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接枝法AAS树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清香 王玉东 +3 位作者 刘民英 赵正坤 杨天成 李相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36,共4页
用悬浮接枝法,以丙烯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荆,羟丙基纤维素为分散剂,在一定的水油比下合成AAS三元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用量、分散剂浓度及丙烯酸丁醇含量对合成反应及产品颗粒形态、... 用悬浮接枝法,以丙烯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荆,羟丙基纤维素为分散剂,在一定的水油比下合成AAS三元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用量、分散剂浓度及丙烯酸丁醇含量对合成反应及产品颗粒形态、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8小时后转化率增大的趋势较缓慢;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及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丁酯含量的增加,产品的相对粘度(η)下降;分散剂用量在0.5%时,可得到良好颗粒形态的产品;当丙烯酸丁酯的含量为30%时,AAS树脂的Tg达最大值;由红外光谱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苯乙烯—丙烯腑—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S树脂 悬浮接枝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接枝甲基丙烯酸丁酯吸油树脂对柴油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慧琴 王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3,共3页
采用悬浮接枝聚合法合成木质纤维素接枝甲基丙烯酸丁酯(LNC-g-BMA)吸油树脂;考察BMA与LNC的质量比,引发剂、交联剂和致孔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树脂吸附柴油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SEM、TG和XRD等手段对树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 采用悬浮接枝聚合法合成木质纤维素接枝甲基丙烯酸丁酯(LNC-g-BMA)吸油树脂;考察BMA与LNC的质量比,引发剂、交联剂和致孔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树脂吸附柴油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SEM、TG和XRD等手段对树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MA与LNC的质量比为8∶1,过氧化苯甲酰、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乙酸乙酯用量分别为BMA质量的1.2%、1.6%和50%,反应温度为80℃时,LNC-g-BMA对柴油的吸油倍率达到8.72g/g。表征结果显示,LNC-g-BMA表面疏松,有利于柴油分子在树脂内扩散;与LNC相比,LNC-g-BMA的结晶度明显下降,热稳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树脂 悬浮聚合 木质纤维素 甲基丙烯酸丁酯 吸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g-MAH的粘接性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津瑞 苏桂明 魏无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以水作分散介质,采用悬浮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在考察多种因素对接枝反应影响的基础上,探讨HDPE-g-MAH与碳钢的粘结性能。结果表明,HDPE-g-MAH接枝率不大于1.10%时,粘结强度随接枝率的提高而增加,接枝率大于1.... 以水作分散介质,采用悬浮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H)。在考察多种因素对接枝反应影响的基础上,探讨HDPE-g-MAH与碳钢的粘结性能。结果表明,HDPE-g-MAH接枝率不大于1.10%时,粘结强度随接枝率的提高而增加,接枝率大于1.10%后,粘结强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 商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 拈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