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机理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数义 邓文安 +2 位作者 罗辉 刘东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在高压反应釜中模拟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考察了辽河稠油在H2氛围下的热裂化反应和油溶性分散型Ni催化剂存在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结果的差别,也对比了两者的气体产物组成、反应生焦及催化剂的SEM形貌和反应生焦的元素分析结果,以探讨... 在高压反应釜中模拟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考察了辽河稠油在H2氛围下的热裂化反应和油溶性分散型Ni催化剂存在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结果的差别,也对比了两者的气体产物组成、反应生焦及催化剂的SEM形貌和反应生焦的元素分析结果,以探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与热裂化反应相比,气体产物分布没有差别,轻油收率略有降低,但其生焦量却大幅降低,说明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主要按自由基热反应机理进行,分散型催化剂的存在只是起到促进加氢反应速率的作用。加氢裂化反应生焦的Ni含量显著增加,其来源应为催化剂,由此可以断定催化剂在反应前期促进加氢反应速率,抑制反应的裂化和生焦,反应后期被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焦炭严密包裹,成为焦炭沉积的场所,因此减少了反应器壁的结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分散型催化剂 悬浮床加氢裂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油溶性催化剂的性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尚猛 李传 +2 位作者 邓文安 田广华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1-366,共6页
考察了Mo、Ni、Co 3种自制油溶性催化剂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和SEM表征了它们硫化后的性质。结果表明,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条件下,油溶性Mo催化剂加氢活性最高,油溶性Mo催化剂比油... 考察了Mo、Ni、Co 3种自制油溶性催化剂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和SEM表征了它们硫化后的性质。结果表明,在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条件下,油溶性Mo催化剂加氢活性最高,油溶性Mo催化剂比油溶性Ni催化剂和油溶性Co催化剂更易发生硫化,硫化后的油溶性Mo催化剂颗粒数目较多,发生了团聚现象,形成较大的颗粒,主要以MoS2(六方晶系)晶体存在,且呈微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 油溶性催化剂 表征 催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助剂对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的抑焦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邓文安 田广华 +2 位作者 张数义 罗辉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0-834,共5页
以辽河常渣(LHAR)为原料,水溶性催化剂Cat1作为悬浮床加氢裂化主催化剂,表面活性剂SAN和SAP以不同质量比(m(SAP)/m(SAN))复配作为助剂进行釜式反应,考察了助剂在渣油中的质量分数为600μg/g时,m(SAP)/m(SAN)对反应产物分布和生焦率的影... 以辽河常渣(LHAR)为原料,水溶性催化剂Cat1作为悬浮床加氢裂化主催化剂,表面活性剂SAN和SAP以不同质量比(m(SAP)/m(SAN))复配作为助剂进行釜式反应,考察了助剂在渣油中的质量分数为600μg/g时,m(SAP)/m(SAN)对反应产物分布和生焦率的影响。当助剂的m(SAP)/m(SAN)=1时,其对体系的抑焦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将m(SAP)/m(SAN)=1的复配物SA作为反应助剂,考察了不同SA用量对加氢裂化产物分布、生焦率和沥青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A在渣油中质量分数的增大,生焦率先减小后增大,沥青质含量及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w(SA)=300μg/g是变化的拐点。SA对渣油胶体体系中的沥青质具有稳定作用,能抑制沥青质的缔合,阻滞第二液相的出现,使更多的大分子沥青质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配 沥青质 生焦 悬浮床加氢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型环烷酸钴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传 尚猛 +1 位作者 邓文安 阙国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6-510,共5页
采用皂化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合成了适用于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的分散型环烷酸钴催化剂,并优化了合成条件;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和SEM方法对硫化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釜式反应评价了该催化剂在委内瑞拉380号燃料油悬浮... 采用皂化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合成了适用于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的分散型环烷酸钴催化剂,并优化了合成条件;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和SEM方法对硫化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釜式反应评价了该催化剂在委内瑞拉380号燃料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中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分散型环烷酸钴催化剂的优化条件为:在皂化反应中,NaOH质量分数15%,环烷酸与NaOH摩尔比1∶0.995,皂化温度95℃,皂化时间3 h;在复分解反应中,CoSO4溶液质量分数15%,以滴加方式加入CoSO4溶液,复分解反应温度90℃,复分解反应时间2 h。该催化剂硫化后颗粒分散度较大,团聚不明显,表面粗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主要以立方晶系Co9S8晶型存在,并对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有较好的抑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型环烷酸钴催化剂 重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抑制结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内瑞拉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循环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传 陈磊 邓文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9-577,共9页
