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3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数据中心碳中和路径情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峰 王芮敏 +1 位作者 马国远 晏祥慧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数据中心低碳转型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数据中心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中国关键年份CO_(2)排放和强度目标,引入能效提高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负排放技术强度3个变量,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数据中心CO_... 数据中心低碳转型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数据中心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中国关键年份CO_(2)排放和强度目标,引入能效提高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负排放技术强度3个变量,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数据中心CO_(2)排放总量。研究结果表明:数据中心的耗电量逐渐增加,而碳排放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PUE)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种情景的碳达峰时间均为2030年,碳中和的时间分别为2059、2057、2055年。展望2060年碳中和目标,数据中心行业应进一步提高能效利用率、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加强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创新和提升碳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碳中和 情景分析 减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乘用车塑料废弃量驱动因素及情景分析
2
作者 陈优良 陈琳 +1 位作者 权迎香 王兆茹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2,I0002,I0003,共12页
探究了中国1998—2020年省级乘用车各类塑料废弃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因子对塑料废弃量的驱动机制,预测了未来乘用车塑料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1998—2020年,中国乘用车塑料废弃量迅速增长,从5万t增长至175万t,年均增速17.5%,... 探究了中国1998—2020年省级乘用车各类塑料废弃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因子对塑料废弃量的驱动机制,预测了未来乘用车塑料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1998—2020年,中国乘用车塑料废弃量迅速增长,从5万t增长至175万t,年均增速17.5%,在空间上,东部区域增长83.03万t,中西部分别增长45.07万、41.76万t,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2)塑料废弃量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以江苏为代表的东部省份,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西藏等西部省份;3)年末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市客运周转量是主要驱动因素,因子决定力(q值)分别达0.861、0.822和0.642,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于乘用车塑料废弃量的空间分布;4)未来乘用车塑料废弃量将保持增长趋势,高保有量情景增速最快且增量最多,低保有量情景增速最慢且增量最少,聚丙烯(PP)在不同情景中废弃量均为最多。研究结果从多方面量化了乘用车塑料废弃量,为废弃塑料资源回收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塑料废弃量 空间相关性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元与贝叶斯网络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演化分析
3
作者 刘平 倪晓霞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7,共14页
根据以往地震发生后现场实际破坏数据可知,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已造成严重的灾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需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进行演化分析。为了解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演化过程,首先基于突发事件知识元模型,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 根据以往地震发生后现场实际破坏数据可知,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已造成严重的灾区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需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进行演化分析。为了解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演化过程,首先基于突发事件知识元模型,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组成要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贝叶斯模型,明确构成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演化贝叶斯网络的节点变量及其取值范围,根据这些节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专家打分,建立贝叶斯网络图和节点变量条件概率模型。并利用证据理论将概率融合修正,计算次生地质灾害下关键节点状态概率,实现事故关键情景的推演。最后结合知识元模型和构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贝叶斯网络模型,对临夏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情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元 贝叶斯网络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概率分析 情景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物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区域差异与情景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欢 鲜帛彤 +5 位作者 隋明杉 许雅琳 李梦 王雅楠 任彦军 陈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0,共11页
食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占到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论文采用混合LCA-IO方法对中国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四个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测量,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食物温室气体... 食物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占到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论文采用混合LCA-IO方法对中国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四个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测量,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食物温室气体排放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食物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90%以上;(2)人均消费、消费结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成为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3)通过情景分析,以大豆和蛋类代替肉类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实现温升1.5℃的目标。此外,水产品和单胃肉的替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论文最后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减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LCA-IO模型 食物消费结构 情景分析 可持续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跨区域能源系统优化及碳中和情景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庆 许光清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7-570,共14页
