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饰与表演: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情感劳动——情感体制视域下的教育民族志考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国秀 朱小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80,206,共12页
心理教师是学校教育中一支重要的队伍,但他们因学科归属不明、岗位职责不清、工作业绩不显、自我发展不畅等原因表现出明显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现出富有情怀、渴望学习、改革创新的职业风格。通过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采用... 心理教师是学校教育中一支重要的队伍,但他们因学科归属不明、岗位职责不清、工作业绩不显、自我发展不畅等原因表现出明显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现出富有情怀、渴望学习、改革创新的职业风格。通过教育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采用情感体制的理论框架,呈现心理教师在工作体制中的情感整饰和交往体制中的情感表演。研究发现,整饰与表演是学校心理教师极具特点的情感劳动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学校结构下,整饰与表演是心理教师自觉嵌入社会的情感策略与行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心理教师 情感劳动 情感体制 教育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体制”视角下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振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55,共10页
情感是理解大学生消费的钥匙之一,是大学生消费的内在矛盾的反映。在情感体制视角下,情感与商品相互建构、消费与交往双向内爆以及消费与审美共谋,大学生消费情感体验表现出三种特征:追求快乐至上的享乐主义、交往的情感构建与依赖以及... 情感是理解大学生消费的钥匙之一,是大学生消费的内在矛盾的反映。在情感体制视角下,情感与商品相互建构、消费与交往双向内爆以及消费与审美共谋,大学生消费情感体验表现出三种特征:追求快乐至上的享乐主义、交往的情感构建与依赖以及追求自我认同的个性发展悖论。对情感体验的深入分析可以提高大学生辨识消费主义本质的能力、促进大学生情感社会化进程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消费教育反思。大学生的消费与情感之间的内在逻辑,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期待着更多的研究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体制 情感体验 情感消费 大学生消费 消费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