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心与环形转子结构下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悬浮力脉动饱和调制机理及其补偿
1
作者 雷霄雨 王宇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25年第8期31-41,共11页
实心永磁转子虽然能够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但会因为饱和调制效应加剧对悬浮力模型准确性的影响,进而影响电机的悬浮性能。本文基于磁场调制理论,提出一种分析电机饱和调制效应的精确建模方法,分别构建出适用于实心永磁转子的抛物线型与... 实心永磁转子虽然能够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但会因为饱和调制效应加剧对悬浮力模型准确性的影响,进而影响电机的悬浮性能。本文基于磁场调制理论,提出一种分析电机饱和调制效应的精确建模方法,分别构建出适用于实心永磁转子的抛物线型与环形永磁转子的马鞍型饱和函数,并建立基于饱和函数的电机气隙磁通密度表达式,得到因考虑铁心饱和调制而发生改变的气隙磁场谐波成分,找到产生悬浮力脉动的有效工作谐波对;其次,利用有限元分析对比了是否考虑铁心饱和调制2种情况下实心与环形转子结构的电机的悬浮力波形,证明理论的正确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和实验验证,对比实心与环形2种转子结构对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悬浮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控制算法补偿,减小铁心饱和调制引起的悬浮力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 实心永磁转子 悬浮力脉动 铁心饱和 磁场调制 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抑制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京星 曹鑫 +1 位作者 邓智泉 刘从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4-641,共8页
由于定、转子的双凸极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采用传统控制方法时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直接瞬时转矩和直接悬浮力控制方法(DITC&DFC)。该方法通过转矩滞环控制以及等效电压符号选择的方... 由于定、转子的双凸极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采用传统控制方法时存在较大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波动。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直接瞬时转矩和直接悬浮力控制方法(DITC&DFC)。该方法通过转矩滞环控制以及等效电压符号选择的方式,同时对电机转矩和悬浮力进行直接控制,并且省去了传统算法中的电流环,在控制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简化了控制算法。基于12/8极单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详细分析了电机悬浮机理和所提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和原理样机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直接瞬时转矩控制 直接悬浮控制 转矩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悬浮控制特性优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仇志坚 马东旭 魏康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939-4947,共9页
针对传统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悬浮绕组控制方法存在的悬浮力脉动问题,该文首先在悬浮绕组导通相确定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推导不同齿槽边界条件下的八种悬浮绕组导通规律。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基于悬浮力脉动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最优悬浮导通... 针对传统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悬浮绕组控制方法存在的悬浮力脉动问题,该文首先在悬浮绕组导通相确定原则的基础上,分析推导不同齿槽边界条件下的八种悬浮绕组导通规律。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基于悬浮力脉动进行对比分析,获得最优悬浮导通规律。最后通过气隙磁通密度波形分析转矩绕组加载对悬浮力脉动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悬浮绕组导通区间,为无轴承无刷直流电机的悬浮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电机 有限元分析 悬浮力脉动 无刷直流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磁极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优化设计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熀秋 程一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30,共8页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正弦波驱动的电机,气隙磁场的正弦性影响着电机的性能,为了获得较小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脉动,提出了永磁体采用组合磁极的特殊结构。首先阐述了该结构对改善气隙磁场正弦性的作用,推导出了新的数学模型。其次,...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正弦波驱动的电机,气隙磁场的正弦性影响着电机的性能,为了获得较小的转矩脉动和悬浮力脉动,提出了永磁体采用组合磁极的特殊结构。首先阐述了该结构对改善气隙磁场正弦性的作用,推导出了新的数学模型。其次,基于有限元分析,利用田口法正交试验,以电机的电磁转矩脉动与转矩平均值的比值和悬浮力脉动与悬浮力平均值作为评价标准,优化设计了磁极参数。最后将优化后的组合磁极式BPMSM与传统的单一磁极的BPMSM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电机空载气隙磁密波形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保证转矩和悬浮力大小的基础上,转矩脉动和悬浮力脉动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 组合磁极 田口法 转矩 悬浮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缺相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岳盛奏 王晓琳 +1 位作者 邓智泉 廖启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9-75,共7页
针对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因绕组或功率开关故障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以六相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为例,提出定子电流重构原则的缺相故障控制方法。该方法以电机的悬浮力和转矩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功率最优约束条件,给出了更具... 针对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因绕组或功率开关故障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以六相单绕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为例,提出定子电流重构原则的缺相故障控制方法。该方法以电机的悬浮力和转矩数学模型为基础,结合功率最优约束条件,给出了更具通用性的定子电流缺相控制模型。通过对缺相后剩余定子电流及其产生的悬浮力脉动进行分析,得到可保证电机稳定运行的缺相形式,即任意一相绕组相邻两相和相对两相绕组故障可实现缺相控制,而对于相隔一个定子齿的两相绕组故障及缺相绕组个数大于2的故障形式无法实现缺相控制。最后,在一台原理样机上实现了任意一相和相对两相故障的缺相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 薄片电机 单绕组 缺相控制 悬浮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