以委内瑞拉常压渣油为原料,分别采用3种加氢裂化反应产物(>500℃馏分、>400℃馏分、>350℃馏分)作为循环尾油,在高压釜中进行了425℃、14 MPa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循环反应研究,考察了循环尾油馏程以及尾油外甩比对循环反应... 以委内瑞拉常压渣油为原料,分别采用3种加氢裂化反应产物(>500℃馏分、>400℃馏分、>350℃馏分)作为循环尾油,在高压釜中进行了425℃、14 MPa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循环反应研究,考察了循环尾油馏程以及尾油外甩比对循环反应体系生焦量、沥青质含量和液体产物分布的影响,并采用SEM、1 H-NMR测定了焦炭形貌和沥青质结构参数,以探索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循环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一次通过反应,尾油循环反应能有效提高原料转化率;采用>500℃馏分作为循环尾油时,体系生焦量随循环反应次数的增加而持续增加,而采用>400℃馏分或>350℃馏分作为循环尾油时,循环反应4次后,体系生焦量、焦炭形貌、液体产物分布、沥青质含量和结构均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当选择合适馏分作为悬浮床加氢裂化循环尾油时,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循环工艺可行。此外,当反应温度和压力一定时,降低循环尾油的初馏点或减小外甩尾油比可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同时会使新鲜原料空速降低。因此,为保证较高的新鲜原料空速和转化率,必须采用合适的循环尾油馏程和尾油外甩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渣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尾油循环 生焦 沥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蜡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文萍 石斌 +2 位作者 王继乾 曹进 阙国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以大庆焦化蜡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并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范围为IBP~180℃,180~350℃,350~500℃及大于500℃。考察原料油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分布和生焦情况。结果表明,悬浮床加... 以大庆焦化蜡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并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范围为IBP~180℃,180~350℃,350~500℃及大于500℃。考察原料油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分布和生焦情况。结果表明,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适合加工焦化蜡油;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反应向降低柴汽比的方向进行;在反应温度为440℃时,反应中没有甲苯不溶物出现;反应温度为450℃时,反应产物中出现了甲苯不溶物,甲苯不溶物的含量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氢初压的增加,反应向有利于柴汽比增加的方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蜡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 分散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中助剂的作用机制 Ⅰ.助剂对反应体系胶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罗辉 邓文安 +1 位作者 张数义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5,共5页
在高压釜中对辽河常压渣油(LHAR)在分散型催化剂和助剂存在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进行了研究,从助剂对反应体系胶体性质的影响方面探讨了助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能在保证渣油转化率的同时显著降低生焦量,提高反应体系的... 在高压釜中对辽河常压渣油(LHAR)在分散型催化剂和助剂存在下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进行了研究,从助剂对反应体系胶体性质的影响方面探讨了助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能在保证渣油转化率的同时显著降低生焦量,提高反应体系的胶体稳定性;在反应升温过程中,助剂能使反应体系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胶体结构,提高渣油对热扰动的免疫力,从而延长第二液相——沥青质聚集相的出现时间,降低生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裂化 助剂 胶体稳定性 生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及总硫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庶峰 邓文安 +1 位作者 文萍 阙国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9-391,共3页
以中东含硫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不同反应类型和不同分散型催化剂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分析产物分布及其中总硫分布。加氢活性高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制反应产物二次裂解的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硫元素脱除能力。反应添加硫化剂对于... 以中东含硫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不同反应类型和不同分散型催化剂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分析产物分布及其中总硫分布。加氢活性高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制反应产物二次裂解的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硫元素脱除能力。反应添加硫化剂对于含硫渣油的裂化产物及总硫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加入供氢剂抑制了缩合反应及裂化反应,同时促进了硫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渣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供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床加氢裂化助剂对渣油中沥青质的作用
