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品可用性测试中的情绪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彬星 孙雨生 张智君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5年第1期87-96,共10页
情绪评价是可用性测试的重要方面。目前,可用性测试中的情绪评价主要基于PAD模型,该模型认为情绪由P(pleasure)、A(arousal)和D(domination)三个维度构成。根据此模型,可用性测试中的情绪评价方法可分为生理测量和心理测量,前者主要测... 情绪评价是可用性测试的重要方面。目前,可用性测试中的情绪评价主要基于PAD模型,该模型认为情绪由P(pleasure)、A(arousal)和D(domination)三个维度构成。根据此模型,可用性测试中的情绪评价方法可分为生理测量和心理测量,前者主要测量情绪的唤醒水平(A),如皮肤电、肌电、脑电、心率和呼吸等,而后者则测量情绪的效价及用户的掌控感(P和D),多采用自主设计问卷或已有的问卷。在实际应用中,以往对情绪的评价主要以心理测量为主。未来研究应重视生理测量的作用以及与心理测量的结合,并建立一致的评价指标和解释标准。此外,在可用性测试过程中,从业者需提高对情绪评价的重视以及寻找情绪评价在可用性测试过程的切入点,并进一步考虑将情绪评价的结果作为产品服务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性测试 情绪评价 PAD模型 生理测量 心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与员工建言:内部人身份感知与性别相似性的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树文 罗瑾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1-1131,共11页
基于人−环境匹配和资源保存理论,研究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从二元视角分析了领导情绪评价能力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通过对43位领导与182位下属的配对问卷调研,结果表明:(1)相较“低领导−低下属”情... 基于人−环境匹配和资源保存理论,研究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从二元视角分析了领导情绪评价能力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通过对43位领导与182位下属的配对问卷调研,结果表明:(1)相较“低领导−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在“高领导−高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情境下,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更高;(2)相较“高领导−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不一致,在“低领导−高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不一致情境下,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更高;(3)内部人身份感知在情绪评价能力一致与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相较领导−下属性别相同,当领导−下属性别不同时,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更强。研究从情绪评价能力、性别的二元匹配视角揭示了员工建言的前因,为领导与下属间交互影响提供了更多解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下属性别相似 情绪评价能力 员工建言 内部人身份感知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旅游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3
作者 王国冰 贺剑武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32-37,79,共7页
非遗旅游能有效满足大众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契合了人们日益提升的美好生活追求,发展潜力巨大。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研究非遗旅游游客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收集到的486份有效样本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 非遗旅游能有效满足大众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契合了人们日益提升的美好生活追求,发展潜力巨大。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研究非遗旅游游客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对收集到的486份有效样本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非遗旅游情境中游客感知价值正向影响游客行为意愿;积极情绪和游客满意度在游客感知价值和游客行为意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情绪和游客满意度在游客感知价值和行为意愿之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游客先前知识在游客感知价值和积极情绪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对非遗旅游管理方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评价理论 感知价值 积极情绪 满意度 行为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成萍萍 任一飞 +5 位作者 郑晓萌 侯铭 王秀丽 张秀敏 郑豫珍 李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方法便利选取新疆8所医院的5331名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中文版负性行为量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场所欺凌总分中位数为25.00分,情绪智...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方法便利选取新疆8所医院的5331名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中文版负性行为量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场所欺凌总分中位数为25.00分,情绪智力总分为(69.06±13.58)分,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的发生率为31.83%,严重欺凌发生率为14.37%;护士工作场所欺凌总得分与情绪智力总得分呈负相关(r=-0.693,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工作年限、工作科室和情绪智力各维度为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的影响因素(P<0.05,P<0.01),共解释工作场所欺凌总变异度的45.4%。结论护士工作场所欺凌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借鉴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管理经验,提高护士情绪智力,降低工作场所欺凌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场所欺凌 情绪智力 负性行为 自我情绪评价 情绪控制 情绪运用 他人情绪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和情绪反应的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发展模型 被引量:19
