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对电影情节叙事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国庆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27-128,共2页
随着电影艺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对电影艺术的认识逐渐深入,对电影叙事系统中的不同元素也有了深刻的理解。音乐作为电影叙事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电影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保障。只有认真理解了音乐的叙事功能,才能正确... 随着电影艺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对电影艺术的认识逐渐深入,对电影叙事系统中的不同元素也有了深刻的理解。音乐作为电影叙事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电影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保障。只有认真理解了音乐的叙事功能,才能正确处理音乐在电影中的关系。本文从音乐充当电影叙事要素、音乐搭建故事情节、音乐参与平行或错位叙事方面来正确理解音乐对电影情节叙事的构建,正确处理声音与画面的关系,摆脱过去比较简单的画面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电影 情节叙事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回旋叙事
2
作者 黄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3,152,共12页
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回旋叙事具体表现为情节回旋叙事、场景回旋叙事与梦境回旋叙事。情节为讲故事过程中所用技艺的总和,张爱玲在其擅长的乱世常情叙事与日常传奇叙事中运用了多种形态的情节回旋叙事,既有详写、实写,也有略写、虚写... 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情境回旋叙事具体表现为情节回旋叙事、场景回旋叙事与梦境回旋叙事。情节为讲故事过程中所用技艺的总和,张爱玲在其擅长的乱世常情叙事与日常传奇叙事中运用了多种形态的情节回旋叙事,既有详写、实写,也有略写、虚写,既有单一情节,也有主辅情节交织,既有局部细节呈现,也有贯穿性情节书写,均意在突出小说主题或人物心性畸变。场景即场面与情景,系特定时空中由人物及其言行活动等共同组成的生活画面。在与听觉(声响)、视觉、对话有关的场景回旋叙事中,张爱玲通过特定场面与情景的描绘营造人物、情节、主题等的生发背景及文本氛围,并借此表现人物的生存境遇、真实心理及动态关系变化,还通过带有家族相似性的非区别性场景描绘,突出了人生的单调乏味与无尽重复。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梦境回旋叙事也呈多样化,有对人物梦境的描写,也有以“梦”为比拟的叙写,映衬着现实的龌龊和人性的丑陋,折射了人物的深层心理、身份意识及至亲之间的尴尬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情境回旋叙事 情节回旋叙事 场景回旋叙事 梦境回旋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地位定位与复仇叙事设计的匹配效应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岚 刘婧 +2 位作者 徐辛夷 官翠玲 灰杨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8-535,共18页
探索品牌叙事中品牌地位定位策略如何与故事情节设计共同发挥作用,并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以复仇题材的品牌故事为情境,研究了品牌地位定位(强势者vs.弱势者)与复仇叙事情节的交互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通过一个定性研究和两个... 探索品牌叙事中品牌地位定位策略如何与故事情节设计共同发挥作用,并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以复仇题材的品牌故事为情境,研究了品牌地位定位(强势者vs.弱势者)与复仇叙事情节的交互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品牌态度。通过一个定性研究和两个实验研究,考察了两种复仇叙事情节设计要素,即品牌在复仇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复仇工具vs.复仇目的)和复仇焦点(为自我复仇vs.为他人复仇),与品牌地位定位策略的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品牌采用强势者定位讲述品牌作为复仇工具以及为自我复仇的复仇故事时,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会更好;当品牌采用弱势者定位讲述品牌作为复仇目的以及为他人复仇的复仇故事时,消费者的品牌态度会更好;复仇满足感和复仇公平感分别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发现了采用不同地位定位策略的品牌如何设计复仇故事才能带来更积极的消费者品牌态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解释了个体对不同品牌地位定位策略和故事情节设计做出反应的心理机制,促进了品牌地位定位策略与品牌叙事研究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地位定位 叙事情节设计 复仇叙事 复仇满足感 复仇公平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凡达》中配乐对叙事情节的推动
4
作者 秦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61-162,共2页
电影音乐能够配合故事的叙述,还能对电影的中心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表达,因此我们可以将电影音乐看作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叙述的,音乐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 电影音乐能够配合故事的叙述,还能对电影的中心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表达,因此我们可以将电影音乐看作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叙述的,音乐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电影《阿凡达》为例,要对影片的内容进行理解可以从音乐的角度开展,这样就能体会到电影深处的含义。《阿凡达》中的音乐和故事内容紧密联系着,阐述着导演对影片的独特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配乐 叙事情节 《阿凡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情节化叙事策略在贾樟柯电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慧 胡金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47-48,共2页
