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氯乙烯-氯乙烯悬浮共聚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翁志学 刘龙孝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3-80,共8页
研究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组成和分子量、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在30、45、70℃下测定了两单体的竞聚率,讨论了共聚物组成的偏移情况,提出了速率模型,在35~65℃范围内求出了模型参数,建立了... 研究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组成和分子量、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在30、45、70℃下测定了两单体的竞聚率,讨论了共聚物组成的偏移情况,提出了速率模型,在35~65℃范围内求出了模型参数,建立了分子量模型,提供了粘均分子量与二氯乙烷杂质浓度、引发剂浓度、温度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悬浮共聚合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MMA-St-An悬浮接枝共聚合反应行为与AEMS冲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熊凯 张敦福 +3 位作者 王炼石 蔡彤旻 张安强 曾祥斌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0,60,共4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共单体(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原料,以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EPDM-g-MAS,用其与SAN树脂共混制备了耐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塑料AEMS。研究了EPDM/M悬浮接枝共聚合的反...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与共单体(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原料,以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EPDM-g-MAS,用其与SAN树脂共混制备了耐老化黄变性能优异的高抗冲塑料AEMS。研究了EPDM/M悬浮接枝共聚合的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CR)、接枝率(GR)、接枝效率(GE)以及AEMS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EPDM/M悬浮接枝体系具有较高的CR、GR和GE,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CR、GR和GE分别最高可达95.7%、75.3%和94.3%。接枝产物EPDM-g-MAS对SAN树脂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当EPDM/AEMS质量百分率为15%,AEMS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达29.5kJ/m2。SEM分析表明,当EPDM含量低时,AEMS的增韧机理为裂纹支化及终止机理,当EPDM含量高时为裂纹终止与轻度剪切屈服机理。TG和热氧老化试验分析表明,AEMS比AES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氧老化黄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g-MAS 悬浮接枝共聚合 接枝率 AEMS 冲击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接枝共聚合成POE-g-MAS及其对SAN树脂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银环 王炼石 +2 位作者 代惊奇 温韶坤 张安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7,共6页
合成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甲基阿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苯乙烯(St)的接枝共聚物(POE-g-MAS)。研究了单体比率、POE/单体比率和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聚合产物用丙酮抽提得到接枝共聚物 POE-g-MAS,傅里叶变... 合成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甲基阿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苯乙烯(St)的接枝共聚物(POE-g-MAS)。研究了单体比率、POE/单体比率和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聚合产物用丙酮抽提得到接枝共聚物 POE-g-MA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明 MMA-AN-St 已经接枝在 POE 分子链上。用 POE-g-MAS 与 SAN 树脂共混制备了具有高抗冲性能的 POE-g-SAN/SAN 共混物,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共混物的冲击断面,探讨了其增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辛烯共聚 悬浮接枝共聚合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NPMI悬浮共聚树脂颗粒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沈宁祥 郭天瑛 高晓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31-835,共5页
以磷酸钙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复合分散剂,进行苯乙烯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悬浮共聚合反应。试验中分别探讨了分散剂用量、助分散剂用量、水油比和搅拌强度对共聚树脂颗粒的平均粒径d。
关键词 苯乙烯 苯基马来酰亚胺 悬浮共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悬浮氯醋共聚树脂的合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5
作者 刘景民 王洛礼 +2 位作者 万启春 陈建生 刘建芬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5年第2期25-28,共4页
用微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不同醋酸乙烯酯含量的氯醋共聚物,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聚合反应速率及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聚物的颗粒形态。结果表明,醋酸乙烯酯共聚单体的引入对共聚合反应速率及粒径大小和分布影响不大,由... 用微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不同醋酸乙烯酯含量的氯醋共聚物,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聚合反应速率及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聚物的颗粒形态。结果表明,醋酸乙烯酯共聚单体的引入对共聚合反应速率及粒径大小和分布影响不大,由此推出微悬浮氯醋共聚反应与氯乙烯均聚反应具有类似的成核过程,即单体微珠成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共聚合 氯乙烯 醋酸乙烯酯 共聚树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法EPDM-g-MAN的合成及其对PVC树脂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敌 付锦锋 +2 位作者 王炼石 张安强 朱勇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腈(AN)为原料,以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EPDM-g-MAN,用其与PVC树脂熔融共混制备了抗冲性能优异的增韧塑料。