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沃溪W-Sb-Au矿床成因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18
1
作者 董树义 顾雪祥 +4 位作者 Oskar Schulz Franz Vavtar 刘建明 郑明华 程文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1-647,共7页
系统研究了沃溪W-Sb-Au矿床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集中在120~180℃,盐度变化于2.9%~8.9%NaCl之间,由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计算得出的流体密度介于0.94~0.96g/cm^3。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为一种... 系统研究了沃溪W-Sb-Au矿床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均一温度集中在120~180℃,盐度变化于2.9%~8.9%NaCl之间,由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计算得出的流体密度介于0.94~0.96g/cm^3。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为一种进化的海水,即海水在海底下沉积柱循环过程中萃取矿质,形成120~180℃温度的低密度成矿流体。当其回返上升到海底后,形成悬浮热液柱,并与冷海水逐渐掺和,发生化学和机械-化学沉积,在海底形成层状矿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的变化范围与很多沉积喷流(SEDEX)矿床极为相似,暗示与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同一矿层、条带状矿石中同一条带的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的规律性变化,支持沃溪W-Sb-Au矿床的同生热水沉积成因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悬浮热液柱 水沉积 W-Sb-Au矿床 沃溪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