大部分电影的叙事都是围绕情节展开的,通常都是以故事发生的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纵观贾樟柯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社会的... 大部分电影的叙事都是围绕情节展开的,通常都是以故事发生的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纵观贾樟柯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社会的变迁。用再普通不过的视角来描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非情节化叙事可以说是贾樟柯电影的最直观和最典型的叙事风格。本文在研究贾樟柯电影的基础上研究非情节叙事策略的叙事结构和方式,进一步研究贾樟柯电影的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电影 叙事风格 情节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叙事视角下的导引图文创产品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卢垠光 宋婉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1-291,331,共12页
目的探讨图像叙事方法在导引图文创开发中的理念与实践,以设计研发出具有健康养生文化特征的创新性产品。方法首先概述图像叙事方法的运行逻辑与优势,作为其应用于导引图文创开发的前提。其次归纳演绎导引图的叙事情节,并提取核心符号元... 目的探讨图像叙事方法在导引图文创开发中的理念与实践,以设计研发出具有健康养生文化特征的创新性产品。方法首先概述图像叙事方法的运行逻辑与优势,作为其应用于导引图文创开发的前提。其次归纳演绎导引图的叙事情节,并提取核心符号元素,为开发提供素材储备。随后分析导引图文创的叙事意图,以确立精准的受众定位与开发动机。最后构建图像叙事方法在导引图文创开发中的模型,在模型的指导下,从造型、策略、材料、展示四个维度将创意落地呈现。结论图像叙事视角下的导引图文创开发,既满足了当下社群健康长寿的生活愿景,也拓宽了传统中医养生文化的传播路径。此方法为文博类文创的开发提供了优秀范例,纠正了当前开发中冷漠与矫饰的极端路径,实现了文化通俗传播与产品精准推广的双重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 导引图 叙事情节 叙事意图 叙事创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新闻叙事三种模式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红波 刘传熙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9-13,共5页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由于移动传播环境和终端的变化,短视频新闻在叙事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通过对第28届—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一等奖部分获奖作品进行叙事分析,归纳出三种短视频新闻叙事模式,即主我叙事模式、强情节模式、...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由于移动传播环境和终端的变化,短视频新闻在叙事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通过对第28届—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一等奖部分获奖作品进行叙事分析,归纳出三种短视频新闻叙事模式,即主我叙事模式、强情节模式、“拍客+”模式,为我国短视频新闻的生产制作和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新闻 叙事模式 主我叙事 情节叙事 拍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心引力》的画面叙事艺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继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5-96,共2页
《地心引力》是近年比较出色的一部科幻作品。电影创作者娴熟而精湛的画面处理艺术,体现了电影这一视觉艺术的表现力。导演阿方索·卡隆将梦境般的场景与普通人物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带给观众以超验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使其深受主... 《地心引力》是近年比较出色的一部科幻作品。电影创作者娴熟而精湛的画面处理艺术,体现了电影这一视觉艺术的表现力。导演阿方索·卡隆将梦境般的场景与普通人物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带给观众以超验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使其深受主人公精神意志力的感染和启发。这是影片得到观众的喜爱,并斩获多项电影界重量级大奖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画面对叙事氛围、语境的构建以及画面参与情节叙事三方面,探讨了影片《地心引力》的画面叙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心引力》 科幻电影 叙事语境 情节叙事 视觉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设计中的叙事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杜文超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叙事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概念,强调叙事事件的条理性、主次性。叙事性设计需要考虑叙事元素、叙事形式法则、叙事媒介等内容。空间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内容,在设计中运用叙事学理论有助于空间序列、空间层次的体现... 叙事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概念,强调叙事事件的条理性、主次性。叙事性设计需要考虑叙事元素、叙事形式法则、叙事媒介等内容。空间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内容,在设计中运用叙事学理论有助于空间序列、空间层次的体现,本文主要以空间设计中的叙事性理论作为研究重点,分别从概况、国内外研究现状、叙事性技法、叙事性情节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以期对现在的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叙事性技法 叙事情节设计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童话中的“残酷”叙事与幼儿阅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莉莉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童话 “残酷”叙事 叙事情节 儿童阅读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与哀愁——《雏菊》叙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继恒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6-37,共2页
