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及悬浮培养细胞中诱导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俞嘉宁 张林生 高俊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65-870,共6页
丰抗 8号小麦幼苗及成熟胚诱导的悬浮培养细胞在水分胁迫 (- 1 .0 MPa PEG60 0 0 )下 ,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蛋白组分变化有差异 ;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 ,并随生长的延长呈降低趋势 ;悬浮培养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 ,且略有上升 ... 丰抗 8号小麦幼苗及成熟胚诱导的悬浮培养细胞在水分胁迫 (- 1 .0 MPa PEG60 0 0 )下 ,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蛋白组分变化有差异 ;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对照 ,并随生长的延长呈降低趋势 ;悬浮培养细胞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 ,且略有上升 ;复水后均可恢复到对照水平。 SDS- PAGE电泳及薄层扫描分析结果表明 ,幼苗受水分胁迫诱导 ,出现 44.2 k D蛋白亚基 ,该蛋白亚基含量可随胁迫时间延长上升 ,复水后消失 ;在正常条件下悬浮培养细胞中含有44.2 k D蛋白亚基表达 ,轻度胁迫处理时 ,该蛋白亚基含量上升 ,对悬浮培养细胞进行水分胁迫 ,该蛋白则表现下降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小麦 幼苗 悬浮培养细胞 诱导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勇 王君晖 黄纯农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4-98,共5页
采用玻璃化法成功地超低温保存了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及其原生质体 ,存活率分别为 83.3%(TTC法检测 )和 4 7% (FDA法检测 ) .冻后细胞能恢复生长并再生植株 .
关键词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胡萝卜 悬浮培养细胞 原生质体 植株再生 低温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亚军 高丽萍 +1 位作者 夏涛 高可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为保存具有稳定代谢能力的优良茶细胞系,本文对茶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以4d最佳,60%PVS2冰浴装载以20min最好,100%PVS2冰浴脱水处理60min最优,40℃复温解冻细胞存活率最高,采用这些参数进... 为保存具有稳定代谢能力的优良茶细胞系,本文对茶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以4d最佳,60%PVS2冰浴装载以20min最好,100%PVS2冰浴脱水处理60min最优,40℃复温解冻细胞存活率最高,采用这些参数进行完整试验的细胞存活率达到76%,初步建立了茶悬浮培养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冷冻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细胞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迷迭香酸积累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曲丹 王慧梅 任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3-627,631,共6页
以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详细研究了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对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同时对不同蔗糖浓度处理的悬浮培养细胞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糖处理中,30 g·L-1的蔗糖... 以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详细研究了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对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同时对不同蔗糖浓度处理的悬浮培养细胞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糖处理中,30 g·L-1的蔗糖、70 g·L-1的麦芽糖及40 g·L-1的葡萄糖最有利于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生长。30 g·L-1蔗糖和70 g·L-1麦芽糖处理中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率分别为74.08%和72.33%,高出40 g·L-1葡萄糖处理接近3倍之多。30 g·L-1蔗糖处理的悬浮培养细胞迷迭香酸含量高出70 g·L-1麦芽糖处理228倍,略低于40 g·L-1葡萄糖处理。在不同蔗糖的处理中,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迷迭香酸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表明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悬浮培养细胞迷迭香酸的积累。在高浓度的蔗糖处理中,悬浮培养细胞H2O2和MDA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抗氧化酶SOD、POD及CAT的活性也明显增强,表明高浓度的蔗糖产生了渗透胁迫,这种渗透胁迫虽不利于迷迭香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但有利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综合迷迭香悬浮细胞的生长率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我们最终得出30 g·L-1的蔗糖最有利于迷迭香悬浮细胞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细胞 生长 次生代谢产物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诱导及Ca^(2+)信号对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抗冻蛋白的合成及细胞抗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曦 代焕琴 +3 位作者 张旭家 卢存福 蒋湘宁 王沙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选择胡萝卜这种较抗冻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在 MS+2.4D_1液体培养基中加入 Ca^(2+)阻断剂进行悬浮培养。