍 +1 位作者 邹杜 马泳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对新型的液控惯性振动系统进行仿真时 ,针对容易出现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仿真程序调试困难等问题 ,提出了“分段建模 ,串行仿真”的新方法 ,分别建立液控系统和机械振动系统模型 ,把复杂系统分成简单子系统 ,使系统仿真程序有了较强... 在对新型的液控惯性振动系统进行仿真时 ,针对容易出现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仿真程序调试困难等问题 ,提出了“分段建模 ,串行仿真”的新方法 ,分别建立液控系统和机械振动系统模型 ,把复杂系统分成简单子系统 ,使系统仿真程序有了较强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实验表明 ,用上述方法建立起来的仿真模型是合理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控惯性振动系统 仿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振动设备的机电耦合模型和瞬态过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继云 于翠萍 殷学纲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79-1383,共5页
采用建立离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矩阵法 ,建立了平面惯性振动设备的机电耦合数学模型 ;通过对模型数值仿真结果的分析 ,揭示了惯性振动设备瞬态过程的实质 ,提出了减小振动体瞬态振幅和缩短瞬态过程的新方法。该方法为惯性振动设备瞬态过... 采用建立离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矩阵法 ,建立了平面惯性振动设备的机电耦合数学模型 ;通过对模型数值仿真结果的分析 ,揭示了惯性振动设备瞬态过程的实质 ,提出了减小振动体瞬态振幅和缩短瞬态过程的新方法。该方法为惯性振动设备瞬态过程的智能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振动设备 瞬态过程 矩阵法 机电耦合 数学模型 仿真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吸振器原理在惯性振动机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吉 马孝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对阻尼吸振器原理进行了拓展 ,发现当激振力作用于附加质量上时 ,通过合理选择附加系统的弹簧刚度和阻尼系数可以使附加质量在某一频率附近的响应幅值很小 ,使主质量在该频域内的响应幅值保持稳定 ,而此时主质量的高频响应却明显减弱。... 对阻尼吸振器原理进行了拓展 ,发现当激振力作用于附加质量上时 ,通过合理选择附加系统的弹簧刚度和阻尼系数可以使附加质量在某一频率附近的响应幅值很小 ,使主质量在该频域内的响应幅值保持稳定 ,而此时主质量的高频响应却明显减弱。将这一原理应用于惯性振动机的噪声控制当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噪声控制 吸振器 惯性振动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振动筛运动主参数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穆存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1-12,共2页
对传统分级振动筛的运动及平衡分析 ,指出其致命弱点。给出盒式惯性传动机构作为振动发生器代替传统的振动方式 ,对惯性传动分级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运动参数的设计进行了分析计算。
关键词 惯性振动 运动主参数设计 分级 轻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振动设备用箱式激振器的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振卿 张黎燕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6-18,共3页
介绍了惯性振动设备用箱式激振器结构部件( 包括轴承装置、偏心块结构和激振器座结构) 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激振器所用轴承为大游隙普通调心滚子轴承,轴承外圈公差配合采用具有较大过盈量的 P 级或 N 级配合,内圈采用h 级配合.... 介绍了惯性振动设备用箱式激振器结构部件( 包括轴承装置、偏心块结构和激振器座结构) 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激振器所用轴承为大游隙普通调心滚子轴承,轴承外圈公差配合采用具有较大过盈量的 P 级或 N 级配合,内圈采用h 级配合.轴承润滑采用锂基脂润滑剂,密封采用迷宫、毡圈、唇形密封圈.激振力的调整方法有3 种,分别为调整偏心块重量、偏心距的大小及同时调整偏心块的重量及偏心距.双轴激振器的同步一般采用自同步方式.据此设计的激振器,经现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振动设备 激振器 轴承 密封 箱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振动输料机的减振设计原理
6
作者 苏继龙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53-356,共4页
在考虑结构阻尼的情况下运用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惯性振动输料机激振电机减振设计的激振频率条件,并详细分析了结构阻尼和主振弹簧的刚度参数对激振电机和料槽振动振幅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阻尼或主振弹簧的刚度来改... 在考虑结构阻尼的情况下运用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惯性振动输料机激振电机减振设计的激振频率条件,并详细分析了结构阻尼和主振弹簧的刚度参数对激振电机和料槽振动振幅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调节阻尼或主振弹簧的刚度来改变振动输料机的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振动 输料机 结构阻尼 激振频率 减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惯性振动播种机的原理分析
7
