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愿义情态动词概念结构的拓展路径
1
作者 谢丝雨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汉语意愿义情态动词可分为原型(愿、愿意)、典型(要、想)与边缘(肯、敢)三级语义范畴,其拓展路径涉及身体经验、言语行为、社会规约等,属于多层级语境互动的动态过程。意愿义情态动词概念结构的拓展,具有动态双向性(原始义与拓展义此消... 汉语意愿义情态动词可分为原型(愿、愿意)、典型(要、想)与边缘(肯、敢)三级语义范畴,其拓展路径涉及身体经验、言语行为、社会规约等,属于多层级语境互动的动态过程。意愿义情态动词概念结构的拓展,具有动态双向性(原始义与拓展义此消彼长)、范畴交互性(跨域语义融合)及语篇阶段性(在线到离线语义固化)。在层级语境作用下,该类动词语义范畴表现出边界模糊与交叉的特征,其概念结构层级与动态拓展路径的隐喻认知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愿义情态动词 概念结构 语义范畴 语境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态动词与形容词组配的语义限制——基于偏误的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志强 李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103,共6页
情态动词与形容词的组配受到语义制约。情态意义上,语义量幅、语义滞留、语义中和、语义框架、语义强化、否定语义等对组配有限制作用。属性意义上,动态语义、语义量化等影响二者的搭配。构式义角度上,非现实语义、前景信息等也会约束... 情态动词与形容词的组配受到语义制约。情态意义上,语义量幅、语义滞留、语义中和、语义框架、语义强化、否定语义等对组配有限制作用。属性意义上,动态语义、语义量化等影响二者的搭配。构式义角度上,非现实语义、前景信息等也会约束二者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形容词 语义限制 组配 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态动词“必须”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朱冠明 《语言科学》 2005年第3期57-67,共11页
情态动词“必”与一般动词“须”连用在先秦便已出现。双音情态动词“必须”在唐代早期形成,有表动力情态中性必然性和道义情态必然性两种语义类型;至晚在南宋初年“必须”又出现第三种语义类型:表知识情态必然性。这一语义在清代消失... 情态动词“必”与一般动词“须”连用在先秦便已出现。双音情态动词“必须”在唐代早期形成,有表动力情态中性必然性和道义情态必然性两种语义类型;至晚在南宋初年“必须”又出现第三种语义类型:表知识情态必然性。这一语义在清代消失。“须”在东汉演变成为与“必”同义的表必然性的情态动词,“必”“须”连用频率增加,为“必须”的凝固成词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情态动词 语义类型 必须 词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态与汉语情态动词 被引量:73
4
作者 朱冠明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17-21,共5页
情态是人类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表示情态意义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但作为一个语法范畴,其内部成员应具有封闭性和基本一致的形式特征.汉语中的情态动词(一般称为助动词)是汉语情态范畴的核心成员.根据国外学者对情态语义的研究,我... 情态是人类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语法范畴.表示情态意义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但作为一个语法范畴,其内部成员应具有封闭性和基本一致的形式特征.汉语中的情态动词(一般称为助动词)是汉语情态范畴的核心成员.根据国外学者对情态语义的研究,我们可将汉语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知识情态三大类,又可分为表可能性、盖然性、必然性三个等级.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更好地分析情态动词的语义及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情态动词 语法范畴 语义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法律英语语料库的情态动词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丹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Parallel Texts Viewer and Concordancer,使用检索工具WordSmith Tools Version 3.0软件,对情态动词在该语料库中的分布做了初步研究,利用"语境共现"分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情态动词shall的使用情况,讨论了现在... 本文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Parallel Texts Viewer and Concordancer,使用检索工具WordSmith Tools Version 3.0软件,对情态动词在该语料库中的分布做了初步研究,利用"语境共现"分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情态动词shall的使用情况,讨论了现在式和过去式情态动词、情态动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情态动词 法律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态动词“用不着”的意义和组合特点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德新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5,共9页
情态动词"用不着"表示"不需要;没有必要",用于委婉否定。"用不着"的动词性质决定其只能与谓词性成分共现,只能处在核心谓词之前、语气副词之后;它的委婉否定意义决定其倾向于与消极意义词语共现,而且与... 情态动词"用不着"表示"不需要;没有必要",用于委婉否定。"用不着"的动词性质决定其只能与谓词性成分共现,只能处在核心谓词之前、语气副词之后;它的委婉否定意义决定其倾向于与消极意义词语共现,而且与其共现的成分具有叙实性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用不着” 委婉否定 礼貌原则 量的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态动词的隐性否定功能——以“能+不+VP”构式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志英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1,共8页