对胞外提取物进行 SDS-PAGE 分析的结果表明,加 LaCl_3与加入 EGTA 处理的细胞样品共同存在一条低量表达的36 kD 多肽。且两者细胞... 选择胡萝卜这种较抗冻的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在 MS+2.4D_1液体培养基中加入 Ca^(2+)阻断剂进行悬浮培养。对胞外提取物进行 SDS-PAGE 分析的结果表明,加 LaCl_3与加入 EGTA 处理的细胞样品共同存在一条低量表达的36 kD 多肽。且两者细胞的抗冻能力均有所下降。通过 Western-blotting 证实了这条36 kD 的多肽是一种抗冻蛋白,研究表明该抗冻多肽在低温条件下的合成、诱导与钙信号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诱导 胡萝卜 悬浮培养细胞 抗东蛋白 细胞抗冻能力 影响 植物 抗冻生理机理 蛋白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水稻悬浮培养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悦萍 杨爱珍 +3 位作者 郭蓓 余萍 Horvath Gabor V Gyula Orosz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86,共6页
水稻是研究植物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试材,从蛋白质的提取,裂解缓冲液的成份和浓度,第一向聚焦的条件,蛋白上样量和二向胶的选择方面,对水稻悬浮培养细胞的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比较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氯仿沉淀蛋白,裂解缓冲液中... 水稻是研究植物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试材,从蛋白质的提取,裂解缓冲液的成份和浓度,第一向聚焦的条件,蛋白上样量和二向胶的选择方面,对水稻悬浮培养细胞的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比较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甲醇/氯仿沉淀蛋白,裂解缓冲液中加入0.5%的两性电解质、并加入盐桥,17cm的胶条、850μg的上样量可达到较好的等电聚焦效果;8%-16%梯度胶分离蛋白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悬浮培养细胞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与甘草草药、植株中甘草酸的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楠 高广瑞 +3 位作者 魏景芳 李冬杰 刘颖 薛志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97-199,共3页
采用不同的萃取剂从甘草的根、茎、叶、草药和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萃取甘草酸。结果表明,选择含氨0.5%、浓度为10%的乙醇溶液作为萃取剂,萃取得到的甘草酸粗品含量均高于50%乙醇萃取的萃取含量,检测出在优选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所含的甘... 采用不同的萃取剂从甘草的根、茎、叶、草药和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萃取甘草酸。结果表明,选择含氨0.5%、浓度为10%的乙醇溶液作为萃取剂,萃取得到的甘草酸粗品含量均高于50%乙醇萃取的萃取含量,检测出在优选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所含的甘草酸铵的含量高于其他材料,其中通过细胞悬浮培养,获得的甘草酸铵含量最高可达160.8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悬浮培养细胞 萃取剂 甘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产紫杉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潘学武 董妍玲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10期65-68,共4页
以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产紫杉醇,在细胞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用脉冲电刺激及微交流电刺激处理。结果表明,两种电刺激均不同程度促进了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紫杉醇的产生,其中脉冲电刺激效果优于微交流电刺激。最佳作用时间是... 以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产紫杉醇,在细胞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用脉冲电刺激及微交流电刺激处理。结果表明,两种电刺激均不同程度促进了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紫杉醇的产生,其中脉冲电刺激效果优于微交流电刺激。最佳作用时间是在红豆杉细胞生长的衰亡期,微交流电刺激的紫杉醇含量较对照提高3倍多,脉冲电刺激的紫杉醇含量约为对照的7~9倍,最高达到12.24 mg.L-1。脉冲电刺激可有效提高紫杉醇的胞外释放率,达对照的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悬浮培养细胞 电刺激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豆醛对水稻悬浮培养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刘悦萍 郭蓓 +1 位作者 胡昊 张国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127,共9页