作者 肖体琼 张文毅 《农业装备技术》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介绍了水平惯性振动播种机的原理,建立了排种器的振动模型。利用动力学分析法求出了种子在种盘上滑移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水平惯性振动播种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惯性振动 播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惯性振动机过渡过程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侯祥林 伍丹霞 贾连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共6页
针对惯性振动机过共振区的振动振幅在起动和停车过程的变化问题,以振动力学为基础,建立单轴惯性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solidworks软件对系统建立简化模型,导入ADAMS,根据实际运动关系设置各个零件在运动中的关系和约束,建立惯性振动... 针对惯性振动机过共振区的振动振幅在起动和停车过程的变化问题,以振动力学为基础,建立单轴惯性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solidworks软件对系统建立简化模型,导入ADAMS,根据实际运动关系设置各个零件在运动中的关系和约束,建立惯性振动机的动力学模型,最后对振动机系统在过渡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振动机在起停过程的偏心块转动量、振动机位移与速度变量随时间的变化的曲线。通过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的对比,验证仿真模型以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惯性振动弹簧驱动系统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振动 过渡过程 虚拟样机 振动响应 达朗贝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质体惯性振动落砂机隔振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焕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1998年第4期22-23,共2页
本文对双质体惯性振动落砂机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系统隔振效果分析的力学模型,探讨了具有双质体双层隔振的惯性落砂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从而指出采用了双质体双层隔振方案以后,惯性振动落砂机工作时存在的振动环境问题得到了较大... 本文对双质体惯性振动落砂机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系统隔振效果分析的力学模型,探讨了具有双质体双层隔振的惯性落砂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从而指出采用了双质体双层隔振方案以后,惯性振动落砂机工作时存在的振动环境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振动 落砂机 双质体双层隔振 振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里奥利力是造成惯性振动的真正原因吗?
10
作者 Dale R.Durran 潘长明 《海洋测绘》 1996年第1期51-58,共8页
实验证明,惯性振动不完全由“惯性力”产生,而只有在无旋参考系中的振动运动才会出现惯性振动。平行于等位势面的真重力分量在产生惯性振动的力中起主导作用,尤其在无旋参考系中,它是产生惯性振动唯一的力。
关键词 惯性振动 科里奥利力 固定坐标系 惯性 旋转坐标系 气块 固定参考系 等位势面 离心力 重力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惯性复合激振模型及湿煤颗粒筛分研究
11
作者 魏淑慧 马学东 +1 位作者 张月 杨华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0-347,共8页
针对传统振动筛在筛分难筛物料和湿物料时物料松散度低、筛面利用率有限,以及透筛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问题,基于李萨如振动合成原理和力学分析,构建四轴惯性复合激振模型。通过强制齿轮传动控制激振模型的频率比和相位差,精确实现多种... 针对传统振动筛在筛分难筛物料和湿物料时物料松散度低、筛面利用率有限,以及透筛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问题,基于李萨如振动合成原理和力学分析,构建四轴惯性复合激振模型。通过强制齿轮传动控制激振模型的频率比和相位差,精确实现多种李萨如复合振动模式。将四轴惯性复合激振模型置于振动筛中,构建复合振动筛,并采用离散元法模拟振动筛面上物料群的筛分过程。搭建实验台,开展不同粒径、不同含水质量分数物料的筛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振动筛可给筛上物料施加一个沿筛面宽度方向上的激振力,有效增加物料的往复运动,使物料更加松散,显著提高筛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轴惯性复合振动 李萨如振动合成 力学分析 强制齿轮传动 湿煤 离散元法 筛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式振动机过渡过程的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祥林 伍丹霞 刘铁林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6-542,共7页
