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情感的政治与道德生命的盈减之道
被引量:
2
1
作者
隋思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5,共9页
现代社会遭遇道德实践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伦理实践背后的生命秩序观念出现了危机。儒家在天地秩序的心灵化和心灵秩序的身体化的双重逻辑关系中理解生命秩序的问题,将生命秩序视为一种道德的秩序。在儒家,规划道德生命养成事业的文化...
现代社会遭遇道德实践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伦理实践背后的生命秩序观念出现了危机。儒家在天地秩序的心灵化和心灵秩序的身体化的双重逻辑关系中理解生命秩序的问题,将生命秩序视为一种道德的秩序。在儒家,规划道德生命养成事业的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而养成崇高与圆满之道德生命的实践方式则被称为“礼乐教化”。在实践原则上,儒家主张“礼主其减,乐主其盈”,认为礼乐教化具有一种养育道德生命秩序的盈减之道。在实践逻辑上,儒家主张“礼乐之说,管乎人情”,认为礼乐教化以调节、运转与安顿人的情感为实践的根本问题,因而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政治”。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教化,其合理性在于引导人们凭借自身的力量而自觉地走上自我完善之路。这一思想能够为现代社会道德生命秩序的养成提供良好的行动之洞见,进而为现代人的生命之自我安顿开辟出既洋溢自然活泼之情感生机,又充盈文明教化之理性修为的实践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生命秩序
礼乐教化
盈减之道
情感的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现代性和政治现代性——梁启超与王国维诗学再审思
被引量:
1
2
作者
蒋浩伟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1-217,共7页
梁启超、王国维的诗学被一部分学者看作是中国现代文论的两个主要源头,分别体现了所谓的政治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这种观点一部分是基于对历史的追认,另一部分却是基于对历史的“发明”,是从中国“启蒙与救亡”的当代社会语境中建构出...
梁启超、王国维的诗学被一部分学者看作是中国现代文论的两个主要源头,分别体现了所谓的政治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这种观点一部分是基于对历史的追认,另一部分却是基于对历史的“发明”,是从中国“启蒙与救亡”的当代社会语境中建构出的话语体系,而并非对梁启超和王国维诗学的准确描述。这种文论话语不仅遮蔽了梁启超与王国维诗学的多重内涵,也忽略了二者诗学所承袭的中国诗学传统和面临的复杂历史语境。在审美现代性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之外,借由王斑、王德威关于中国研究中所表现的抒情与政治的多方涵涉的思路,可以进一步对梁启超和王国维诗学的丰富内涵进行审思,将二者看作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情感政治,继而加深对二者诗学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王国维
审美现代性
政治
现代性
情感的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感的政治与道德生命的盈减之道
被引量:
2
1
作者
隋思喜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45,共9页
基金
东北师范大学校内青年团队项目(20QT003)。
文摘
现代社会遭遇道德实践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伦理实践背后的生命秩序观念出现了危机。儒家在天地秩序的心灵化和心灵秩序的身体化的双重逻辑关系中理解生命秩序的问题,将生命秩序视为一种道德的秩序。在儒家,规划道德生命养成事业的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而养成崇高与圆满之道德生命的实践方式则被称为“礼乐教化”。在实践原则上,儒家主张“礼主其减,乐主其盈”,认为礼乐教化具有一种养育道德生命秩序的盈减之道。在实践逻辑上,儒家主张“礼乐之说,管乎人情”,认为礼乐教化以调节、运转与安顿人的情感为实践的根本问题,因而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政治”。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教化,其合理性在于引导人们凭借自身的力量而自觉地走上自我完善之路。这一思想能够为现代社会道德生命秩序的养成提供良好的行动之洞见,进而为现代人的生命之自我安顿开辟出既洋溢自然活泼之情感生机,又充盈文明教化之理性修为的实践道路。
关键词
道德生命秩序
礼乐教化
盈减之道
情感的政治
分类号
B23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现代性和政治现代性——梁启超与王国维诗学再审思
被引量:
1
2
作者
蒋浩伟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1-217,共7页
文摘
梁启超、王国维的诗学被一部分学者看作是中国现代文论的两个主要源头,分别体现了所谓的政治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这种观点一部分是基于对历史的追认,另一部分却是基于对历史的“发明”,是从中国“启蒙与救亡”的当代社会语境中建构出的话语体系,而并非对梁启超和王国维诗学的准确描述。这种文论话语不仅遮蔽了梁启超与王国维诗学的多重内涵,也忽略了二者诗学所承袭的中国诗学传统和面临的复杂历史语境。在审美现代性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之外,借由王斑、王德威关于中国研究中所表现的抒情与政治的多方涵涉的思路,可以进一步对梁启超和王国维诗学的丰富内涵进行审思,将二者看作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情感政治,继而加深对二者诗学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
梁启超
王国维
审美现代性
政治
现代性
情感的政治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情感的政治与道德生命的盈减之道
隋思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审美现代性和政治现代性——梁启超与王国维诗学再审思
蒋浩伟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