对巴豆醛处理水稻悬浮培养细胞后蛋白质组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发现在调控水稻细胞周期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采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PDQuest软件分析凝胶图谱确定差异蛋白点,LCQ-Fleet ion trap系统鉴定蛋白,相关数据库检索分... 对巴豆醛处理水稻悬浮培养细胞后蛋白质组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期发现在调控水稻细胞周期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采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PDQuest软件分析凝胶图谱确定差异蛋白点,LCQ-Fleet ion trap系统鉴定蛋白,相关数据库检索分析差异蛋白点,获得了45个差异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和数据库分析得到26个可信蛋白,集中在胁迫反应、蛋白质命运,信号转导,物质与能量代谢和膜功能等。在这些蛋白中,小分子量热激蛋白、Skp1蛋白和26S蛋白酶,CDC48,6-磷酸葡萄糖胺乙酰基转移酶以及蔗糖合酶等蛋白已有文献报告其在植物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其它一些鉴定的蛋白参与了细胞的生理活动,其与细胞周期间的相互关系需进一步的研究。巴豆醛处理影响了水稻悬浮培养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活动,鉴定出部分蛋白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具有密切关系,而一些与水稻细胞分化、发育相关蛋白也得到了鉴定,其在细胞周期上的作用尚未有文献报告,这些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水稻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豆醛 水稻悬浮培养细胞 差异蛋白质组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寿菊悬浮培养细胞中的叶黄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晓辉 王莉洁 +1 位作者 孙丹 何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76-1580,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万寿菊悬浮培养细胞中叶黄素的方法。样品冷冻干燥后,经甲醇溶液提取,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分离,柱温为25℃。以乙腈-甲醇(90∶10,v/v)(A)-水(B)为...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万寿菊悬浮培养细胞中叶黄素的方法。样品冷冻干燥后,经甲醇溶液提取,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分离,柱温为25℃。以乙腈-甲醇(90∶10,v/v)(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 L/min。进样体积为5μL,检测波长为448 nm。在1.56-25 mg/L范围内,叶黄素的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实际样品中叶黄素的含量,并进行了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其回收率为102%-105%,相对标准偏差(n=5)为0.11%-1.19%。该方法快速、操作简单,适合于分析植物培养细胞中叶黄素的含量和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叶黄素 悬浮培养细胞 万寿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杉悬浮培养细胞中hinokiol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晓辉 张卫 +2 位作者 姚长洪 曹旭鹏 薛松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7-570,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三尖杉悬浮培养细胞中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实现了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以及hinokiol的定量分析。样品经甲醇提取后,再用氨水-氯仿萃取。采用Apoll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三尖杉悬浮培养细胞中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实现了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以及hinokiol的定量分析。样品经甲醇提取后,再用氨水-氯仿萃取。采用Apoll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90 nm,流速为1 mL/min。在0.0125~0.2 g/L范围内,hinokiol的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实际样品中hi-nokiol的含量,并进行了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其回收率为87.2%~94.7%,相对标准偏差(n=3)为0.9%~4.2%。该方法可靠、重现性好,适合对植物培养细胞中的hinokiol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hinokiol 松香烷二萜 三尖杉 悬浮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悬浮培养细胞应答非生物胁迫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丹 秦青 +1 位作者 赵琪 戴绍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是研究具脱分化和再分化能力的单细胞应答非生物胁迫机制的主要材料之一。分析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凹唇姜(Boesenbergia rotunda L.)、水稻(Oryza sativa L.)、泡泡刺(Nitra... 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是研究具脱分化和再分化能力的单细胞应答非生物胁迫机制的主要材料之一。分析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凹唇姜(Boesenbergia rotunda L.)、水稻(Oryza sativa L.)、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 L.)等5种植物悬浮培养细胞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为全面理解植物悬浮培养细胞应答机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细胞 非生物胁迫 应答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组分对茶树悬浮培养细胞儿茶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成浩 王玉书 +1 位作者 杨素娟 王立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在茶树细胞固体培养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等对茶树悬浮培养细胞儿茶素产生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设计了儿茶素生产培养基,使茶悬浮细胞儿茶素总量提高至于重的30%左右。改良培养基上茶树悬... 