通过构建跨区域能源系统优化模型NEMO-China-MR,基于各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差异性以及区域资源禀赋和新能源发展异质性,设计了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参考情景S0,供需协同的综合情景S1和区域均衡发展情景S2,不同情景均能在达成“双... 通过构建跨区域能源系统优化模型NEMO-China-MR,基于各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差异性以及区域资源禀赋和新能源发展异质性,设计了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参考情景S0,供需协同的综合情景S1和区域均衡发展情景S2,不同情景均能在达成“双碳”目标的同时实现能源需求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情景对比的结果表明:供需协同影响电力系统最优发展路径,储能设施和跨区域输电克服了能源资源的时空错配,S1情景需要考虑未来电网的不确定性,S2情景在区域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减少了电网传输的压力,是未来最理想的发展情景.未来需要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能源系统转型,以电气化与电力低碳化协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同时构建跨区域传输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储能 跨区域传输 区域均衡发展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多情景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世奥 秦文静 +4 位作者 石文豪 陈文娟 李媛媛 李新旺 张永根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
为研究天津市水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将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并根据变量间因果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使用2012-2019年、2020-2023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调优... 为研究天津市水资源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将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并根据变量间因果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使用2012-2019年、2020-2023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调优与模型对比验证,验证期内各检验变量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10%,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准确模拟天津市水资源供需关系。在此基础上设置现状延续情景(S_(1))、经济优先情景(S_(2))、环境优先情景(S_(3))、开源节流情景(S_(4))和综合发展情景(S_(5))5种发展情景对未来天津市水资源状况进行预测。使用生态足迹法从水资源压力、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协调性等角度对天津市水资源现状(2010-2023年)与不同情景下的未来状况(2024-2035年)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0-2023年天津市水资源状况长期处于危险状态,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常年处在赤字状态(多年均值为-0.199 hm^(2)),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值为3.37;未来发展中,不同情景下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有所下降,进一步提高外调水量对缓解天津市水资源困境具有显著作用,但不合理的规划方案(如仅注重经济或盲目提高生态用水量)会导致水资源配置的失衡进而导致水资源安全程度降低;到2035年,现状趋势情景S1和综合发展情景S_(5)的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分别为2.84和2.77,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分别247.8和239.3 hm^(2)/亿元,表明综合发展情景S_(5)兼顾水资源安全与经济发展,保障了天津市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系统动力学 生态足迹法 水资源现状分析 未来多情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与情景模拟
7
作者 乔心如 李子君 +1 位作者 林锦阔 杨舒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5,共13页
基于沂河流域197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构建并分析了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应用FLUS(further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模拟了“三生空间”范式下流域2030年、2050年的土地利用情景,可视化了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土地利用... 基于沂河流域1975—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构建并分析了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应用FLUS(further land use simulation)模型模拟了“三生空间”范式下流域2030年、2050年的土地利用情景,可视化了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土地利用发展格局。结果表明:1)1975—2020年,流域内土地利用以耕地缩减(约占流域面积的10%)和建设用地的扩张(约占流域面积的8%)为主。2)沂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可分为前期(1975—1995年)和后期(1995—2020年)两个阶段。前期,流域内约有22%的面积发生土地利用变化,大部分表现为耕林草的相互转化;后期,土地利用变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6%,以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轨迹变化更复杂,空间格局变化更显著。3)流域当前土地利用模式向着以生态建设为重心的方向转变;2020—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与生态空间优先情景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2050年这种同趋性将会减弱。研究可为进一步优化流域的“三生空间”格局及进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情景模拟 轨迹分析 FLUS模型 沂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科技创新态势多情景分析
8
作者 张如愿 郭本海 欧阳璐璇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5,共14页
面对复杂的创新发展环境,研判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是有效规避风险、把握创新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创新特征选取科技创新发展情景要素,运用云模型及证据理论的改进情景分析法对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 面对复杂的创新发展环境,研判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是有效规避风险、把握创新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创新特征选取科技创新发展情景要素,运用云模型及证据理论的改进情景分析法对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科技创新发展进行多情景分析,并通过调整情景要素初始发展概率以分析不同情景要素对中国创新发展态势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科技创新最有可能面临“形势严峻型”态势,存在创新政策执行力尚待提高、创新主体协同效能尚有不足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科技创新态势受要素自身发展影响的同时也与要素间的交叉影响相关,且主要受国内创新环境要素的影响;自主可控水平、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下科技创新发展的敏感要素,为促使中国科技创新未来向有利方向发展,需牢牢把握这两种情景要素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情景分析 云模型 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能源生产用水需求分析的多情景方法:以唐山市为例
