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海西北部连续台风激发的近惯性内波观测研究 |
刘杰
闫桐
经志友
|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吕宋海峡海域黑潮对近惯性内波传播的调制作用研究 |
廖晓娴
许行
黄晓冬
桑康凯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海山宽度调控下近惯性内波的产生与耗散 |
王文博
谢晓辉
|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西沙海域内潮与近惯性内波的相互作用 |
毛华斌
陈桂英
尚晓东
练树民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5
|
风速垂直切变下非均匀层结大气中重力惯性内波的稳定性 |
万军
赵平
闵文彬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6
|
近惯性内波破碎混合方案对MOM4模式的影响 |
吴方华
范植松
楚合涛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南海西北陆坡区内潮与近惯性内波观测研究 |
梁辉
郑洁
田纪伟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8
|
圆形涡旋中的惯性重力内波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 |
费建芳
陆汉城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6
|
|
9
|
层结流体中的非线性惯性重力内波 |
侯一筠
李炜
王新生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0
|
基于潜标观测的黑潮-亲潮混合区近惯性能量季节变化特征研究 |
范中祥
孙冰溶
陈朝晖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大气惯性重力内波的基本性质 |
邬鸿勋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1 |
0 |
|
12
|
基于观测的南海西沙海域深层近惯性振荡特征分析 |
江森汇
吴泽文
舒勰俊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3
|
南海东北部陆架区台风“卡努”的近惯性振荡响应 |
刘同木
余建星
孟强
王研
张新文
|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南海北部海域对台风尼格的响应特征分析 |
高大鲁
王新怡
李秉天
吕咸青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5
|
切变基流对赤道大气波动稳定性的作用 |
沈新勇
赵南
何金海
宇婧婧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6
|
大洋细结构的一种可能的机制 |
范植松
方欣华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9 |
1
|
|
17
|
大洋细结构的一种可能的机制 Ⅱ.剪切和拉伸(英文) |
范植松
方欣华
徐启春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9 |
1
|
|
18
|
大洋细结构的一种可能的机制 Ⅲ.对混合过程动能耗散的估计(英文) |
范植松
方欣华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2000 |
0 |
|
19
|
北太平洋中层水模拟的改进 |
刘奇奇
范植松
胡瑞金
刘海龙
楚合涛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0
|
LICOM模式中不同混合方案的比较研究 |
尚真琦
刘海龙
范植松
胡瑞金
张善武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