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合附属与悬浮内卷: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的实践检视 被引量:13
1
作者 易艳阳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7-384,共8页
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是参与乡村振兴、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基于实地研究,从乡村社会服务资源传递的链式结构分析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的实践逻辑。结果表明: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在应对与基层政府、村委等资源方的关系时,形成“统合附... 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是参与乡村振兴、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基于实地研究,从乡村社会服务资源传递的链式结构分析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的实践逻辑。结果表明: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在应对与基层政府、村委等资源方的关系时,形成“统合附属”实践逻辑:“政社统合”与“村社统合”之双重“统合”格局,塑造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的附属地位;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在应对与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群众等需求方关系时,形成“悬浮内卷”实践逻辑:“场域脱嵌”与“专业失灵”之双重“悬浮”状态,引致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的内卷发展困局。基于此,从“价值-目标-功能-情感”四个维度构筑农村基层服务共同体,是优化农村外源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型社会组织 统合附属 悬浮内卷 农村社区 农村社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治理便利化:资本下乡的治理逻辑及其效应
2
作者 王海娟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7,共9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与工商资本的互动关系发生变化,对乡村产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实践经验,从地方治理便利化视角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产业治理转型的逻辑及其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阐释资本下乡的治理逻辑...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与工商资本的互动关系发生变化,对乡村产业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实践经验,从地方治理便利化视角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产业治理转型的逻辑及其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阐释资本下乡的治理逻辑及其产业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随着各级政府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监管,部分乡镇政府动员农民振兴产业遭遇目标困境、项目落地困境、治理成本困境和治理风险困境,通过动员工商资本下乡塑造了新的治理空间,可以更加便利地完成治理任务。治理的困境与优势“一推一拉”共同推动了乡村产业治理从组织农民到动员资本下乡转型,形成了以工商资本为主体的产业治理体系。基于地方治理便利化驱动的乡村产业治理陷入悬浮型内卷化困境,乡镇政府推动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实践不仅未能有效提升农民的市场组织水平,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制度性阻隔,加剧了农民边缘化的处境。有效利用工商资本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提升乡镇政府的农民组织能力,促进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方治理便利化 悬浮内卷 乡村产业治理转型 资本下乡 国家与农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工作与“悬浮型内卷”:县域条块关系失衡下的基层治理困境
3
作者 易卓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32-144,共13页
近年来,干部负担过重与形式主义成为基层治理转型困境的突出表现,县域治理结构中的条块关系是解释这一问题的重要线索。在县域范围内,县级政府发挥政治统筹的领导权威,平衡协调职能部门与乡镇政府间的权责关系,基于地方实际开展多元复... 近年来,干部负担过重与形式主义成为基层治理转型困境的突出表现,县域治理结构中的条块关系是解释这一问题的重要线索。在县域范围内,县级政府发挥政治统筹的领导权威,平衡协调职能部门与乡镇政府间的权责关系,基于地方实际开展多元复杂的治理实践。然而,随着国家资源下乡、监督下沉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部门工作被转化为县级政府的中心工作,“条条”得以将部门意志嵌入“块块”的统筹领导权,强化对乡镇的支配,也加强了上级对基层工作落实的过程管理。县域条块关系失衡使得中心工作体制过度膨胀和泛化,乡镇政府不得不频繁启动政治化动员机制,一方面不断整合治理资源来顶格完成上级任务,另一方面也使其超负荷运转、难以回应群众诉求,从而带来基层治理悬浮型内卷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内卷 条块关系 多中心工作 基层治理 县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