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抗争:表演式抗争的情感框架与道德语法 被引量:58
1
作者 刘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表演式抗争是指通过诉诸某种戏剧化、消费性、参与性的表演行为来传递并表达抗争诉求的一种底层行动方案和政治实践。在表演式抗争实践中,情感不仅携带着明显的资本属性和阶层属性,而且同时发挥着行动要素和行动目标的双重功能,情感抗... 表演式抗争是指通过诉诸某种戏剧化、消费性、参与性的表演行为来传递并表达抗争诉求的一种底层行动方案和政治实践。在表演式抗争实践中,情感不仅携带着明显的资本属性和阶层属性,而且同时发挥着行动要素和行动目标的双重功能,情感抗争因此成为一种亟待重视的抗争机制和分析范式。在情感运作框架中,由于愤怒和焦虑的结合,"正义的愤怒"作为一种合法的情感形态被生产出来。从原始愤怒到"正义的愤怒",底层群体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场情感抑制和情感转换工作,前者通过执行道德工作、正义框架、群体认同而实现负性情感的外部归因实践,后者则指向基于图像事件、戏剧表演、互动仪式的情感语境重构实践,这一过程整体上勾勒出了表演式抗争的情感运行逻辑及其深层的道德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抗争 表演式抗争 情感资本 情感框架 情感防御 外部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情感干预框架及其应用示证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红卫 王佑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92,共7页
互联网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情感缺失问题。本研究基于心理学、设计研究理论和教学理论,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情感干预框架,并且通过网络英语听力教学,对情感干预框架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情感干预框架具有一定... 互联网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情感缺失问题。本研究基于心理学、设计研究理论和教学理论,构建了网络环境下的情感干预框架,并且通过网络英语听力教学,对情感干预框架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情感干预框架具有一定有效性,受试者对干预框架、情感变量具有相当的接受程度和认同感。研究力图为网络英语教学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英语听力教学 情感干预框架 应用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与-情感-认知框架的用户创新性预测
3
作者 陈星宇 周展 +1 位作者 黄俊文 陶达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6-431,共6页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新兴企业对产品创新需求日趋强烈.从海量潜在在线用户中识别创新用户并获取其对新产品的需求,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基于现有用户特征理论和市场细分模型并不能自动有效识别创新用户.因此,本研究...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新兴企业对产品创新需求日趋强烈.从海量潜在在线用户中识别创新用户并获取其对新产品的需求,是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基于现有用户特征理论和市场细分模型并不能自动有效识别创新用户.因此,本研究基于用户创新特征的3个维度(参与、情感和认知),构建一个可预测在线社区用户创新性的综合细分框架.此框架通过提取与用户创新特征相关联维度,结合本研究挖掘方法处理海量在线用户数据,计算出用户的创新等级预测用户创新性,从而有效识别不同创新能力的在线用户群体.通过对某在线社区的例证分析,证实该框架有效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 用户研究 创新用户 参与-情感-认知框架 关键词提取 创新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真相时代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的情感传播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飞 汪宴卿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0,共5页
短视频在热点舆情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热点舆情事件的“发酵池”和“策源地”。短视频的舆论影响力源自于视觉冲击力,而视觉冲击力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传播的过程。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通过构建冲突框架、悲剧框架、道德情感框... 短视频在热点舆情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热点舆情事件的“发酵池”和“策源地”。短视频的舆论影响力源自于视觉冲击力,而视觉冲击力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传播的过程。热点舆情事件中,短视频通过构建冲突框架、悲剧框架、道德情感框架,在联想机制、共情机制、共振机制的驱动下,实现情感的强化、扩散和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舆情事件 短视频 情感框架 情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d2Vec的情感词典自动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43
5
作者 杨小平 张中夏 +4 位作者 王良 张永俊 马奇凤 吴佳楠 张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7,74,共7页
情感词典的构建是文本挖掘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情感词典的极性标注从二元褒贬标注向多元情绪标注发展,词典的领域特性也日趋明显。但是情感类别的手工标注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情感强度难以得到准确量化,同时对领域性的过分关... 情感词典的构建是文本挖掘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情感词典的极性标注从二元褒贬标注向多元情绪标注发展,词典的领域特性也日趋明显。但是情感类别的手工标注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情感强度难以得到准确量化,同时对领域性的过分关注也大大限制了情感词典的适用性[1]。通过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对大规模中文语料进行统计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转换约束集的多维情感词典自动构建方法;然后研究了基于词分布密度的感情色彩消歧方法,对兼具褒贬意味词语的感情极性进行区分和识别,并分别计算两种感情色彩下的情感类别与强度;最后提出基于多个语义资源的全局优化方案,得到包含10种情绪标注的多维汉语情感词典SentiRuc。实验证实该词典1)在类别标注检验、强度标注检验、情感消歧效果及情感分类任务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的情感强度检验证实该词典具有极强的情感语义描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多元情感分类 神经网络语言模型 情感消歧 情感强度优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语音助手用户虚拟在线体验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晰巍 刘宇桐 +1 位作者 乌吉斯古楞 罗然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5,共15页
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ICT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环境下,以AI语音助手为例的智能应用对用户体验和行为的影响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文章基于认知情感意图(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框架,从AI语音助手技术特征出发分析感知拟人性、感... 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ICT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环境下,以AI语音助手为例的智能应用对用户体验和行为的影响成为重要研究问题。文章基于认知情感意图(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框架,从AI语音助手技术特征出发分析感知拟人性、感知关系性、感知娱乐性对于用户认知评价的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使用成本,以及在认知评价作用下的情感体验对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利用结构方法和fsQCA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对328份受访者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AI语音助手的感知拟人性增加用户的感知使用成本,感知关系性和感知娱乐性有利于感知服务质量;情感体验在用户认知评价与用户行为意图结果之间起中介作用;根据fsQCA数据结果总结并诠释5种AI语音助手用户在线虚拟体验组态路径,验证并补充结构方程研究发现。文章为AI语音助手用户虚拟在线体验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视角,深化了客户旅程理论在用户虚拟在线体验中理论应用,为各界利用AI语音助手增强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情感意图框架 AI语音助手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逻辑与运作机制——基于“社区青春行动”的多案例分析
7
作者 张振 钟超平 武嘉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72-182,共11页
青年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对于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结构—行动—情感”治理共同体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对“社区青春行动”典型案例进行系统性考察,揭示青年参与城... 青年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对于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结构—行动—情感”治理共同体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对“社区青春行动”典型案例进行系统性考察,揭示青年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逻辑和运作机制。研究发现,青年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遵循“结构优化—行动整合—情感联结”的递进逻辑:通过党建带团建将零散青年治理主体再组织,优化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构建“人人有责”的权责共同体;通过社会化运作和项目化管理,将青年治理资源整合化,打造“人人尽责”的行动共同体;通过搭建青年情感纽带和交往互惠机制,寓情于理,培育“人人享有”的情感共同体。结构、行动、情感三个维度相互支撑、有机统一,共同构成青年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图景。据此提出将“组织化—社会化—情感化”协同路径纳入基层治理顶层设计,完善青年参与的激励机制与制度保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治理共同体 青年参与 治理效能 “结构—行动—情感”治理框架 社区青春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