对于情态动词的隐性否定功能还很少有人研究。我们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能+不+VP"构式分析得出,"能"在此构式中表示"不能"的否定义。这一否定义是隐性的,是依靠构式整体义才能推理出来的。&q... 对于情态动词的隐性否定功能还很少有人研究。我们从构式语法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能+不+VP"构式分析得出,"能"在此构式中表示"不能"的否定义。这一否定义是隐性的,是依靠构式整体义才能推理出来的。"能+不+VP"构式的形成动因主要是语言表达中的主观性和经济原则,其形成机制主要是语境吸收、语用推理和结构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能” 构式 隐性否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施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37-41,共5页
本文研究重点有两个首先,从言语行为角度对情态动词语句进行语用分析其次,指出分析的结果验证了道义/知识意义区分的正确性。具体地讲,参照言语行为理论,我们依据不同的语力将情态动词话语分为指令式言语行为、承诺式言语行为和断言式... 本文研究重点有两个首先,从言语行为角度对情态动词语句进行语用分析其次,指出分析的结果验证了道义/知识意义区分的正确性。具体地讲,参照言语行为理论,我们依据不同的语力将情态动词话语分为指令式言语行为、承诺式言语行为和断言式言语行为,并进一步指出前两者属于触发类言语行为、后者属于评估类言语行为。触发类言语行为是道德上负责任的施事所实施的行为,与社会权威有关,对应道义意义;评估类言语行为表达说话者对相关命题的相信程度,与证据有关,对应知识意义。这种显著差别成为继基于模态逻辑的哲学推理和基于语料的语义实证之后又一个区分情态意义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道义意义 知识意义 言语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语二语博士论文和英美博士论文中的批判性立场和评鉴——评鉴动词和情态动词实证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董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92,共8页
本文采用Hyland"学科亲缘"和"个体定位"理念,自建DISCORPUS语料库,对中国英语二语博士论文和英美博士论文中的评鉴动词和情态动词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博士生在评鉴动词和情态动词的使用表现出显著的学... 本文采用Hyland"学科亲缘"和"个体定位"理念,自建DISCORPUS语料库,对中国英语二语博士论文和英美博士论文中的评鉴动词和情态动词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博士生在评鉴动词和情态动词的使用表现出显著的学科专有性和文化专有性:(1)英语语言文学学科选择了多样化的评鉴动词和情态动词;(2)英美博士生偏爱评鉴动词claim、assume,而中国博士生过度使用情态动词can、may、should;(3)与Hyland参照语料库学科专家相比,中国博士生较少使用评鉴动词suggest、assume、argue、disagree。研究结论可为ESL/EAP/EFL/EIL写作教学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立场和评鉴 评鉴动词 情态动词 实证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情态动词+说”的话语标记化——以“可以说”的功能演变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亓文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现代汉语中“情态动词+说”出现了充当话语标记的一些组合,“可以说”是其中一例。“可以说”历时发展到现代汉语,具有短语、动词性语块、副词性语块、连词性语块和话语标记五种角色。其演变特点是,概念意义逐渐虚化,语音趋于弱化,篇章... 现代汉语中“情态动词+说”出现了充当话语标记的一些组合,“可以说”是其中一例。“可以说”历时发展到现代汉语,具有短语、动词性语块、副词性语块、连词性语块和话语标记五种角色。其演变特点是,概念意义逐渐虚化,语音趋于弱化,篇章功能增强,话语标记角色日渐凸显。从短语到话语标记,从语法层面上升到语用层面,“可以说”有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特点和倾向,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词汇化。基于语料分析,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话语标记“可以说”的语用和认知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进而管窥汉语中“情态动词+说”话语标记化现象的存在可能和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说” “可以说” 词汇化 语法化 话语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情态动词语义演变的动因及合理性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84,共3页
本文在对英语情态动词语义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语义演变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运用Leech的词汇的联想意义说和DonL.Nilsen & Alleen Pace Nilsen的英语语义特征分类理论,解释了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的转换与扩大、非情... 本文在对英语情态动词语义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语义演变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运用Leech的词汇的联想意义说和DonL.Nilsen & Alleen Pace Nilsen的英语语义特征分类理论,解释了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的转换与扩大、非情态意义缩小和被淘汰的原因及其语义体系形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语义演变 动因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敢”之“凡”义探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南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以往研究多将“敢”有“凡”义视为汉文佛典特有的语言现象,排除在“敢”的各类情态用法之外。本文基于汉译佛经中“敢”发生词义突变的年代和地域及其出现的句式语境,结合原典语言和汉语方言材料,初步推断这类“敢”并非昙花一现,来去... 以往研究多将“敢”有“凡”义视为汉文佛典特有的语言现象,排除在“敢”的各类情态用法之外。本文基于汉译佛经中“敢”发生词义突变的年代和地域及其出现的句式语境,结合原典语言和汉语方言材料,初步推断这类“敢”并非昙花一现,来去无踪影,而是作为一个外来词,在汉语语境下改头换面,遵循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的演变路径,被重新分析为表确认的语气副词,并在以晋语为代表的北方汉语中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词“敢” 情态动词 饰句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汉语立法常用情态动词英译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慧茜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3期108-112,共5页