5
作者 严瑜 吴艺苑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无礼行为在工作场所中广泛存在,但由于其强度低、意图模糊等特征,从而使组织很难有效地甄别、预防或控制它。在总结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展开了下列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厘清无礼行为与其他相关不良行为的概念边界;... 无礼行为在工作场所中广泛存在,但由于其强度低、意图模糊等特征,从而使组织很难有效地甄别、预防或控制它。在总结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展开了下列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厘清无礼行为与其他相关不良行为的概念边界;其次,梳理了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相关理论模型的发展进程,主要介绍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模型、情感事件理论模型和无礼行为的情绪反应模型;最后,基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张建构一个以认知和情绪反应为中介,以社会文化、人格和组织因素为调节变量的无礼行为的模型,并建议未来的研究运用纵向实验设计的方法来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因果走向,以求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深化无礼行为的发展机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无礼行为 情绪认知评价理论 情感事件理论 情绪反应模型 认知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情绪:概念、范式与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文毅 陈武英 张桂铭 《心理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99-106,共8页
认知情绪是由于认知冲突而形成的特殊情绪,核心成分包含惊讶、好奇和困惑。惊讶是认知情绪的起点,可随着认知加工的过程向其他情绪进行转化。常见的研究范式包括反驳文本和多文本阅读理解,分别通过挑战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论信念,... 认知情绪是由于认知冲突而形成的特殊情绪,核心成分包含惊讶、好奇和困惑。惊讶是认知情绪的起点,可随着认知加工的过程向其他情绪进行转化。常见的研究范式包括反驳文本和多文本阅读理解,分别通过挑战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论信念,以激发相应的认知情绪。评价空间模型和认知不一致模型分别从新信息的性质和整体框架的不同角度,讨论了认知情绪和认知过程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近期研究显示,认知情绪通过计划、动机和策略三个角度影响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未来认知情绪的相关研究应该继续探究其成因和作用,从而完善相关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情绪 反驳文本 多文本阅读理解 认知情绪评价空间模型 认知不一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思考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珺玥 马妍 +1 位作者 沈振江 林逸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我国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民宿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酒店业服务模式单一及局部地区酒店供给不足等问题,但是缺乏规划引导的民宿业也产生了同质化、发展过剩和便利性不足等问题。文章首先划分了厦门市现有民宿的类别,分析... 在我国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民宿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酒店业服务模式单一及局部地区酒店供给不足等问题,但是缺乏规划引导的民宿业也产生了同质化、发展过剩和便利性不足等问题。文章首先划分了厦门市现有民宿的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现状;其次,结合网络在线评论信息,分析基于消费者情感反馈的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再次,识别基于消费者情感反馈的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与其周边城市空间功能的耦合特征;最后,对厦门市民宿空间选址及服务功能提升提出建议,以期对规划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空间分布特征 情绪评价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前扣带回皮层与执行功能 被引量:30
8
作者 蔡厚德 刘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3-650,共8页
回顾了近期有关大脑前扣带回皮层(ACC)参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ACC可以对正在进行的目标定向行为实施在线监控,在出现反应冲突或错误时提供信号,以便能及时调整与分配注意资源,因此可能是一个行为规划与执行的高级调控结构。... 回顾了近期有关大脑前扣带回皮层(ACC)参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ACC可以对正在进行的目标定向行为实施在线监控,在出现反应冲突或错误时提供信号,以便能及时调整与分配注意资源,因此可能是一个行为规划与执行的高级调控结构。这两年来的新发现提示,ACC的执行监控作用可能是基于动机与奖赏期待做出的对“意志行动”的整合性控制,并可能具有对行动结果的情绪评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扣带回皮层 执行功能 冲突与错误监控 动机与情绪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地位:多面性及其动态影响机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碧英 高日光 舒夏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4-923,共20页