目的研究单轴惯性振动机过共振区的振动振幅在起动和停车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确定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的共振时的最大振幅,解决具有三自由度的振动机起停过程的偏心块转动量、振动机位移与速度变量随时间的变化问题.方法以振动力学为基础... 目的研究单轴惯性振动机过共振区的振动振幅在起动和停车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确定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的共振时的最大振幅,解决具有三自由度的振动机起停过程的偏心块转动量、振动机位移与速度变量随时间的变化问题.方法以振动力学为基础,对单轴惯性振动机在过渡过程中,建立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将龙格-库塔法数值积分方法和解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惯性振动机起动与停车过程中的偏心块角速度、主振动方向位移和速度变化进行编制程序.结果在起振过程中的共振时的理论幅值与实测共振幅值相差0.00044 m,在停车过程中系统共振时的幅值与实测共振时的幅值相差为0.0005 m,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十分接近.结论对单轴惯性振动系统建立的理论推导与实际工作状况符合,可为惯性振动系统共振中振幅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振动 过渡过程 龙格-库塔法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惯性直线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单一局部损伤故障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宝良 赵玉秀 +2 位作者 史丽晨 李玲 段志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4-31,共8页
针对双轴惯性直线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单一局部损伤故障判别问题。通过分析滚动轴承运行状态和载荷分布,建立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内、外环局部损伤故障的冲击振动模型并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双轴惯性直线振动机械滚动轴承载... 针对双轴惯性直线振动机械滚动轴承单一局部损伤故障判别问题。通过分析滚动轴承运行状态和载荷分布,建立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内、外环局部损伤故障的冲击振动模型并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双轴惯性直线振动机械滚动轴承载荷分布区在振动方向近180°范围内随轴的旋转而周期性变化,使内、外环局部损伤故障的冲击响应时域幅值存在显著的调制现象,其包络谱图中故障特征频率的边频和调制频率显著;外环故障与单轴惯性振动机械、内环故障与旋转机械的包络谱有很大的相似性,但轴承的受力和设备工作原理的不同导致时域波形和故障机理却有本质区别,为有效诊断振动机械滚动轴承故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惯性直线振动机械 滚动轴承 局部损伤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往复振动机械水平和铅垂支承刚度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继云 张玺斌 南瑞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建立惯性往复振动机械的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动力学方程的求解及分析,获得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与振动体振动轨迹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对振动轨迹的形状、方向和振幅的影响,提出水平支承刚度与铅... 建立惯性往复振动机械的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动力学方程的求解及分析,获得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与振动体振动轨迹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对振动轨迹的形状、方向和振幅的影响,提出水平支承刚度与铅垂支承刚度的设计方法,为该类机械的水平支承刚度和铅垂支承刚度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往复振动机械 水平支承刚度 铅垂支承刚度 振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往复振动设备的机电耦合模型和瞬态过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继云 殷学纲 于翠萍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59-1364,共6页
采用建立离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矩阵法,建立了双旋转偏重激振的惯性往复振动设备的动力学方程,该动力学方程与两驱动电机的状态方程一起构成了惯性往复振动设备机电耦合的数学模型.通过分别对不同阻尼、不同电机功率时数学模型的数值仿... 采用建立离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矩阵法,建立了双旋转偏重激振的惯性往复振动设备的动力学方程,该动力学方程与两驱动电机的状态方程一起构成了惯性往复振动设备机电耦合的数学模型.通过分别对不同阻尼、不同电机功率时数学模型的数值仿真和对仿真结果分析,揭示了惯性振动设备瞬态过程的实质,提出了减小振动体瞬态振幅和缩短瞬态过程的新方法.为该类设备瞬态过程的智能控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往复振动设备 瞬态过程 矩阵法 机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惯性式振动加速度虚拟仪器测控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鸿文 王艳芬 +1 位作者 于国防 陈治国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5,69,共4页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研发了压电惯性式振动加速度测振系统,分析了压电惯性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力学模型、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电路,在信号处理中运用了相关滤波原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卡、压电传感器及LabVIEW2010软硬件平台实...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研发了压电惯性式振动加速度测振系统,分析了压电惯性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力学模型、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电路,在信号处理中运用了相关滤波原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速数据采集卡、压电传感器及LabVIEW2010软硬件平台实现了准确、高效、实时的自动化测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惯性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相关滤波 虚拟仪器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式振动输送机的主动隔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良 梅德庆 陈子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91,95,共5页
