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境分层:家庭如何影响大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1
作者 鞠法胜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社会情感能力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通过对937份调查问卷的分析,系统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联。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情感温暖型... 社会情感能力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通过对937份调查问卷的分析,系统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养方式与社会情感能力的关联。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情感温暖型养育能显著提升社会情感能力,且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养方式间的关联具有情境性。这表明,社会情感能力并非社会经济地位梯度的简单投射,需要重新审视以往强调个体实践直接反映个体在宏观结构中所处位置的社会分层理论。因此,需进一步探索不同情境中家庭资本的具体构成和阶层划分标准。同时,家庭教育策略应着重培育情感支持性环境,通过强化亲子情感联结促进子代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这一发现为普惠性家庭教育支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家庭背景 结构分层 情境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社会学嵌入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难点与策略——基于“情感-社会”双螺旋结构的分析框架
2
作者 唐婉莹 管秀雪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7期43-49,共7页
思政课教学不仅关乎个体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完成度,更直接影响着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效能。情感社会学中的“情感—社会”双螺旋结构模型认为,思政课教学应以“情感资本”的储值与转化为基本目标,实现师生在“互动仪式”中的双向“情... 思政课教学不仅关乎个体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完成度,更直接影响着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效能。情感社会学中的“情感—社会”双螺旋结构模型认为,思政课教学应以“情感资本”的储值与转化为基本目标,实现师生在“互动仪式”中的双向“情感劳动”,进而达到“情感能量”的共享与升华。情感社会学嵌入思政课教学存在知识目标本位对“情感资本”的僭越、“经济人”行动模式对“情感劳动”的抑制、师生之间的单向“仪式”致使“情感能量”脱节等问题。情感社会学嵌入思政课教学的策略是:挖掘知识中的情感要素,加强“情感资本”在思政课教学目标中的价值渗透;强化教师“情感劳动”角色,超越“经济人”主导的思政课教学范式;实施多样化的“互动仪式”,促进师生间的“情感能量”共享与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 情感社会 情感—社会双螺旋结构 情感能量 情感资本 情感劳动 互动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权利”视野中的数字赋能双螺旋结构 被引量:25
3
作者 郭春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2,共3页
在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融合的今天,国家、企业和个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数字赋能,由此带来了三方关系结构的新变化,并引发了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智慧法治与数字人权等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的新问题。这些新变化、新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 在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融合的今天,国家、企业和个人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数字赋能,由此带来了三方关系结构的新变化,并引发了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智慧法治与数字人权等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的新问题。这些新变化、新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仍在“权力—权利”这一经典命题的问题域之中。一、前沿问题蕴含于经典论题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加速从工业社会迈进数字社会、智能社会,加速变迁的信息时代正向身处其中的思想者提出各种现实、真切、紧迫的问题。其中一部分问题在呈现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被时代赋予先进性、科学性、技术性的五彩光环。在五彩光环的映射与反照下,问题的前沿性日益凸显,数字技术、数字化以及与之伴随的数字赋能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技术 五彩光环 思想者 智能社会 网络安全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社会的时间结构与情感现代性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敏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加速社会理论作为极具原创性的“社会诊断”,揭示出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加速逻辑。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加速的特征更加显著,由此导致社会的时间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并引发情感结构的同步调适。时间的绝对优越性、高... 加速社会理论作为极具原创性的“社会诊断”,揭示出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加速逻辑。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加速的特征更加显著,由此导致社会的时间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并引发情感结构的同步调适。时间的绝对优越性、高流动性与匮乏感,直接影响着数字环境下个体的生命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包括焦虑、倦怠、无奈等情感样态的情感现代性表征,加剧了情感异化。如何抵抗这种情感异化,走出加速社会的情感旋涡,需要从生活实践与理论批判等维度予以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社会 时间结构 情感现代性 批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双螺旋:DNA对科学与社会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大庆 韩启德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7期1-6,共6页
