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4小时睡眠剥夺对4名健康志愿者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宁 皇甫恩 +2 位作者 王小英 刘旭峰 杨振中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6-197,共2页
采用情绪状态问卷(POMS)和状态-焦虑问卷(S-AI),对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完全睡眠剥夺54小时期间反复测量8次。结果表明随着睡眠剥夺时间延长,POMS中的紧张-焦虑(T),困惑-迷茫(C)和疲惫-惰性(F)三... 采用情绪状态问卷(POMS)和状态-焦虑问卷(S-AI),对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完全睡眠剥夺54小时期间反复测量8次。结果表明随着睡眠剥夺时间延长,POMS中的紧张-焦虑(T),困惑-迷茫(C)和疲惫-惰性(F)三项消极情绪状态值及S-AI得分逐渐增加,而POMS中的积极情绪状态值即有力-好动(V)得分依次下降,其中以剥夺睡眠45小时以后变化显著(P<0.05~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情绪 POMS S-AI 情绪状态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小妹 张英 +3 位作者 张黎民 唐雅文 李红兵 伊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9-401,共3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透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观察短程心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透病人61例,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情境治疗及对病人家属教育等短程心理干...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透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观察短程心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透病人61例,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情境治疗及对病人家属教育等短程心理干预,并观察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在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情绪状态方面的情况。结果:干预组病人在心理干预后屈服分值由12.5±3.7降至9.3±2.5.回避由16.5±2.9降至14.4±2.7。社会支持度在客观支持度上变化不明显,但主观支持度由16.2±5.6升到21.6±5.1.对支持利用度由6.4±2.3升到8.8±2.8,社会支持总分由32.5±8.1升为38.9±8.7。情绪状态问卷中除有力-好动由10.3±6.2升到15.1±5.4外,其余4项得分均呈下降趋势,如紧张-焦虑由14.1±6.7降到10.5±5.2.忧郁-沮丧由22.9±14.5降到16.2±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程心理干预可改善维持性血透病人医学应对方式,主观社会支持度、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及情绪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病人心理状态 维持性血透 短程 医学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度 血透病人 血液净化中心 情绪状态问卷 施健康教育 支持利用度 第一医院 心理支持 家属教育 主观支持 下降趋势 对照组 干预前 统计学 武汉市 干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