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建构——从死者遗属丧亲之痛与第三人惊吓损害的规则统合切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3,共12页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及相关司法解释由于未明确区分直接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从而在对死者遗属丧亲之痛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确定上左右失据。同时,丧亲之痛和第三人惊吓损害情形的精神损害均属于第三人反射损害的范畴,在功... 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及相关司法解释由于未明确区分直接受害人和间接受害人,从而在对死者遗属丧亲之痛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确定上左右失据。同时,丧亲之痛和第三人惊吓损害情形的精神损害均属于第三人反射损害的范畴,在功能和构造上具有同质性,可以进行统一构建。《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应打破“主体同一”的限定,其中“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应当解释为直接受害人人身权益受侵害,而作为权利主体的“被侵权人”则可以解释为既包括直接受害人,也包括在侵害自然人致其死亡或重伤情形中遭受精神损害的第三人。《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可以统合死者遗属的丧亲之痛、第三人惊吓损害中的精神损害以及其他类型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从而建构统一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基础。在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上,《民法典》第1183条第1款仍须结合直接受害人侵权责任的请求权基础一并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损害赔偿 惊吓损害 丧亲之痛 反射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总目录
2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八二宪法 行政诉讼法 司法伦理 华东政法大学 第三人 惊吓损害 比较法 法的理论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