9
作者 李能 任会康 +3 位作者 刘登生 刘伟 贾志远 祝元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6,共12页
传统的资源型城市能源用水需求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类型能源生产和加工活动与水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没有区分不同能源类型的取水量和耗水量,也未考虑能源生产和加工行业本身对水资源的巨大需求。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及多... 传统的资源型城市能源用水需求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类型能源生产和加工活动与水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没有区分不同能源类型的取水量和耗水量,也未考虑能源生产和加工行业本身对水资源的巨大需求。本文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及多情景方法设置,结合LEAP模型和工业用水核算方法,探讨了在相关能源政策情景下唐山市2016—2050年中长期的能源生产部门产量和对应的能源生产用水量趋势,并根据结果对唐山市减缓乃至解决水资源匮乏困境提供有效的科学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基准情景下,2030年取水量将增至8.10亿m^(3),耗水量增至1.74亿m^(3),较2015年分别增长52.25%和33.33%;(2)产业结构优化情景下,2030年取水量较基准情景减少2.29亿m^(3),耗水量减少0.51亿m^(3);(3)能源结构调整情景下,2030年取水量为6.93亿m^(3),耗水量为1.86亿m^(3),较ISO情景分别增加1.12亿m^(3)和0.64亿m^(3);(4)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提高低碳能源效率的情景下,能源用水量显著减少,较TOS情景,峰值时间提前近10 a,2030年取水量减少1.17亿m^(3),耗水量减少0.04亿m^(3)。即在ISO情景中,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例,可以实现更节能高效的能源生产方式;在LCD情景中,通过持续升级末端设备技术,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了能源消耗;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设备更新对能源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有助于减少水资源消耗,提升能源产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能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唐山市经济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力和热力需求同步增长,导致水资源需求显著增加。通过不同情景模式的预测,针对性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逐步减少高耗能能源的使用,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能源取水量和耗水量,同时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其耗水量,积极推广节水技术,以提升整个能源产业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产 能源政策 情景分析 取水量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安徽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彪 郝永康 +2 位作者 陈德敏 王索军 张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797,共10页
为了从区域层面开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预测分析,以安徽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EAPAnhui预测模型,设计了基准情景(BAS)、发展规划情景(DPS)、节能减排情景(ERS)3种情景,预测了安徽省未来3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结果显示:... 为了从区域层面开展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预测分析,以安徽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LEAPAnhui预测模型,设计了基准情景(BAS)、发展规划情景(DPS)、节能减排情景(ERS)3种情景,预测了安徽省未来3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结果显示:到2035年,BAS情景下能源消耗总量达到23459×10^(4)t(以吨标准煤计),相比BAS情景,DPS与ERS情景能源消耗总量分别下降了20.6%、30.7%,其中ERS情景的能源消耗总量于2030年实现达峰,峰值为16416×10^(4)t;BAS情景下,安徽省碳排放总量到2035年已达到512.2×10^(6)t,年均增长率为2.6%。DPS与ERS情景下,碳排放总量分别于2030年(389.1×10^(6)t)、2025年(357.2×10^(6)t)达到峰值,均能够完成我国提出的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承诺。基于碳约束目标对于安徽省能源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在约束路径下,分配给三大系统清洁能源的比例分别为:第三产业39.3%、居民生活23.3%、第二产业37.4%,最小清洁能源需求量为107×10^(16)J,在能源需求总量中的占比为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路径预测 LEAP模型 情景分析 清洁能源 能源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景分析的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测算——以哈尔滨市为例
11
作者 张文会 宋雅婧 +1 位作者 付博 周舸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83-188,共6页
文章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法预测2020—2035年的客运量,基于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设定基准情景、社会发展情景、公交优先情景、结构调整情景和综合情景5种客运交通发... 文章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测算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法预测2020—2035年的客运量,基于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设定基准情景、社会发展情景、公交优先情景、结构调整情景和综合情景5种客运交通发展情景。以哈尔滨市为例,调研客运系统基础数据,对客运交通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客运量仍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在综合情景下,客运交通将于2032年实现碳达峰,其他情景在预测期内未达到碳达峰;私家车仍是哈尔滨市客运交通最主要的碳排放源,控制私家车的增长和调整私家车与出租车的能源结构是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碳减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客运交通 碳排放 情景分析 LEAP模型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的电力系统优化与中国碳中和情景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师嘉 许光清 +1 位作者 赵庆 吴静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2846,共14页