50年前 ,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标志着生命科学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不仅使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 ,甚至影响到社会文明的前景。今天 ,我们又站在一个... 50年前 ,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标志着生命科学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不仅使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 ,甚至影响到社会文明的前景。今天 ,我们又站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 ,中国科学家应当主动迎接生物技术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不仅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前沿作出自己的贡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双螺旋结构 社会文化 科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共同体对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兆军 王仕超 +2 位作者 陈玉蕾 李人杰 郭建鹏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6,共15页
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适应和服务社会的必备技能。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活动,以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为主要作用形式,对大学生能力发展产生赋权增能的社群效应。探讨学习共同体对促进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作... 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适应和服务社会的必备技能。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活动,以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为主要作用形式,对大学生能力发展产生赋权增能的社群效应。探讨学习共同体对促进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为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行动指南。鉴于学生个体嵌套于学校环境,通过建构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以107所本科高校的127 512名本科生样本为研究对象,从个体水平和学校水平出发考察学习共同体体验、学习共同体投入两个维度(师生互动与同伴互动)对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学习共同体体验在个体水平和学校水平上均显著直接预测社会情感能力。在个体水平上,学习共同体通过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社会情感能力;在学校水平上,师生互动在学习共同体体验和社会情感能力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而同伴互动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相比而言,学校水平上的师生互动、个体水平上的同伴互动更能积极预测社会情感能力。基于此,参与学习共同体是大学生锻炼和提升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需要继续加大对学习共同体环境的支持力度,构建同向而行的师生互动关系和同伴互动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情感教育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大学生 学习共同体 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广播的情感治理:可能空间、运行逻辑与社会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宜虹 陈帆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1,共11页
情感主义的治理逻辑能够弥补制度主义、技术主义的治理逻辑带来的制度和效率至上、人本位思想旁落的缺憾,是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回应。研究通过农村实地调研,对乡村广播情感治理的历史逻辑、社会逻辑、政治逻辑、经济逻辑进行分析... 情感主义的治理逻辑能够弥补制度主义、技术主义的治理逻辑带来的制度和效率至上、人本位思想旁落的缺憾,是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回应。研究通过农村实地调研,对乡村广播情感治理的历史逻辑、社会逻辑、政治逻辑、经济逻辑进行分析与解释,发现当前重新活跃在乡村地区的乡村广播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形式和节奏,能充分调动乡村社会的情感力量,深化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柔化治理结构的“刚硬”形象,提升村民对治理权力的认同,能促进协商交换,达成互惠互利,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情感的个体化、精细化的特性,以及乡村社会媒介格局的剧烈变革,情感治理也将面临情感的“异化”与对情感的过分倚重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治理 乡村广播 互动仪式 情感社会结构 情感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情感财富动机对家族企业连锁董事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棣 葛建华 杨繁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6-815,共10页
聚焦家族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中的嵌入结构特征及成因,对2008~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间连锁董事网络的分析发现:在以社会情感财富保存为主要决策参照点的“家族逻辑”影响下,家族企业出于维护家族控制等考量,倾向于建立更封闭的连锁董事网... 聚焦家族企业在连锁董事网络中的嵌入结构特征及成因,对2008~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间连锁董事网络的分析发现:在以社会情感财富保存为主要决策参照点的“家族逻辑”影响下,家族企业出于维护家族控制等考量,倾向于建立更封闭的连锁董事网络结构,尤其对于股权制衡度高或两权背离率低的家族企业而言,其网络封闭程度更为明显。同时,与家族逻辑相对的“企业逻辑”则具有削弱家族企业网络封闭程度的影响;家族企业CEO早期教育和职业经历中的企业逻辑印记(MBA教育和金融从业背景),会显著削弱其企业所处网络结构的封闭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社会情感财富 连锁董事网络 网络结构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中意识形态的双螺旋结构
9
作者 李英莉 付景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隐含着一个双螺旋的结构,其中一个螺旋是认同符号价值的螺旋,这一螺旋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拜物教逻辑;另一个螺旋是消费、享乐的螺旋,这一螺旋是以酒精、女人等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构成的。两个螺旋互相补充、彼此缠... 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隐含着一个双螺旋的结构,其中一个螺旋是认同符号价值的螺旋,这一螺旋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拜物教逻辑;另一个螺旋是消费、享乐的螺旋,这一螺旋是以酒精、女人等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构成的。两个螺旋互相补充、彼此缠绕,体现的并非反抗,而是作者对美国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 美国意识形态 消费社会的拜物教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情感结构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建平 赵晋喜 叶昌全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9,共4页
