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北京地下水人工回灌悬浮物堵塞试验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鹏
邢国章
张院
刘颖超
刘凯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3-66,70,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D1011064720000)
-
文摘
针对北京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严重影响到回灌效率的入渗场地介质堵塞问题,采用北京市地下水回灌场地实际地层的土体,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以永定河河道内砾砂和西郊西黄村砂石坑的圆砾作为入渗介质,注水中悬浮物浓度分别为5、1、0.5g/L。试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堵塞会引起土柱渗透系数大幅衰减;悬浮物堵塞主要发生在回灌场地表层,在试验柱内可分为两层,表层为严重堵塞区,最深达12cm,下层为堵塞影响区,深度可达65cm;渗透介质颗粒越粗、悬浮物浓度越大,严重堵塞和堵塞影响的深度越大,而渗透介质颗粒越细、悬浮物浓度越大,土柱越快发生堵塞。
-
关键词
北京
人工回灌
悬浮物堵塞
渗透系数
颗粒粒径
-
Keywords
Beijing
artificial recharge
suspended solid clogging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article diameter
-
分类号
P641.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基于人工回灌场地典型含水介质的悬浮物堵塞实验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耿新新
马琳娜
朱谱成
陈立
刘鹏飞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29-35,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601-01)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项目(YYWF201728)资助
-
文摘
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含水层堵塞问题是制约地下水回灌效率的关键因素,引起含水层堵塞现象中最主要的类型为悬浮物堵塞。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根据石家庄市藁城区梨园人工回灌场地的垂向介质特征,选取3种不同的典型含水介质作为入渗介质,将悬浊水连续注入3种介质中,刻画悬浮物堵塞在场地介质中的发展规律,量化堵塞深度及堵塞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回灌时介质表层的渗透系数随时间逐渐减小,逐渐向介质内部发展时渗透系数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实验介质均在靠近表层的部位发生严重堵塞,堵塞深度与介质粒径大小呈正相关,且在堵塞影响深度范围内,随时间的延长,介质渗透系数降幅不断减小。粗砂比重大的介质表层堵塞速率为0.91/h,细砂比重大的介质表层堵塞速率为0.66/h,中砂比重大的介质表层堵塞速率为0.58/h。介质内部发生堵塞时堵塞速率与相应层位介质的渗透系数呈负相关。
-
关键词
人工回灌
悬浮物堵塞
渗透系数
场地
-
Keywords
artificial reinjection suspended solid clogging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site
-
分类号
P641.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地热对井运行系统中回灌井堵塞原因浅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9
- 3
-
-
作者
高宝珠
曾梅香
-
机构
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80,共6页
-
文摘
人工回灌做为提高地热资源利用率、防止地面沉降、减少尾水排放、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最有效手段,已在地学界达成共识。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对井回灌取得的良好效果使人们看到了回灌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但有些热储尤其是孔隙型热储回灌量的衰减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各种因素引起的堵塞是主要原因。本文根据天津市历年的回灌试验,就造成地热回灌堵塞的多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
关键词
回灌量衰减
悬浮物堵塞
微生物堵塞
防堵措施
-
Keywords
decrease in reinjection rate
suspended particle clogging
microorganism clogging
clogging-preventing measures
-
分类号
P314.1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