实现碳中和需要在供给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需求端提高电气化率.同时,新能源的消纳需要储能设施配套建设.本文基于LEAP-NEMO构建了中国能源系统模型NEMO-China,并针对电力系统进行了成本最小化优化.以高碳汇能力预期... 实现碳中和需要在供给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需求端提高电气化率.同时,新能源的消纳需要储能设施配套建设.本文基于LEAP-NEMO构建了中国能源系统模型NEMO-China,并针对电力系统进行了成本最小化优化.以高碳汇能力预期和保留煤电兜底设置基准情景,然后根据发展路径的不同,设置了需求导向情景、供给导向情景和综合情景.模型模拟了2020~2060年我国的终端能源需求、电力系统运行状况、成本与CO_(2)排放情况.结果表明碳达峰目标能如期实现,基准情景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CCUS与负碳技术的支持,需求导向情景成本高昂,不能做到成本有效,供给导向情景在低碳汇能力预期下难以实现碳中和目标,因此需要供给端深度脱碳与需求端深度转型同时发力.综合情景以最低的累计成本与碳排放实现了碳中和目标,是未来最理想的碳中和路径.未来需要在需求端鼓励产业转型与电气化率提升,在供给端推进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升与储能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P-NEMO 可再生能源 储能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龚健 高静 +1 位作者 陈光 杨建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技术范式,使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成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开发、有力保护和推动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探析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和技术范式,使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成为促进国土空间高效开发、有力保护和推动区域差异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归纳演绎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在要素和空间多尺度融合、演变机理与优化路径耦合、情景评估与对比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2)将空间作为要素的载体与流动的外部指引,要素作为空间的核心与演变的内在动因,以情景匹配不同发展路径与优化目标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理论逻辑。(3)国土空间内在演变机制、系统演化行为以及相应的政策调控路径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基础,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类要素结构调整和配置是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的要义与核心内容。研究结论:需加快形成因素综合、过程关联、层次融合、稳定韧性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情景分析范式,推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情景分析 理论逻辑 概念模型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沿黄河流域七盟市碳排放影响因素与情景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晓燕 沈碧霞 +2 位作者 吴雨彤 高雅娴 魏光普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787,共10页
“双碳”目标下,内蒙古沿黄河流域七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该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为探讨碳排放影响因素并预测碳排放峰值,选取内蒙古沿黄河流域七盟市2005—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岭回归和扩展STIRPAT模型探究人口规模、城镇化... “双碳”目标下,内蒙古沿黄河流域七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该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为探讨碳排放影响因素并预测碳排放峰值,选取内蒙古沿黄河流域七盟市2005—2022年面板数据,运用岭回归和扩展STIRPAT模型探究人口规模、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等6个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七盟市碳排放的影响,并基于情景分析法预测七盟市2023—2035年碳排放变化趋势和达峰量。结果表明:2005—2022年七盟市碳排放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人口规模、城镇化率、人均GDP的增加导致碳排放量增加,而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可以有效减缓碳排放量增加;城镇化率和人均GDP的交互作用会导致七盟市碳排放量增加,而人口规模和人均GDP的交互作用、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的交互作用能有效抑制该地区碳排放量增加;6种不同预测情景下七盟市的碳排放量变化趋势差异较大,高碳情景和基准情景模拟下2030年碳排放量均未达到峰值,而其他4种情景碳排放量均在2030年出现峰值,且此4种情景模拟下碳减排的效果依次为全面低碳情景>能源强度降低情景>碳排放强度降低情景>产业结构优化情景。因此,全面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清洁能源开发和绿色工业技术突破性发展是内蒙古沿黄河流域七盟市实现经济与节能减排协同发展目标的最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碳排放 情景分析 STIRPA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产量的影响Meta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艺馨 李玥 +3 位作者 朱振闯 赵哲 陈涛涛 孙仕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1-2023,共13页
定量分析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水稻产量预估结果的差异来源,为制定未来水稻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42篇(2000年以来),共有1129个样本。以水稻单产变化率作为因变量,对导致水稻产量预... 定量分析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水稻产量预估结果的差异来源,为制定未来水稻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42篇(2000年以来),共有1129个样本。以水稻单产变化率作为因变量,对导致水稻产量预估差异的自变量进行统计整合。通过回归分析明确未来气候预估、CO_(2)肥效、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和气象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未来气候预估的气候情景和气候模式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高排放的A2气候情景下水稻产量预估最低,而低排放的RCP 2.6情景最适宜未来水稻生产,其产量的预估比A2高出5.6%。选择PRECIS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得到的水稻产量比其他模式高4.1%。(2)CO_(2)肥效作用对水稻产量有正面影响,考虑其作用的产量预估比不考虑其作用高15.0%。(3)未来气候变化下水稻产量预估存在时空上的差异。时间上,中稻的产量比早稻高2.8%。空间上,不同种植区划的水稻产量预估差异明显。当以全国区域水稻产量为基准,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有11.6%的增产幅度,而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有10.3%的减产幅度。(4)气温、降水和太阳辐射气象因子的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结合已有数据信息,气温每升高1℃水稻减产5.8%,降水变化率和太阳辐射变化率每增加1%,分别增产0.7%和0.9%。建议未来中国水稻的发展应从低排放的气候情景、CO_(2)肥效作用、中稻的生育期时段内自然资源和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的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入探讨,充分发挥对水稻有增产影响变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量 全国 Meta回归分析 气候变化 气候情景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概述:基础概念与监管框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金 方琦 +1 位作者 钱立华 鲁政委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未雨绸缪地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前提是能够准确识别与评估气候风险,气候风险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则恰如其分地成为有效工具之一。经过主要国际组织和部分前瞻性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实践,气候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正逐渐被纳入宏微观... 