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层次情节性元强化学习的对抗行为评估 |
聂凯
孟庆海
|
《指挥控制与仿真》
|
2021 |
2
|
|
2
|
可视感 情节性 陌生化——论方文山歌词的影像特质 |
吴高园
|
《写作》
|
2009 |
0 |
|
3
|
中国情节性杂技创作与现代转型 |
高伟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5 |
1
|
|
4
|
中国古典院体花鸟画的情节表现研究 |
涂少辉
|
《中国艺术》
|
2014 |
0 |
|
5
|
重大的心灵情节——王安忆散文创作论 |
傅金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6
|
试析中国古典戏曲中科诨之特质——兼论中西方喜剧观念上的某些差异 |
金生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7
|
当代女性题材工笔画的时代精神体现和审美追求 |
赵涛
|
《美术大观》
|
2012 |
4
|
|
8
|
清词丽句写深情——黄仲则的情词 |
周成强
尹玲玲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1
|
|
9
|
舞蹈在电影作品中的运用 |
檀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0
|
李芳清面塑艺术风格探究 |
刘进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7 |
2
|
|
11
|
睡眠期间心理活动的认知特点 |
钱兰英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
1994 |
0 |
|
12
|
中国古典戏曲精神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延续 |
海马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3
|
何以赢来掌声——小议《童年在瑞金》的视点应用 |
皇甫一川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4
|
试论基础造型课如何围绕专业方向开展教学 |
胡德强
|
《美术大观》
|
2014 |
0 |
|
15
|
原始舞蹈与涂形艺术——秦安大地湾地画研究 |
朱一佳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09 |
2
|
|
16
|
走进历史画卷,探究艺术价值——《韩熙载夜宴图》评析 |
孙婷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7 |
2
|
|
17
|
论夏衍剧作的心理特色 |
陈坚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18
|
醒醒吧,第五代导演——从《大磨坊》谈开去 |
云子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9
|
中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史传类文言文解读——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 |
邱德璎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9 |
1
|
|
20
|
浅谈从“再现论”到“形式主义”美学的转变 |
孟宪文
|
《中国书画》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