在茶树细胞固体培养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等对茶树悬浮培养细胞儿茶素产生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设计了儿茶素生产培养基,使茶悬浮细胞儿茶素总量提高至于重的30%左右。改良培养基上茶树悬浮培养细胞的儿茶素形成高峰期在20一25d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悬浮细胞培养 培养 儿茶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黄酮合成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春斌 王关林 +2 位作者 岳玉莲 姜波 方宏筠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对12个不同品种的银杏树幼叶及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了银杏黄酮含量测定,发现其存在较大差异.梅核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高,为3.32%,大白果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低,为0.84%;梅核品种幼叶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最高,达1.26%,岭南品种幼叶愈伤组织... 对12个不同品种的银杏树幼叶及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了银杏黄酮含量测定,发现其存在较大差异.梅核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高,为3.32%,大白果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低,为0.84%;梅核品种幼叶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最高,达1.26%,岭南品种幼叶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最低,为0.22%.选取生长旺盛、银杏黄酮含量高的愈伤组织在B5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了银杏细胞悬浮培养,研究了多种条件对银杏细胞生长和银杏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mL培养瓶中装有50mL培养液,接种量为鲜质量30~40g/L,对培养细胞给予3000~4000lx的光照、以蔗糖为碳源最有利于黄酮的合成,以葡萄糖为碳源则最有利于细胞生长.HPLC检测结果显示,银杏悬浮培养细胞中银杏黄酮含量可达细胞干质量的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细胞悬浮培养 银杏黄酮 愈伤组织 含量测定 组织培养 合成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导子对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静 孙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954-8956,8959,共4页
[目的]研究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硝酸银、高糖、高盐、超声等诱导子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向细胞悬浮液中加入各种诱导子或对细胞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合成量。[结果]加入10.0 mg/... [目的]研究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硝酸银、高糖、高盐、超声等诱导子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向细胞悬浮液中加入各种诱导子或对细胞悬浮液进行超声处理,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合成量。[结果]加入10.0 mg/L水杨酸可使黄芪多糖的含量为对照组的2.04倍;添加较低浓度的茉莉酸甲酯浓度(1.0 mg/L)使黄芪多糖的含量达48.974 mg/g,比对照提高了2.50倍;添加4 mg/L浓度的硝酸银能使黄芪多糖含量提高1.60倍;高糖和高盐胁迫处理均能诱导黄芪多糖的合成。高糖处理能使黄芪多糖的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92倍。低剂量的超声刺激对黄芪细胞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的刺激作用。[结论]诱导子的添加可有效促进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子 黄芪多糖 积累 细胞悬浮培养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寡糖素对三七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甘烦远 郑光植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0-73,共4页
从人参培养细胞的细胞壁中分离纯化到不同分子量的单体人参寡糖素。试验结果表明命名为人参寡糖素Ⅶ和人参寡糖素Ⅷ的两种寡糖素对三七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增长率分别为19.34%和10.58%,人参寡糖素Ⅶ... 从人参培养细胞的细胞壁中分离纯化到不同分子量的单体人参寡糖素。试验结果表明命名为人参寡糖素Ⅶ和人参寡糖素Ⅷ的两种寡糖素对三七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增长率分别为19.34%和10.58%,人参寡糖素Ⅶ的适宜浓度为5—10mg/l。在高浓度下(大于25mg/l)稍抑制培养细胞生长。在细胞培养22天(指数生长期)后.加入10mg/l的人参寡糖素Ⅶ.然后再培养2天。其生长速率即提高,加入人参寡糖素Ⅷ后.缩短了三七细胞悬浮培养生长的延缓期.提前进入对数生长期和指数生长期,并在对数生长期和指数生长期作用最明显,因而最终收获时培养细胞的产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寡糖素 三七 细胞悬浮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体对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317-9319,9422,共4页
