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意识与情爱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洪华 徐爱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111,共4页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地山小说一方面暗合了"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传统情爱模式,揭示了传统文化在人物精神深处的深刻影响及其所导致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因为宗教意识的输入,许地山小说转换了"喜新厌旧—沦落天涯—弃妇...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地山小说一方面暗合了"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传统情爱模式,揭示了传统文化在人物精神深处的深刻影响及其所导致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因为宗教意识的输入,许地山小说转换了"喜新厌旧—沦落天涯—弃妇幽怨"的传统弃妇叙事方式,使其笔下表面上逆来顺受的女主人公内心充满了洞彻人生的智慧和执著生命的坚韧,明显有别于五四运动时期"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的"娜拉"们。许地山小说对于感伤流被的"五四"文学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 小说 宗教意识 情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魑魅幽冥之影 澎湃难抑之情——论《聊斋志异》中的情爱模式
2
作者 高智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120-122,共3页
《聊斋志异》一书,萃蒲松龄一生心血而成,其文学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言小说之顶峰。蒲松龄学太史公笔法,仿干宝搜神记,搜集奇情异事,借狐仙鬼魅之形,抒孤愤幽怨之情。书中的情爱故事一反传统模式,多是“由欲生情”。典型化的情爱环境描... 《聊斋志异》一书,萃蒲松龄一生心血而成,其文学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言小说之顶峰。蒲松龄学太史公笔法,仿干宝搜神记,搜集奇情异事,借狐仙鬼魅之形,抒孤愤幽怨之情。书中的情爱故事一反传统模式,多是“由欲生情”。典型化的情爱环境描写,以及情爱故事的描写中透着社会的投影,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 情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不破的情爱怪圈─—谈王朔小说的情爱模式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素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冲不破的情爱怪圈─—谈王朔小说的情爱模式王素霞王朔,这个躲在世俗背后,戏谑正常的伦理道德、社会价值观念的“写字”家,在都市文学的舞台上,勾画了一批批“反社会”的角色,他们无视、低毁现存世界的“神圣”或“永恒”,嘻笑怒... 冲不破的情爱怪圈─—谈王朔小说的情爱模式王素霞王朔,这个躲在世俗背后,戏谑正常的伦理道德、社会价值观念的“写字”家,在都市文学的舞台上,勾画了一批批“反社会”的角色,他们无视、低毁现存世界的“神圣”或“永恒”,嘻笑怒骂,冷嘲热讽,击毁人们心中一个个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朔小说 情爱模式 爱情 “才子佳人”模式 英雄美人 情爱悲剧 悲剧意识 心理机制 反英雄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中世纪修道院情书文学价值论
4
作者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德国宗教文化学者施皮茨莱辑编的《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收集了三对修士的情书。这些情书表现了欧洲中世纪修道院中男女修士隐秘的爱情表达,体现出了特有的"灵性的情谊"结构:一方面是对伴侣深沉的现实欲望之爱... 德国宗教文化学者施皮茨莱辑编的《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收集了三对修士的情书。这些情书表现了欧洲中世纪修道院中男女修士隐秘的爱情表达,体现出了特有的"灵性的情谊"结构:一方面是对伴侣深沉的现实欲望之爱,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上帝虔诚的灵性的爱。两者如何统一,形成了三种中世纪特有的情爱模式,从而在修道院形式窠臼中隐含了新的思想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谊结构 人性之光 情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育”“人人平等”面前的雌狮
5
作者 塑人 《野生动物》 2002年第5期12-13,共2页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非洲坦桑尼亚对560只雌狮长达36年的研究证明,雌狮在爱情和生殖上没有等级制度,它们不会让占主宰地位的狮子“多吃一些”,而让从属地位的狮子“少吃一些”。这种模式与鸟和蜜蜂相比,雌狮更像一位公平的情...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非洲坦桑尼亚对560只雌狮长达36年的研究证明,雌狮在爱情和生殖上没有等级制度,它们不会让占主宰地位的狮子“多吃一些”,而让从属地位的狮子“少吃一些”。这种模式与鸟和蜜蜂相比,雌狮更像一位公平的情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育模式 情爱模式 群居生活 等级制度 雌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