未雨绸缪地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前提是能够准确识别与评估气候风险,气候风险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则恰如其分地成为有效工具之一。经过主要国际组织和部分前瞻性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实践,气候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正逐渐被纳入宏微观审慎监管评估工具箱之中。宏观上,监管机构定期召集金融机构开展系统性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气候风险管理框架;微观上,监管机构鼓励金融机构适时地自行测试,可率先从定性的描述性情景分析开始,逐步过渡至定量的压力测试。我国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趋势日渐明朗,监管机构也积极推动气候风险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开展,未来定期组织测试的概率很大。另外,虽然已有形式为统一化测试框架,但未来要求金融机构自行开展测试也不无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风险 低碳转型 转型风险 风险传导 情景分析 ESG 宏观审慎监管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分析在城市低碳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及启示——以波士顿、伦敦、纽约为例
17
作者 邓一凌 周蕾 +1 位作者 陈梦微 高昂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2,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部门成为城市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双碳”目标下,交通部门急需采取情景分析等灵活的规划方法应对未知的复杂前景。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景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涵盖了构建情景、开展情景分析、评估与选择...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部门成为城市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双碳”目标下,交通部门急需采取情景分析等灵活的规划方法应对未知的复杂前景。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景分析的过程及步骤,涵盖了构建情景、开展情景分析、评估与选择情景及确定首选情景;其次以波士顿、伦敦、纽约为例,探讨了情景分析在国外城市低碳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国外实践经验,提出指导我国城市情景分析及低碳交通规划的实践启示,对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规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情景分析 “双碳”目标 低碳政策 规划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情景思维对金钱跨期决策的影响——来自三水平元分析的证据
18
作者 成子涵 毕翠华 吴琪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4-712,共9页
采用三水平元分析技术探究未来情景思维(episodic future thinking,EFT)对金钱领域跨期决策的影响及调节变量。对纳入的46篇文献,89个效应量进行分析发现,相比控制组,EFT组更加偏好延迟奖励(g=0.50)。此外,EFT与金钱跨期决策的关系受到... 采用三水平元分析技术探究未来情景思维(episodic future thinking,EFT)对金钱领域跨期决策的影响及调节变量。对纳入的46篇文献,89个效应量进行分析发现,相比控制组,EFT组更加偏好延迟奖励(g=0.50)。此外,EFT与金钱跨期决策的关系受到EFT效价、生动性、个人相关性等变量的调节。本研究揭示了EFT影响金钱跨期决策的内在机制,并证实EFT个人相关性对该关系的解释力,为跨期决策的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情景思维 金钱跨期决策 三水平元分析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模型的省域交通运输碳排放多情景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雨 王君 +1 位作者 张萌萌 付建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以山东省交通运输领域为例,利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结合岭回归方法分析了碳排放驱动因素,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构建了以人口、人均GDP等7类变量为输入层的PSO-BP神经网络组合预... 以山东省交通运输领域为例,利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结合岭回归方法分析了碳排放驱动因素,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构建了以人口、人均GDP等7类变量为输入层的PSO-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2023—2035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在3种情景下的CO_(2)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结构、交通能源强度、货运周转量、民用车保有量是山东省交通运输碳排放的促进因素,交通运输强度是抑制因素;PSO-BP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和较好的拟合效果,预测结果与单一的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VR)、STIRPAT模型对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5.78%、2.00%和3.78%,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3.357×10^(6)、1.539×10^(6)、1.953×10^(6) t,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2.651×10^(6)、1.128×10^(6)、1.756×10^(6) t;预测期内,山东省交通运输CO_(2)排放量在低碳情景下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5.535×107 t,在基准情景和高碳情景下将保持增长趋势。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山东省应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积极推广低碳出行方式,提升清洁能源应用比重,以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化、低碳化及高质量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碳排放预测 STIRPAT模型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碳达峰预测研究
20
作者 王雪同 鲁垠涛 +4 位作者 姚宏 胡倩 邱圣明 郭淑慧 费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0,53,共8页
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碳减排效果直接影响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论文核算了2000—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总量,利用GDIM解析了2006—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运用STIRPAT... 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碳减排效果直接影响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论文核算了2000—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总量,利用GDIM解析了2006—2021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并进一步运用STIRPAT扩展模型预测了中国制造业碳排放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制造业产出规模、产出碳强度是影响制造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其中制造业产出规模是碳排放最大的促增效应,而产出碳强度对碳减排贡献非常突出。技术创新发展虽然是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其相关因素并未带来大规模碳减排效应。低速、中速、高速情景下制造业均在2026年前实现碳达峰,改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碳减排措施可有效促进制造业整体的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GDIM) STIRPAT模型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