9
作者 罗辉 邓文安 +2 位作者 高静洁 张数义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650,共5页
通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助剂对辽河常压渣油沥青质的作用。结果表明,辽河常压渣油沥青质的单元芳香片主要含3~4个芳香环,共轭芳香环的排列形式主要为"线性排列",即渺位缩合。助剂可吸附在沥青质上,其头部磺... 通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助剂对辽河常压渣油沥青质的作用。结果表明,辽河常压渣油沥青质的单元芳香片主要含3~4个芳香环,共轭芳香环的排列形式主要为"线性排列",即渺位缩合。助剂可吸附在沥青质上,其头部磺酸基官能团与沥青质表面的羟基和氨基中的H形成分子间氢键可能是其中的一种作用方式;而尾部的疏水链则能形成稳定层,可将沥青质分子包裹起来,从而能使部分沥青质增溶在正庚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裂化 助剂 沥青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中助剂的作用机制 Ⅱ.助剂对催化剂在渣油中分散的影响
10
作者 罗辉 张数义 +1 位作者 邓文安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0-424,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助剂在催化剂分散硫化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能提高催化剂在渣油中的分散度,添加助剂SA1后,催化剂前体溶液在渣油中分散形成的液滴直径从3.0μm减小到2.0μm以下;分散硫化... 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助剂在催化剂分散硫化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能提高催化剂在渣油中的分散度,添加助剂SA1后,催化剂前体溶液在渣油中分散形成的液滴直径从3.0μm减小到2.0μm以下;分散硫化完成后催化剂颗粒平均粒径从1.19μm减小到0.59μm。助剂可以提高催化剂硫化态NiS2和Fex-1Sx晶体的晶粒分散度,促使它们之间的接触更为充分,使部分Ni原子取代Fe原子占据Fex-1Sx晶体上的某些晶格,形成高分散度的FeNiS2混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裂化 助剂 分散型催化剂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瑞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生焦过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文安 王磊 +2 位作者 李传 韩亚鹏 王兴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302,共12页
采用高压反应釜,以马瑞常压渣油为原料,考察了渣油在420℃时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生焦过程,采用显微镜、SEM观察焦炭的微观形貌,采用元素分析、~1H-NMR、SEM和XRD等手段研究反应过程中正庚烷沥青质结构组成变化,并与体系的生焦状况进行... 采用高压反应釜,以马瑞常压渣油为原料,考察了渣油在420℃时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生焦过程,采用显微镜、SEM观察焦炭的微观形貌,采用元素分析、~1H-NMR、SEM和XRD等手段研究反应过程中正庚烷沥青质结构组成变化,并与体系的生焦状况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在生焦诱导期内(<50min),随着反应时间延长,沥青质的质量分数、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及缩合程度增加,芳香片层间距减小;总生焦质量分数和悬浮焦质量分数缓慢增加,沉积焦质量分数基本不变;当反应进行50min时,沥青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极值,与此同时部分片层堆积紧密且芳香度较高的沥青质缩聚体转化为焦炭;随着反应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沥青质的质量分数开始减小,总生焦质量分数明显增加,剩余沥青质的金属元素质量分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缩合程度及芳香片层间距减小,分散在反应体系中的焦炭缩合成粒径较大的聚集体;当反应超过80min,粒径较大的悬浮焦聚沉转化为沉积焦,致使沉积焦质量分数迅速增加,悬浮焦质量分数及粒径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 生焦过程 沥青质 悬浮 沉积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沥青质的表面官能团特性及对悬浮床加氢裂化助剂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邓文安 吴乐乐 +2 位作者 王晓杰 芦静 李传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2-1268,共7页
以煤焦油常压渣油(T-AR)为原料,分离出了正庚烷沥青质(T-AR-HI),通过元素分析、XPS、FT-IR手段对该沥青质的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助剂作用下T-AR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过程中的生焦行为,进而分析了不同助剂对T-AR沥青质的... 以煤焦油常压渣油(T-AR)为原料,分离出了正庚烷沥青质(T-AR-HI),通过元素分析、XPS、FT-IR手段对该沥青质的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助剂作用下T-AR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过程中的生焦行为,进而分析了不同助剂对T-AR沥青质的稳定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AR-HI表面官能团以C—C、C—H、C—O为主;杂原子中O含量最高,杂原子官能团以含O官能团为主,其中醚类结构(C—O—C)占大多数;含N官能团主要为吡啶、吡咯和胺类,此外含有少量亚砜等含S官能团。表面官能团中,中性官能团总相对浓度为7.9%,酸性官能团为0.01%,碱性官能团为1.47%,沥青质表面呈弱碱性。SDBS、OA、CTAB 3种助剂对T-AR沥青质的稳定作用依次降低,稳定作用主要取决于沥青质表面官能团与助剂之间的酸碱作用和氢键作用,其中酸碱作用影响较大。宜选取具有酸性基团的阴离子型双亲分子作为T-AR悬浮床加氢裂化的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常压渣油 沥青质 表面官能团 助剂 悬浮床加氢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工艺及中试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乐乐 戴鑫 +1 位作者 李金璐 邓文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23,共6页
