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事件中网民的情感抗争:表达逻辑与意义建构
被引量:
11
1
作者
吴果中
李菲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3期128-133,共6页
近年来,中国网民在网络事件中的情感抗争日益凸显,自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后更是达到井喷式增长。权力偏袒资本、民众现实利益受损及草根话语权缺失是网民产生情感抗争的主导因素;在抗争方式上,网民大多采取愤怒、同情与戏谑等...
近年来,中国网民在网络事件中的情感抗争日益凸显,自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后更是达到井喷式增长。权力偏袒资本、民众现实利益受损及草根话语权缺失是网民产生情感抗争的主导因素;在抗争方式上,网民大多采取愤怒、同情与戏谑等情感交织的表达逻辑。这些情感抗争能进行情景、身份和目标的话语意义建构,引爆舆论话题,引发阶层对立,形成集体行动,进而实现网络事件中网民的情感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事件
网民
情感抗争
情感
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感抗争:表演式抗争的情感框架与道德语法
被引量:
58
2
作者
刘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表演式抗争是指通过诉诸某种戏剧化、消费性、参与性的表演行为来传递并表达抗争诉求的一种底层行动方案和政治实践。在表演式抗争实践中,情感不仅携带着明显的资本属性和阶层属性,而且同时发挥着行动要素和行动目标的双重功能,情感抗...
表演式抗争是指通过诉诸某种戏剧化、消费性、参与性的表演行为来传递并表达抗争诉求的一种底层行动方案和政治实践。在表演式抗争实践中,情感不仅携带着明显的资本属性和阶层属性,而且同时发挥着行动要素和行动目标的双重功能,情感抗争因此成为一种亟待重视的抗争机制和分析范式。在情感运作框架中,由于愤怒和焦虑的结合,"正义的愤怒"作为一种合法的情感形态被生产出来。从原始愤怒到"正义的愤怒",底层群体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场情感抑制和情感转换工作,前者通过执行道德工作、正义框架、群体认同而实现负性情感的外部归因实践,后者则指向基于图像事件、戏剧表演、互动仪式的情感语境重构实践,这一过程整体上勾勒出了表演式抗争的情感运行逻辑及其深层的道德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抗争
表演式
抗争
情感
资本
情感
框架
情感
防御
外部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情与共意:网络维权行动中的情感化表达与动员
被引量:
17
3
作者
孙卫华
咸玉柱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97,共5页
情感作为人的主观体验与社会性建构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情感化表达与动员依托情感的社会"聚集性"与"抗争性"功能成为民众在维权行动中争取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网...
情感作为人的主观体验与社会性建构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情感化表达与动员依托情感的社会"聚集性"与"抗争性"功能成为民众在维权行动中争取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应用,民众借助于网络载体的维权行动时有发生。在网络维权行动中,社会关切中的情感认同、理性维权中的程序缺陷和社会分层中的原型情感,构成了情感化表达不断生发的逻辑动因。维权路径的"社会土壤"也使网络维权中的情感动员模式具有典型的本土化特色,即呈现悲情化的叙事框架、弱者身份的抵抗策略以及正义之名的舆论审判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抗争
弱者身份
社会分层
道德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事件中网民的情感抗争:表达逻辑与意义建构
被引量:
11
1
作者
吴果中
李菲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出处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3期128-133,共6页
文摘
近年来,中国网民在网络事件中的情感抗争日益凸显,自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后更是达到井喷式增长。权力偏袒资本、民众现实利益受损及草根话语权缺失是网民产生情感抗争的主导因素;在抗争方式上,网民大多采取愤怒、同情与戏谑等情感交织的表达逻辑。这些情感抗争能进行情景、身份和目标的话语意义建构,引爆舆论话题,引发阶层对立,形成集体行动,进而实现网络事件中网民的情感动员。
关键词
网络事件
网民
情感抗争
情感
动员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感抗争:表演式抗争的情感框架与道德语法
被引量:
58
2
作者
刘涛
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1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4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2JHQ056)
文摘
表演式抗争是指通过诉诸某种戏剧化、消费性、参与性的表演行为来传递并表达抗争诉求的一种底层行动方案和政治实践。在表演式抗争实践中,情感不仅携带着明显的资本属性和阶层属性,而且同时发挥着行动要素和行动目标的双重功能,情感抗争因此成为一种亟待重视的抗争机制和分析范式。在情感运作框架中,由于愤怒和焦虑的结合,"正义的愤怒"作为一种合法的情感形态被生产出来。从原始愤怒到"正义的愤怒",底层群体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场情感抑制和情感转换工作,前者通过执行道德工作、正义框架、群体认同而实现负性情感的外部归因实践,后者则指向基于图像事件、戏剧表演、互动仪式的情感语境重构实践,这一过程整体上勾勒出了表演式抗争的情感运行逻辑及其深层的道德语法。
关键词
情感抗争
表演式
抗争
情感
资本
情感
框架
情感
防御
外部归因
Keywords
emotional resistance
performing resistance
emotional capital
emotional frame
emotional defense
external at tribution
分类号
B82-053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情与共意:网络维权行动中的情感化表达与动员
被引量:
17
3
作者
孙卫华
咸玉柱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97,共5页
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大众文化景观的变迁”阶段性成果,编号:TJXC19-001。
文摘
情感作为人的主观体验与社会性建构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情感化表达与动员依托情感的社会"聚集性"与"抗争性"功能成为民众在维权行动中争取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应用,民众借助于网络载体的维权行动时有发生。在网络维权行动中,社会关切中的情感认同、理性维权中的程序缺陷和社会分层中的原型情感,构成了情感化表达不断生发的逻辑动因。维权路径的"社会土壤"也使网络维权中的情感动员模式具有典型的本土化特色,即呈现悲情化的叙事框架、弱者身份的抵抗策略以及正义之名的舆论审判等特点。
关键词
情感抗争
弱者身份
社会分层
道德正义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事件中网民的情感抗争:表达逻辑与意义建构
吴果中
李菲
《湖湘论坛》
CSSCI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情感抗争:表演式抗争的情感框架与道德语法
刘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同情与共意:网络维权行动中的情感化表达与动员
孙卫华
咸玉柱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