对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由敬业感、自信感、爱生感、使命感、成就感、创新感等6个要素组成,不同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年龄、教龄、性别、职称等4个层面,体育教师职业情感... 对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由敬业感、自信感、爱生感、使命感、成就感、创新感等6个要素组成,不同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年龄、教龄、性别、职称等4个层面,体育教师职业情感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构特征。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情感结构特征的识别和掌握,有助于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职业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 职业情感 情感结构 体育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迪厄式的情感社会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朝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9,共14页
与以往研究往往局限在对布迪厄社会学进行理论诠释与实践应用不同,本文致力于通过勾勒一种布迪厄式情感社会学以真正拓展布氏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边界。基于布迪厄的自我—社会分析,本文发现布迪厄对情感的最初兴趣极有可能来自对萨特的阅... 与以往研究往往局限在对布迪厄社会学进行理论诠释与实践应用不同,本文致力于通过勾勒一种布迪厄式情感社会学以真正拓展布氏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边界。基于布迪厄的自我—社会分析,本文发现布迪厄对情感的最初兴趣极有可能来自对萨特的阅读经验。虽然布迪厄早年关注的情感论题已沦为"未竟的情感现象学",但情感论题却在布氏社会实践理论本身及其形塑过程中发挥着构成性作用。通过梳理布氏社会学的情感论述,本文不仅勾勒出了布迪厄式情感社会学之可能性形态的基本轮廓,而且发现布氏情感研究的轨迹正可谓其从哲学到社会学之智识道路转向的缩影,甚至发现贯穿于布氏情感研究的对萨特存在论现象学的批判有可能埋下了他对现象学或社会现象学之偏见的可能性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体验的时间结构 情感现象学 情感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建构
12
作者 刘晓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0-94,共5页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建构刘晓英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审美主体的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为审美性情感具有哪些特点?审美主体是否有必要以及应如何进行情感建构?这些问题在现今的美学研究中,还未能系统地展开和...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建构刘晓英在审美心理结构中,审美主体的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为审美性情感具有哪些特点?审美主体是否有必要以及应如何进行情感建构?这些问题在现今的美学研究中,还未能系统地展开和深入。笔者试就此进行探讨。一、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主体 审美心理结构 情感建构 审美性 情感内涵 审美过程 哲学思维 社会 情感世界 理想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政治取向与政治稳定关系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23,共4页
社会政治取向与政治稳定关系的结构分析吴毅社会政治取向是指一个社会的多数成员通过特定方式的政治社会化而形成的关于政治系统的认知、信念、价值、情感、态度等心理结构及其特征。它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从政治发展的动力学角度考察... 社会政治取向与政治稳定关系的结构分析吴毅社会政治取向是指一个社会的多数成员通过特定方式的政治社会化而形成的关于政治系统的认知、信念、价值、情感、态度等心理结构及其特征。它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从政治发展的动力学角度考察,一个社会的基本政治取向与政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政治系统 政治取向 结构分析 行为主体 认知结构 政治文化 社会成员 政治情感 政治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子女的社会化环境 被引量:9
14
作者 彭渝 懋彬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0-43,共4页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子女的社会化环境彭渝,懋彬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当代中国家庭正趋向核心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带来家庭规模缩小,加上现代家庭功能趋向简化,关系趋向平权,家庭氛围的民主、亲... 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子女的社会化环境彭渝,懋彬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当代中国家庭正趋向核心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带来家庭规模缩小,加上现代家庭功能趋向简化,关系趋向平权,家庭氛围的民主、亲情、和谐、满足度增加,为子女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家庭结构的变化 当代中国 家庭功能 独生子女 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关系 心理早熟 微观环境 情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改变人类社会意识结构的三个方面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光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14-15,共2页
人类社会意识结构是由包括体育意识在内的人类各种需要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所组成。这一结构虽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但意识结构是比较稳固的社会现象。由于经济结构(社会基础结构)的不断改变,引起了整个社会包括人类意识结构产生变化... 人类社会意识结构是由包括体育意识在内的人类各种需要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所组成。这一结构虽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但意识结构是比较稳固的社会现象。由于经济结构(社会基础结构)的不断改变,引起了整个社会包括人类意识结构产生变化。体育的社会化就是人类社会意识结构改变的一个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社会 人性 生活内容 社会意识结构 人类行为 三个方面 人类情感 体育运动 人类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文本情感分析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9
16