在研究惯性式振动输送机振动特性的基础上 ,分别对其进行了被动隔振和主动隔振。采取被动隔振后 ,可使振动传递率降低 ,从而减少其振动对周围其他工作机械的影响 ,但同时也降低了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 ,再采用主动... 在研究惯性式振动输送机振动特性的基础上 ,分别对其进行了被动隔振和主动隔振。采取被动隔振后 ,可使振动传递率降低 ,从而减少其振动对周围其他工作机械的影响 ,但同时也降低了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 ,再采用主动隔振 ,通过选取合适的反馈变量和反馈增益 ,可使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振动传递率均得到明显改善。理想隔振状态下 ,可使振动输送机的振动传递率为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振动输送机 主动隔振 振动特性 被动隔振 振动传递率 工作机械 工作效率 反馈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侧枝径向振动惯性力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志鹏 王博男 +2 位作者 张超 王海滨 孟旭 《森林工程》 2020年第3期53-59,共7页
蓝莓采摘的最终形式是把生长在侧枝上的蓝莓果实与其侧枝进行分离,因此采摘时所产生振动惯性力的效果要大于果柄自身的承受力。为了更好地实现机械化蓝莓采摘目的,本文针对蓝莓采摘时蓝莓侧枝径向的有阻尼振动惯性力进行研究。针对蓝莓... 蓝莓采摘的最终形式是把生长在侧枝上的蓝莓果实与其侧枝进行分离,因此采摘时所产生振动惯性力的效果要大于果柄自身的承受力。为了更好地实现机械化蓝莓采摘目的,本文针对蓝莓采摘时蓝莓侧枝径向的有阻尼振动惯性力进行研究。针对蓝莓侧枝径向的振动问题,为更接近实际侧枝的振动情况,在数学公式推导当中,考虑加入有阻尼系数,并重点研究了阻尼比对振动力和振幅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得采摘蓝莓时侧枝的振动惯性力、作用位置和位移等相关数据,并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公式推导,建立侧枝径向有阻尼自由振动惯性力的数学模型。基于实测数据和数学模型,再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径向有阻尼自由振动的惯性力在侧枝中部可以实现对蓝莓的采摘,该成果可以指导振动力作用的位置及方向,为以机械化方式进行采摘蓝莓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振动惯性 数学建模 阻尼比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式低频振动传感器信号恢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海 孙建平 《实用测试技术》 CAS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水力机组振动是表征水力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然而水力机组转频太低 ,适合于低频振动信号测量的惯性式低频振动传感器 ,由于传感器本身频率特性造成其输出波形的低频段必然产生较大的畸变。为了获得实测低频振动信号的真实波... 水力机组振动是表征水力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然而水力机组转频太低 ,适合于低频振动信号测量的惯性式低频振动传感器 ,由于传感器本身频率特性造成其输出波形的低频段必然产生较大的畸变。为了获得实测低频振动信号的真实波形 ,本文对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畸变波形恢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式低频振动传感器 信号恢复 水力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惯性式路基激振装置的研发与现场标定
20
作者 崔颖辉 罗强 +1 位作者 冯桂帅 王腾飞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192,共9页
基于双轴惯性式振动电机,研制了一套模拟列车荷载作用的路基激振装置ISV400。考虑轨道及路基结构层自重荷载,利用偏心片数量N_(c)、配重块数量N_(a)与供电频率f_(in),调控简谐动载的峰-谷值差值应力σ_(d)、谷值应力σ_(v)和激振频率f_(... 基于双轴惯性式振动电机,研制了一套模拟列车荷载作用的路基激振装置ISV400。考虑轨道及路基结构层自重荷载,利用偏心片数量N_(c)、配重块数量N_(a)与供电频率f_(in),调控简谐动载的峰-谷值差值应力σ_(d)、谷值应力σ_(v)和激振频率f_(out),开展ISV400系统现场标定试验,分析f_(out)与f_(in)关系,探究N_(c)、N_(a)组合下σ_(d)、σ_(v)随f_(out)变化规律,明确ISV400稳定工作频率区间,建立激振力估算方程,提出面向路基结构现场动测的设备参数配置方法。研究表明:f_(out)约为f_(in)的0.5倍,f_(out)低于5 Hz时电机转轴欠同步,将导致装置运行不稳定;σ_(d)、σ_(v)测试值分别高于、低于偏心质量旋转离心原理得到的理论值,且两者偏差与f_(out)正相关,f_(out)为15~25 Hz时易受共振影响;f_(out)为5~15 Hz且保持N_(a)恒定时,σ_(d)-f_(out)曲线族不受N_(c)影响,σ_(d)上限约为400 kPa,N_(c)对应的σ_(v)-f_(out)曲线族相互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惯性振动电机 激振装置 标定试验 激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