以中温煤焦油常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模拟实验,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助剂、反应时间对加氢效果的影响,并以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在3 000mL环流反应器悬浮床加氢装置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12... 以中温煤焦油常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模拟实验,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助剂、反应时间对加氢效果的影响,并以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在3 000mL环流反应器悬浮床加氢装置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12.5MPa、反应温度为425℃、油溶性钼镍双金属催化剂加入量为150μg/g、助剂SDBS加入量为200μg/g、硫粉加入量为400μg/g、反应空速为1.0h-1、新鲜氢气量为1 800L/h的条件下,连续运转24h时石脑油、柴油和蜡油产率高达88.28%,减压渣油仅剩7.98%,单位生焦轻油转化率达48.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常压渣油 悬浮床加氢裂化 中试 环流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剂对悬浮床加氢水溶性催化剂分散性及生焦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广华 邓文安 +2 位作者 宋彩霞 尚猛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5-958,共4页
采用BT-9300H激光粒度仪和SEM手段,考察了助剂SAC和SA对水溶性催化剂分散度,以及对釜反应生焦率和液相焦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后,催化剂的颗粒粒径明显减小,比表面积显著增大;SA对水溶性催化剂的分散作用要优于SAC。随着催化... 采用BT-9300H激光粒度仪和SEM手段,考察了助剂SAC和SA对水溶性催化剂分散度,以及对釜反应生焦率和液相焦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后,催化剂的颗粒粒径明显减小,比表面积显著增大;SA对水溶性催化剂的分散作用要优于SAC。随着催化剂分散效果的增加,加氢裂化反应生焦率明显降低,液相焦颗粒变小,形貌趋于规整球体,表面疏松。水溶性催化剂分散度的大小是影响加氢裂化反映生焦率和生焦形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裂化 催化剂分散 表面活性剂 助剂 生焦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渣油悬浮床加氢水溶性催化剂的分散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辉 邓文安 +1 位作者 高静洁 阙国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4-680,共7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表征了水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中的分散过程,并应用激光粒度分析手段研究了分散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考察了各分散条件对辽河减压渣油(LHVR)悬浮床加氢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渣油-水溶性催化剂分散体系的油-水... 采用光学显微镜表征了水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中的分散过程,并应用激光粒度分析手段研究了分散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考察了各分散条件对辽河减压渣油(LHVR)悬浮床加氢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渣油-水溶性催化剂分散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λ)能显著地提高催化剂的分散度,且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颗粒的平均粒径与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降低渣油-水溶性催化剂分散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抑焦活性,使裂化生成的大分子自由基能迅速地加氢湮灭,从而阻碍缩合生焦反应的进行;同时可提供更多的焦炭沉积载体,阻止团块结构焦粒的形成,降低焦炭颗粒尺寸,使焦炭较均匀地分散在液相产物中。增加水溶性催化剂分散过程中的剪切速率或降低催化剂前体溶液浓度,也能提高催化剂的分散度,提高催化剂抑制缩合生焦的能力,但其效果远不如油-水界面张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裂化 水溶性 加氢催化剂 分散 粒度分布 生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第25卷2009年总目次
16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01-I0011,共11页
关键词 悬浮床加氢裂化 RFCC 加氢脱硫 加氢精制 分子筛催化剂 沸石催化剂 徐春明 石油学报 石油加工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劣质油作为煤直接液化溶剂的研究
17
作者 魏江涛 李晓宏 +2 位作者 高伟 李文选 韩智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27-129,共3页
探讨了煤直接液化溶剂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油浆和油煤共炼产物中的某三种重劣质油(含固重劣质油、脱固重劣质油、加氢重馏分油)作为煤直接液化部分溶剂的研究进展,发现在悬浮床加氢裂化中试装置上,在煤浓度为40%~45... 探讨了煤直接液化溶剂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油浆和油煤共炼产物中的某三种重劣质油(含固重劣质油、脱固重劣质油、加氢重馏分油)作为煤直接液化部分溶剂的研究进展,发现在悬浮床加氢裂化中试装置上,在煤浓度为40%~45%、反应温度465~468℃、压力20~22 MPa、空速0.5 kg/(h·L)、催化剂占总量的1%的工艺条件下,其中一种重劣质油(加氢重馏分油)是煤直接液化比较好的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溶剂 悬浮床加氢裂化 加氢馏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