作者 乐国安 董颖红 +1 位作者 陈浩 赖凯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11-1719,共9页
Web 2.0时代的到来,增强了互联网络的人际交互性与即时性,使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普遍交流观点、抒发情感的平台,同时也积累下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海量文本信息,可供社会科学研究之用。心理学的情绪结构理论中有关类型分类取向和维度取... Web 2.0时代的到来,增强了互联网络的人际交互性与即时性,使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普遍交流观点、抒发情感的平台,同时也积累下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海量文本信息,可供社会科学研究之用。心理学的情绪结构理论中有关类型分类取向和维度取向的理论成果,为信息科学研究中的情感词库、情感分析工具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心理科学基础。利用在线文本情感分析技术研究大众社会心理,拓宽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同时社会科学也为在线文本情感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命题和理论框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计算社会科学的发轫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文本情感分析 情绪结构理论 情感词库 计算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仰:社会资本的权威内核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兰芬 李西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社会资本生存并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活动。把社会信仰纳入社会资本建设体系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聚和社会信仰功效的发挥。社会信仰作为社会资本的权威内核 ,有助于整合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 ,有助于达成共识、减少纷争、... 社会资本生存并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活动。把社会信仰纳入社会资本建设体系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聚和社会信仰功效的发挥。社会信仰作为社会资本的权威内核 ,有助于整合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 ,有助于达成共识、减少纷争、扩大交流、增进互信 ,形成合理融洽的社会资本结构体系和良性互动的社会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仰 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 认知 情感 意志 行为 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资本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民族志的力量:重返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工作 被引量:12
18
作者 田耕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97,共27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学民族志在田野工作和叙事复兴中与传统人文学汇聚,显著扩展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但是,这种扩展并没有解决社会学民族志在深度的经验发生和强烈的理论诉求之间遭遇的紧张。对于这种紧张,本文主张再访早期社会研究的田野,即19世纪末期到一战之前的若干典型研究,从中反思早期社会学田野工作是如何在"直接经验"的倾向中完成类型化,以及如何在这个经验感获得的同时改变对社会世界的道德想象。早期社会学的田野工作的力量之一不在于以规范的诉求压制经验感,而是以独特的情感结构连接经验的观察和道德理想的重生。由此,我们不仅需要反思诸如社会调查到社区研究这样的简单思路,更要重新理解理论史上所谓的"进步主义式"的道德本身。这一工作对重新认识早期社会研究和今天的社会学民族志都具有意义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民族志 田野工作 情感结构 直接观察 进步主义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控制、高管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建林 温正杰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66-74,共9页
利用中国A股家族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检验家族实际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CSR)之间的关系,并研究高管薪酬激励强度对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家族实际控制程度越高,基于对家族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和增加,家族企... 利用中国A股家族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检验家族实际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CSR)之间的关系,并研究高管薪酬激励强度对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家族实际控制程度越高,基于对家族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和增加,家族企业会更加倾向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家族企业对高管实行高强度的薪酬激励(包括年薪激励和股权激励)会导致高管减少对非财务目标之一的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关注,即家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倾向会减弱。因此,家族企业不应对高管人员提供过高的薪酬激励,同时应该在绩效评价中增加情感目标等非财务目标的评价机制,鼓励高管人员在追求财务目标的同时追求情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控制 企业社会责任 高管薪酬激励 社会情感财富 公司治理结构 多任务代理理论 股权制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司法裁判中“亲亲相隐”的法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尚海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规定"亲亲相隐",但通过对司法判决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很多包庇窝藏案件审判中,法官实际上考虑了亲属关系因素,会因为被告人与被包庇窝藏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而从轻处罚。因亲情而犯罪的主观恶性小以及刑罚可能产... 我国现行法律并未规定"亲亲相隐",但通过对司法判决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很多包庇窝藏案件审判中,法官实际上考虑了亲属关系因素,会因为被告人与被包庇窝藏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而从轻处罚。因亲情而犯罪的主观恶性小以及刑罚可能产生的严重殃及效果,是法官从轻处罚的两个主要原因。司法实践与立法的背离提醒我们,应当重新思考"亲属关系"因素在包庇窝藏罪刑事立法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关系 亲亲相隐 社会结构 家庭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