职场地位是职场人士竞相争取的宝贵资源,不仅有助于个体获得影响力,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行为表现,而且能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转。然而,在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中,职场地位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本研究拟基于4个时间点的纵向数据,采用... 职场地位是职场人士竞相争取的宝贵资源,不仅有助于个体获得影响力,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行为表现,而且能促进组织的有效运转。然而,在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中,职场地位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本研究拟基于4个时间点的纵向数据,采用潜增长模型分析方法,探讨职场地位随着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揭示职场地位双面性的形成机制。本研究不仅系统探讨职场地位的动态性、双面性等多面性特征,而且为组织管理实践防范职场地位的阴暗面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地位 地位动态性 追踪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 情绪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忧虑:一种对幸福的“反常”心理状态
10
作者 徐皓洋 张永红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2期756-768,共13页
幸福忧虑是个人或社会文化对幸福持负面态度的一种心理状态,其发现来源于一些文化和宗教中对幸福不同的重视程度和评价态度。情绪评价理论以及自我与幸福的文化模型两种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幸福忧虑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相应的跨... 幸福忧虑是个人或社会文化对幸福持负面态度的一种心理状态,其发现来源于一些文化和宗教中对幸福不同的重视程度和评价态度。情绪评价理论以及自我与幸福的文化模型两种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幸福忧虑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相应的跨文化表现。祸福相伴、道德问题、招致恶意和对人对己不利是个体产生幸福忧虑的主要事实性原因。幸福忧虑受认知信念、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希望、心理弹性、人格特质的中介或调节作用,对人们的心理症状和积极心理状态等产生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幸福忧虑的概念本质和理论机制、关注积极作用、拓展领域方法以及加强本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忧虑 幸福 情绪评价理论 幸福文化模型 前因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
11
《应用心理学》 1984年第4期50-50,共1页
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了彼此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通常,交往都是在人们实际的相互作用(共同劳动学习以及集体游戏等)之中进行的,以保证对活动的规划、实现与监督。同时,交往还可以满足一个人与他人进行接触的特殊需... 两人或两人以上为了彼此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通常,交往都是在人们实际的相互作用(共同劳动学习以及集体游戏等)之中进行的,以保证对活动的规划、实现与监督。同时,交往还可以满足一个人与他人进行接触的特殊需要,满足这种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会给人带来快乐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相互作用 实际活动 情绪评价 少年儿童 活动形式 人与他人 社会历史 认识性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气候
12
《应用心理学》 1984年第4期49-50,共2页
这是属于群体与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质的心理学概念,它的同义语是心理气氛(K·勒温提出的概念)。心理气候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其中包括了人们的心境、精神体验、情绪波动、人们彼此间的关... 这是属于群体与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质的心理学概念,它的同义语是心理气氛(K·勒温提出的概念)。心理气候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其中包括了人们的心境、精神体验、情绪波动、人们彼此间的关系、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周围条件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气氛 情绪评价 心理学 气候 心理现象 评价性质 情绪状态 集体 精神体验 周围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败恐惧的形成及对创业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郝喜玲 刘依冉 +1 位作者 杜晶晶 郑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51-1560,共10页
创业活动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创业者时常体验失败恐惧。对于创业者而言,失败恐惧亦敌亦友。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失败恐惧对创业行为的抑制作用,忽略了失败恐惧的形成及其对创业行为的激励作用。本研究基于情绪和认知属性分析创业情境... 创业活动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创业者时常体验失败恐惧。对于创业者而言,失败恐惧亦敌亦友。已有研究较多关注失败恐惧对创业行为的抑制作用,忽略了失败恐惧的形成及其对创业行为的激励作用。本研究基于情绪和认知属性分析创业情境下失败恐惧,认为损失相关和暴露能力不足的创业事件可能诱发失败恐惧,创业者的执念激情和预防定向能够诱发失败恐惧;然后,阐述失败恐惧对创业行为的3种不同影响:激励、抑制和压抑,并考察创业环境特征对失败恐惧与创业行为的调节效用。本研究拓展了失败恐惧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情境,丰富心理学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感事件理论和经典压力理论,也为理解复杂多样的创业行为提供新视角,深化创业心理与创业行为关系的理论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败恐惧 创业认知 创业行为 创业事件 情绪认知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