韩国电影《雏菊》以其平淡恬静的风格向人们讲述了一段唯美伤感的爱情故事。影片从叙事情节、叙事时间、叙事意象和叙事层面四个角度向人们展示了生命中情感的至纯至美,从而阐释了缘分和命运主题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 叙事情节 叙事时间 叙事意象 叙事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与情感:《无双》“反转”叙事的双重驱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2,共3页
色彩艺术可以从视觉上、象征上和情感上表现影视作品的内涵,情感诉求是剧情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色彩艺术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性格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色彩,不仅可以提高影视的艺术效果,而且能够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色彩艺术... 色彩艺术可以从视觉上、象征上和情感上表现影视作品的内涵,情感诉求是剧情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色彩艺术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性格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色彩,不仅可以提高影视的艺术效果,而且能够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色彩艺术与情感诉求相结合推动了叙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传达影视作品的主旨情感。本文通过评述电影《无双》中的人物刻画,在视觉上和情感上对色彩艺术以及情感诉求进行探究,聚焦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诉求 色彩艺术 叙事情节 影视作品 人物性格 故事情节 艺术效果 人物刻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飞驰人生》的音乐叙事探微
13
作者 娜荷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97-100,共4页
电影《飞驰人生》是由作家韩寒执导,沈腾、尹正、黄景瑜等主演的青春喜剧电影。影片以男主角张驰的"赛场复出之路"叙述故事情节,通过选择、应用音乐曲目来烘托、渲染影片的"追梦""奉献"等故事主题。[1]... 电影《飞驰人生》是由作家韩寒执导,沈腾、尹正、黄景瑜等主演的青春喜剧电影。影片以男主角张驰的"赛场复出之路"叙述故事情节,通过选择、应用音乐曲目来烘托、渲染影片的"追梦""奉献"等故事主题。[1]《飞驰人生》用音乐曲目来表达影片主旨、补充叙事情节,用旋律渲染情感,通过音乐调动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力量,生动展示了影片的主题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力量 音乐叙事 男主角 叙事情节 主题内涵 故事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的叙述者——电影《南京!南京!》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晓云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8期38-39,共2页
电影《南京!南京!》在叙事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显现出某种怀疑,形成了一种叙事焦虑。这种焦虑在电影的叙事空间、视点、情节、人物等多个层面凸显,在各种阐释观点和价值标准的矛盾中,电影成为丧失了深度风格,包含诸多解构意义和阐释价值... 电影《南京!南京!》在叙事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显现出某种怀疑,形成了一种叙事焦虑。这种焦虑在电影的叙事空间、视点、情节、人物等多个层面凸显,在各种阐释观点和价值标准的矛盾中,电影成为丧失了深度风格,包含诸多解构意义和阐释价值的文本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南京!》叙事空间视点情节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叙事的发展流变与设计策略 被引量:32
15
作者 马全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2-259,共8页
目的图像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媒介,无论是原始图像符号还是当代数字图像,都在特定场域中承担了传情达意的叙事功能。通过对图像叙事的全面分析研究,系统总结了图像的叙事特征及设计策略。方法采取历时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图像叙事的发展流变历... 目的图像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媒介,无论是原始图像符号还是当代数字图像,都在特定场域中承担了传情达意的叙事功能。通过对图像叙事的全面分析研究,系统总结了图像的叙事特征及设计策略。方法采取历时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图像叙事的发展流变历程,并揭示了其发展脉络与特征。同时采取共时性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类型图像的内在叙事机制,分析图像视觉表征与其文本意义之间的深度关联,进一步研究各类型图像的叙事特征与设计策略。结论图像参与人类叙事活动的历史悠久,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分单幅图像和组合图像2个方面进行叙事设计研究。采用象征、隐喻、顷刻及情节并置4种策略进行单幅图像的叙事设计;根据主题情节的不同,组合图像有2种叙事策略:一是情节片段的序列组合,对相同叙事不同情节片段的图像进行编排组合来完成叙事;二是主题叙事的系列组合,对同一主题不同事件的多元叙事情节进行组合来完成多维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 发展流变 叙事情节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伦理片与好莱坞之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文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1,共9页
