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观认识发生的情绪作用
1
作者 王含元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41-47,共7页
本文从哲学、人类学、生理一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论证了宏观认识发生的原动力、直接材料和认识活动的客观性限度等问题,提出认识起因于以生命体需求为最终尺度的情绪活动,是情绪整合逐步规范化的结果;主客体的分化、观念及语言现... 本文从哲学、人类学、生理一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论证了宏观认识发生的原动力、直接材料和认识活动的客观性限度等问题,提出认识起因于以生命体需求为最终尺度的情绪活动,是情绪整合逐步规范化的结果;主客体的分化、观念及语言现象的出现都是情绪活动规范化所造成的。由于情绪现象本身的模糊性,并由于情绪整合过程的主观性,造成了认识活动只能在形而上的领域达到精确;作为现实的认识活动,它具有测不准的性质,但又能无限地切近客观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发生 情绪作用 外界刺激 动力因素 大脑皮层 一致性 主观体验 心理学 客观现实 外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独特性对群际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殷 寇彧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2-739,共8页
群体独特性影响群体认同,较高或较低的群体独特性都可能引发群际偏差,分别称为"反射式独特性假说"与"反应式独特性假说"。调节作用研究揭示,在较低群体认同或上位群体分类凸显时,群体独特性越高越易引发群际偏差;... 群体独特性影响群体认同,较高或较低的群体独特性都可能引发群际偏差,分别称为"反射式独特性假说"与"反应式独特性假说"。调节作用研究揭示,在较低群体认同或上位群体分类凸显时,群体独特性越高越易引发群际偏差;而在较高群体认同时,独特性越低越易引发群际偏差。动机作用的研究表明,在具有群际竞争目标时,这两种过程分别受工具性动机与认同性动机的驱动。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研究显示,在低独特性条件下,社会身份复杂性与焦虑情绪可起中介作用引发群际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独特性 群际偏差 认知作用 动机作用 情绪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