我国《著作权法》常用情态动词有三个:"可以"、"应当"和"不得"。从言语行为的视角来看,它们分别标示法律言语行为的许可、命令及禁止的言外之力。本文选取《著作权法》的双语实例,评析这三个情态动词的英... 我国《著作权法》常用情态动词有三个:"可以"、"应当"和"不得"。从言语行为的视角来看,它们分别标示法律言语行为的许可、命令及禁止的言外之力。本文选取《著作权法》的双语实例,评析这三个情态动词的英译,指出存在的误译并提出翻译建议,以促进我国立法翻译中情态动词的准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情态动词 《著作权法》 法律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情态动词的时态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秦燕 牛宝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66-368,共3页
阐述了情态动词的各种用法 ,分析了情态动词的时态意义 。
关键词 英语 情态动词 时态 意义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语义特征及语用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畅贤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22-124,共3页
英语情态动词的用法比较复杂,对其语义分类、语义特征和语用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英语情态动词 语义分类 语义特征 语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情态助动词时态形式的有无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好平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剖析了认为情态助动词没有时态形式的流派的基本观点及论据 ,从形式、语义和综合分析三个方面 ,否定了“无派”的观点 ,论证了情态助动词有一个包括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的时态语法范畴。认为只有深刻领悟时态的语义实质 ,才能正确阐述情... 剖析了认为情态助动词没有时态形式的流派的基本观点及论据 ,从形式、语义和综合分析三个方面 ,否定了“无派”的观点 ,论证了情态助动词有一个包括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的时态语法范畴。认为只有深刻领悟时态的语义实质 ,才能正确阐述情态助动词的各种用法 ,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时态 形式分析 语义分析 综合分析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英语语法疑难题解析(四)——情态动词的用法
17
作者 沈金荣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4期60-64,共5页
1.You——get a prize if you win. A.shall B.need C.must D.haveto [提示]shall在此表示说话者的许诺,常用于第二、第三人称作主语的陈述句中。例如:You shall have the book as soon as I finish it.
关键词 情态动词 英语语法 用法 解析 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逻辑与语义逻辑的统一——有关若干情态助动词的语义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清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从人生哲学和语义分析的双重视角看,想要、能够、可以、应当(应该)和必须(必需)、敢于这些情态助动词之间在核心语义方面的演变绵延,从一个角度清晰地展现出人们基于“需要—意志”从事各种行为以维系自身存在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轨迹,从... 从人生哲学和语义分析的双重视角看,想要、能够、可以、应当(应该)和必须(必需)、敢于这些情态助动词之间在核心语义方面的演变绵延,从一个角度清晰地展现出人们基于“需要—意志”从事各种行为以维系自身存在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轨迹,从而以人性逻辑和语义逻辑的统一方式,见证了日常语言与人的存在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有助于我们批判性地理解海德格尔有关“语言是存在之家”的名言:人作为主体寓居在存在和语言相统一的家园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逻辑 语义逻辑 情态动词 想要 能够 可以 应当 敢于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情态动词“能”的核心语义及语用解读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光武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8-615,共18页
情态动词的语义核心就是表达命题间的关系。按照这个观点,"能"的核心语义可以抽绎为p和D事实相容(p is compatible with D_(factual))。以该语义为基础,可以对"能"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各项功能给予语用解读。解读... 情态动词的语义核心就是表达命题间的关系。按照这个观点,"能"的核心语义可以抽绎为p和D事实相容(p is compatible with D_(factual))。以该语义为基础,可以对"能"在具体语境中所表达的各项功能给予语用解读。解读的过程多是推理性的,如其意愿用法,用"能"说明p有实现为真的潜势,对于不同人群来说,因为不言自明的固有能力本无需再言,是语用推理的结果。"能"肯定、否定及疑问表达的不对称也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由语用推理入手才能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情态动词 多功能语言形式 核心语义 语用解读 语用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动词的连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芸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9,共11页
也许是受西方情态研究的影响,汉语学界有人认为汉语的同类情态词也都有"可能性""必然性"梯度上的差别,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为何汉语同类情态词存在大量的连用现象,而且它们既不是语义上的重复,也没有梯度上的矛盾。本... 也许是受西方情态研究的影响,汉语学界有人认为汉语的同类情态词也都有"可能性""必然性"梯度上的差别,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为何汉语同类情态词存在大量的连用现象,而且它们既不是语义上的重复,也没有梯度上的矛盾。本文从维向的角度解释认识情态动词的连用现象。认识情态可细分为四个维向:"单纯标示对命题真值的确信度(一定、应该、可能)"、"凸显命题的程度性结果(得)"、"根据经验判断命题(会)"、"根据变化趋势判断命题(要)"。文章提出"只有维向差异的情态动词才能连用"的假设,根据这条假设,我们预测认识情态动词连用的可能组合。语料库中的连用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情态动词 连用 维向 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