在好莱坞影响下,中国早期影坛摄制"银幕上的伦理剧"以"矫正世俗"亦蔚然成风。与美国伦理片相同,中国早期伦理片其现实内涵描写主要在亲子之伦、手足之伦、夫妻之伦三个层面展开,体现出"严正道德的基调和浓厚... 在好莱坞影响下,中国早期影坛摄制"银幕上的伦理剧"以"矫正世俗"亦蔚然成风。与美国伦理片相同,中国早期伦理片其现实内涵描写主要在亲子之伦、手足之伦、夫妻之伦三个层面展开,体现出"严正道德的基调和浓厚教诫的目的"。此类影片强调"用艺术的方式,将戏表现出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早期电影"有影无戏"之不足,加强了中国电影的叙事艺术。其更多注重怎样把包含伦理道德内容的剧情表现得让观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热闹刺激的镜语风格,也在影像呈现方面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伦理片 好莱坞 道德教诫 情节叙事 影像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武”系列:功夫片的古典、现代和后现代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莉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8期15-16,23,共3页
从1972年的《精武门》到1994年的《精武英雄》,再到2010年的《精武风云》,三部影片呈现出功夫片在古典、现代、以及后现代时期不同的风格样貌。梳理陈真这一人物形象的流变轨迹以及三部影片对同一题材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不仅可以看到... 从1972年的《精武门》到1994年的《精武英雄》,再到2010年的《精武风云》,三部影片呈现出功夫片在古典、现代、以及后现代时期不同的风格样貌。梳理陈真这一人物形象的流变轨迹以及三部影片对同一题材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时代精神是怎样在"书写"着它的代言人,也能清楚的感知到电影风尚是怎样在电影里留下它们的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叙事 陈真形象 动作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模仿游戏》的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由莫腾·泰杜姆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电影《模仿游戏》是一部传记题材的影片,讲述了计算机鼻祖艾伦·图灵传奇的一生。影片重点展现了二战中图灵及密码破译团队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破解当时德军最为先进的Enigm... 由莫腾·泰杜姆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电影《模仿游戏》是一部传记题材的影片,讲述了计算机鼻祖艾伦·图灵传奇的一生。影片重点展现了二战中图灵及密码破译团队面对重重困难和压力,破解当时德军最为先进的Enigma密码的过程,同时穿插了图灵学生时代的生活、感情经历以及自杀前最后的生活。本文通过对影片人物安排、叙事情节和叙事象征的互文性解读,完整地展示了图灵的性格、天赋及其不为人知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叙事情节 叙事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对白电影《田园风光》田园影像镜语美学之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伟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田园风光》(又名《田园风光之谜》),由匈牙利导演乔治•巴勒菲执导,是一部无对白式且带有田园风的悬疑影片,该片荣获第15届欧洲电影奖。导演选择匈牙利北部的小村落奥索色作为其创作田园背景的现实素材,影片表面上看是一部风光明媚、... 《田园风光》(又名《田园风光之谜》),由匈牙利导演乔治•巴勒菲执导,是一部无对白式且带有田园风的悬疑影片,该片荣获第15届欧洲电影奖。导演选择匈牙利北部的小村落奥索色作为其创作田园背景的现实素材,影片表面上看是一部风光明媚、质朴的田园影片,实质是一部充满悬疑色彩、表达另类主旨的谋杀主题电影。乔治•巴勒菲导演运用各种电影技法,包括蒙太奇等剪辑合成处理方式,甚至通过画面颠倒呈现影片效果,将自然景观的主体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借助田园景观中的人物、花鸟等素材诉说了影片叙事的结构与玄机。此外,巴勒菲通过无对白(即影片未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的拍摄方法,以类似生态纪录片的方式,建构整部影片情节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太奇 生态纪录片 拍摄方法 情节叙事 田园风光 影片叙事 巴勒 小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的语言风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禄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Z期2-2,共1页
简·奥斯汀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语言诙谐幽默,极具感染力。通过贝内特夫人家中个性迥异的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方式,反映了作者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独特观念,这也是当时中产阶级出身的女性对待爱情、婚姻态度的缩... 简·奥斯汀代表作《傲慢与偏见》语言诙谐幽默,极具感染力。通过贝内特夫人家中个性迥异的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方式,反映了作者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独特观念,这也是当时中产阶级出身的女性对待爱情、婚姻态度的缩影。本文将从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傲慢与偏见》的反讽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 叙事情节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