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预蹲中的惯性力及其效应
- 1
-
-
作者
杜志一
-
机构
北京中医学院体育教研室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25期23-26,共4页
-
文摘
预蹲的目的是为上挺创造冲击外力。这种冲击外力是由预蹲中杠铃与人体共同创造的。它的效应有两个方面:一、杠铃与人体共同的惯性力作用于地,使地面产生支撑反作用力 R_地。二、杠铃的惯性力作用于人,即人的支持力R_人引起杠铃震动而产生弹力。比赛中我们看到,不少运动员因不能充分创造和利用惯性力的效应而造成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为使预蹲技术日臻完善,取得最佳上挺效果。
-
关键词
预蹲
惯性力作用
杠铃
二阶段
失重效应
加速度
支持力
不同阶段
运动员
上挺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在生物力学教学与实践中对“惯性力”一词的初步探讨
- 2
-
-
作者
于兴文
-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61-66,共6页
-
文摘
本文作者从生物力学的教学与实践中,发现“惯性力”这一极普通的概念,在不同的出处,有不同的理解和提法,因而给生物力学同体育教学、训练与科研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可以理解,生物力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所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生物力学规律的认识还需要一个再深入的过程。尽管力学本身的体系是十分成熟的,而将其应用到人体运动中来,就需要慎重些,“融会贯通”,只有这样,生物力学才能不断完善,深入和发展。本文共包括四部分,一、问题的提出;二、造成的原因;三、应如何理解;四、结论。由于全文篇幅太长,分两期刊载,本期发表的是前两个问题。其余部分下期发表。
-
关键词
惯性力作用
运动生物力学
惯性离心力
加速度
反作用力
人体运动
非惯性系统
教学与实践
教材
理论力学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基于微水试验求解高渗透性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被引量:6
- 3
-
-
作者
郭涵轩
王全荣
潘可欣
施文光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A0715900)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1CFA089)。
-
文摘
为了提高高渗透性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与储水率等水文地质参数的反演精度,科学解释井筒水位的非线性振荡现象,本研究建立了考虑表皮效应和非达西流效应耦合惯性力作用的微水试验模型。模型中表皮效应采用Robbin边界条件描述,非达西流效应采用Forchheimer方程刻画,惯性力作用采用动量平衡方程表达。利用Laplace变换法推导模型的解析解,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分析3种因素对反演水文地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表皮效应、非达西流效应与惯性力作用对参数反演结果的影响均不能忽视。无因次表皮因子(Sw)值、Forchheimer系数(γ)值与瞬时注水后井筒水位与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l) 3个值越大,井筒水位恢复速度越慢;Sw值越大,井筒水位振荡幅度越小,而γ值和l值越大,井筒水位振荡幅度越大。忽略表皮效应、非达西流效应或惯性力作用均导致渗透系数与储水率的反演结果偏小。研究结果为裂隙承压含水层中水文地质参数的反演提供了一种合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
关键词
微水试验
表皮效应
非达西流效应
惯性力作用
渗透系数
储水率
-
Keywords
slug tests
skin effect
non-Darcian flow
inertial force action
hydraulic conductivity
specific storage
-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运动生物力学中几个力学概念的讨论
- 4
-
-
作者
严波涛
-
出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11-16,共6页
-
文摘
力学进入体育研究中,不但有助于对动作的理解和分析,而且可以对动作技术推陈出新,改进动作,发展动作,提高运动成绩。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运动生物力学已成为体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方面。然而,我们也看到,力学定律应用于人体毕竟有其特殊的一面,完全套用刚体力学公式定律。
-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施力物体
惯性力作用
力学概念
术语
体育研究
运动成绩
动作技术
教育出版社
体育工作者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