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CR)、接枝率(GR)、接枝效率(GE)及PVC...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腈(AN)为原料,以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EPDM-g-MAN,用其与PVC树脂熔融共混制备了抗冲性能优异的增韧塑料。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CR)、接枝率(GR)、接枝效率(GE)及PVC/EPDM-g-MAN共混物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EPDM/MMA-AN悬浮接枝体系具有较高的CR、GR和GE,分别可达92.5%、64.0%和69.2%。EPDM质量分数为15%的PVC/EPDM-g-MAN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高达89.5 kJ/m2。SEM分析表明:随着在合成EPDM-g-MAN时MMA/AN质量比的增加,共混物的增韧机理由裂纹支化终止兼有剪切屈服向剪切屈服为主转变。TEM分析表明:在EPDM/MMA-AN质量比为50/50,MMA/AN质量比为80/20时,共混物的EPDM相以近连续相结构存在,PVC树脂与EPDM-g-MAN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接枝共聚合 EPDM—g—MAN 聚氯乙烯 接枝率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法PEB-g-SAN的合成及其对SAN树脂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敌 王炼石 +3 位作者 蔡彤旻 张安强 曾祥斌 朱勇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16,共5页
以(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原料,采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接枝PEB(PEB-g-SAN),用其与SAN熔融共混制备了冲击性能优异的增韧塑料AEBS。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CR)、接枝率(... 以(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为原料,采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接枝PEB(PEB-g-SAN),用其与SAN熔融共混制备了冲击性能优异的增韧塑料AEBS。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CR)、接枝率(GR)、接枝效率(GE)及AEBS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聚合条件下,PEB/St-SAN悬浮接枝体系具有较高的CR、GE和GR,分别可达94.8%、49.3%和38.2%。当PEB质量分数为25%时,AEBS的缺口冲击强度高达42.8 kJ/m2,约为纯SAN(1.2 kJ/m2)的35倍。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增韧机理以剪切屈服为主。动态机械分析表明,在PEB-g-SAN接枝反应中,当PEB质量分数为55%、AN为35%时,其增韧的AEBS的两个tanδ峰向内靠拢程度最大,SAN与PEB-g-SAN的相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接枝共聚合 PEB—g—SAN 接枝率 扫描电子显微镜 动态机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法EPDM-g-MS/PS的冲击和耐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付锦锋 麦剑章 +4 位作者 王炼石 蔡彤旻 张安强 曾祥斌 王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5,共5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原料,采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EPDM接枝MMA-St共聚物(EPDM-g-MS),再与聚苯乙烯(PS)树脂共混制备了EPDM-g-MS/PS(MES)高抗冲塑料。研究了接枝体系的单体配比(fMMA)和接枝产物所...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原料,采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EPDM接枝MMA-St共聚物(EPDM-g-MS),再与聚苯乙烯(PS)树脂共混制备了EPDM-g-MS/PS(MES)高抗冲塑料。研究了接枝体系的单体配比(fMMA)和接枝产物所含MMA-St共聚物的共组成质量比(FMMA)对MES的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以及MES的相结构与增韧机理、热稳定性和耐候性,并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P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fMMA为15%、FMMA为29.1%时,EPDM-g-MS对PS的增韧效果最好;当MES所含EPDM质量分数为30%时,其缺口冲击强度高达45.1 kJ/m2;在MES的微观结构中,橡胶相EPDM以具有包藏结构的分散相存在,MES的增韧机理为裂纹分支终止兼有轻度基体剪切屈服;而在SBS/PS中,橡胶相(聚1,4-丁二烯嵌段)以网络状连续相存在,其增韧机理为基体剪切屈服。MES的热稳定性和耐气候老化黄变性能显著高于SB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接枝共聚合 三元乙丙橡胶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 聚苯乙烯 共混物 相结构 增韧机理 热稳定性 耐气候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MI-St-AN耐热改性剂的合成及与PVC的共混发泡 被引量:3
9
作者 马莉娜 齐暑华 +3 位作者 程博 何栋 邱华 尚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89,共4页
采用悬浮共聚合法制备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PhMI-St-AN)三元共聚物耐热改性剂,将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通过模压发泡制备了PVC/PhMI-St-AN泡沫塑料。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PhMI-St-AN三元共聚物... 采用悬浮共聚合法制备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PhMI-St-AN)三元共聚物耐热改性剂,将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通过模压发泡制备了PVC/PhMI-St-AN泡沫塑料。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PhMI-St-AN三元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组成对三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其与PVC相容性的影响,考察了PVC/PhMI-St-AN泡沫塑料的热尺寸稳定性和吸水性。结果表明,PhMI-St-AN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其Tg随PhM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PhMI-St-AN三元共聚物提高了PVC/PhMI-St-AN泡沫塑料的热尺寸稳定性,降低了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丙烯腈 悬浮共聚合 PVC泡沫塑料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