[目的]研究苯丙氨酸、草酸和油酸等前体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在细胞培养的第0天,向细胞悬浮培养液中加入3种前体,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添加2 mmol/L的草酸可以明显地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 [目的]研究苯丙氨酸、草酸和油酸等前体对黄芪细胞生长和黄芪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在细胞培养的第0天,向细胞悬浮培养液中加入3种前体,测定细胞干重增殖倍数和黄芪多糖的含量。[结果]添加2 mmol/L的草酸可以明显地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其含量为对照组的1.80倍;较低浓度苯丙氨酸能有效促进黄芪细胞中黄芪多糖的合成;当苯丙氨酸浓度为1.0 mmol/L,黄芪多糖的含量达最大,为33.429 mg/g,为对照组的1.70倍;当油酸添加浓度由0.1 mmol/L增加至2 mmol/L时,细胞中黄芪多糖的含量逐渐提高;2 mmol/L的油酸使黄芪多糖的含量达37.565 mg/g,为对照组的1.91倍。[结论]前体的添加可有效促进黄芪悬浮培养细胞中黄芪多糖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 黄芪多糖 积累 细胞悬浮培养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因子对新疆紫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紫草宁衍生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德秋 侯嵩生 +2 位作者 李新明 叶和春 李国凤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348-354,共7页
报道了不同碳源、维生素、氨基酸、钙盐及肌醇对新疆紫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紫草宁衍生物形成的影响。蔗糖是最适碳源、最佳浓度为3%。B族维生素对细胞生长及紫草宁衍生物形成的促进效果不大。酪氨酸以及甘氨酸会抑制产物的形成;而... 报道了不同碳源、维生素、氨基酸、钙盐及肌醇对新疆紫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紫草宁衍生物形成的影响。蔗糖是最适碳源、最佳浓度为3%。B族维生素对细胞生长及紫草宁衍生物形成的促进效果不大。酪氨酸以及甘氨酸会抑制产物的形成;而10-5mol/l的L-苯丙氨酸以及10-7—10-6mol/l维生素C可明显提高紫草宁衍生物的含量及产量。肌醇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大,但200mg/l肌醇可促进产物的形成。适于细胞生长及紫草宁衍生物形成的钙源分别为332mg/lCaCl2·2H2O和1400mg/lCa(No3)2·4H2O。文末列出了改良的生长培养基及其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生长 紫草宁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诱导子对南方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产紫杉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涵 孟丽媛 +3 位作者 杨婉婷 凌树玉 任凯利 魏赛金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59,共8页
为提高红豆杉悬浮细胞紫杉醇产量,采用制备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诱导子处理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悬浮细胞,通过分析细胞生长量、紫杉醇总产量,研究灵芝诱导子对红豆杉悬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诱导子添... 为提高红豆杉悬浮细胞紫杉醇产量,采用制备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诱导子处理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悬浮细胞,通过分析细胞生长量、紫杉醇总产量,研究灵芝诱导子对红豆杉悬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诱导子添加质量浓度为100µg/mL时,红豆杉悬浮细胞生长指数和紫杉醇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质量浓度(P<0.05),该质量浓度为灵芝诱导子的最佳添加质量浓度;灵芝诱导子在细胞生长的第8天加入时,第21天的细胞生长指数和紫杉醇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添加时间(P<0.05),细胞生长的第8天为灵芝诱导子的最佳添加时间;灵芝诱导子持续作用6 d时,细胞生长指数和紫杉醇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持续作用时间(P<0.05),该持续作用时间为灵芝诱导子的最佳持续作用时间。在悬浮细胞培养的第8天加入100µg/mL灵芝诱导子培养至第21天时,细胞干质量和紫杉醇总产量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等量蒸馏水处理)的221.13%、569.69%;细胞膜表面黏膜和球状物质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总酚含量提高,细胞活力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细胞悬浮培养 灵芝诱导子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体和真菌诱导子对大豆悬浮培养细胞中异黄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瑞 胡焕焕 +1 位作者 石晓卫 丰慧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72-77,83,共7页
以高异黄酮含量的龙野01-491大豆为材料,以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建立大豆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并研究了前体(L-phe和NaAc)、真菌诱导子(青霉和黑曲霉诱导子)对大豆悬浮细胞异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胞培养9 d加入100μmol/L... 以高异黄酮含量的龙野01-491大豆为材料,以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建立大豆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并研究了前体(L-phe和NaAc)、真菌诱导子(青霉和黑曲霉诱导子)对大豆悬浮细胞异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胞培养9 d加入100μmol/L的L-phe,异黄酮产量达(12.52±0.51) mg/flask,是对照组的3.23倍;在0 d加入80μmol/L NaAc,产量达(5.55±0.36) mg/flask,是对照的1.43倍;在9 d加入0.5 mL青霉诱导子,异黄酮产量达(10.20±0.17) mg/flask,是对照的2.56倍;在9 d加入0.5 mL黑曲霉诱导子,产量达(7.25±0.30) mg/flask,是对照的1.82倍。在大豆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前体(L-phe和NaAc)和真菌诱导子(青霉和黑曲霉诱导子)可以促进大豆异黄酮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悬浮培养 大豆异黄酮 真菌诱导子 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