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信号传输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峻 李中秀 +1 位作者 曾晓荣 罗茹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2-397,共6页
分析了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信号传输的衰减、延时以及易受干扰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了信号传输系统的简化模型,并按照阻抗匹配原则确定了主要器件参数,防止信号长线缆传输时出现衰减畸变;分析了悬浮系统动态响应允许的传... 分析了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信号传输的衰减、延时以及易受干扰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了信号传输系统的简化模型,并按照阻抗匹配原则确定了主要器件参数,防止信号长线缆传输时出现衰减畸变;分析了悬浮系统动态响应允许的传感器信号最大延时,设计并实施了基于振动台的对比测试;针对信号传输电磁环境特点,设计了滤波电路以及屏蔽和接地方案,通过了射频辐射感应抗扰度和脉冲群抗扰度测试。结果表明,悬浮系统动态特性不受信号串行通信延时的影响,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实现准确、及时、可靠的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列车 悬浮传感器 信号传输 阻抗匹配 延时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林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82,88,共4页
悬浮传感器是列车悬浮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悬浮传感器安装在悬浮架发热电磁铁的端部,工作时会将热量传递到悬浮传感器,导致悬浮传感器输出数据漂移,从而影响悬浮稳定性。研究了悬浮传感器受温度的影响及隔热的必要性。通过试验证明... 悬浮传感器是列车悬浮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悬浮传感器安装在悬浮架发热电磁铁的端部,工作时会将热量传递到悬浮传感器,导致悬浮传感器输出数据漂移,从而影响悬浮稳定性。研究了悬浮传感器受温度的影响及隔热的必要性。通过试验证明,悬浮传感器受温度的变化,其数据的漂移值逐渐增大。当采用隔热材料的安装块,可以控制悬浮传感器的最高温度低于45℃,从而解决传感器温升过高而导致的数据飘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悬浮系统 隔热 悬浮传感器 传感器安装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悬浮间隙传感器非线性校正研究
3
作者 郑洋阳 王滢 +2 位作者 陈康 李贵 陈友豪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0,共5页
针对悬浮间隙传感器输出特性非线性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径向基核函数和多项式核函数优点的混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HKLSSVM)作为电容悬浮间隙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模型并采用浣熊优化算法(COA)对HKLSSVM的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 针对悬浮间隙传感器输出特性非线性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径向基核函数和多项式核函数优点的混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HKLSSVM)作为电容悬浮间隙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模型并采用浣熊优化算法(COA)对HKLSSVM的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别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传统LSSVM模型、粒子群优化(PSO)算法-HKLSSVM模型以及COA-HKLSSVM模型进行非线性校正仿真分析。结果表明,COA-HKLSSVM模型在电容悬浮间隙传感器非线性校正的应用中表现出最佳的校正精度与稳定性,校正后的电容悬浮间隙传感器线性度为0.43%,均方根误差为0.022 mm,最大误差为0.068 mm,满足悬浮控制系统对悬浮间隙传感器的线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悬浮间隙传感器 非线性校正 浣熊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电磁干扰的悬浮间隙传感器检测线圈结构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峻 樊树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高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中存在着牵引磁场、悬浮磁场等多种磁场,它们的高次谐波耦合到检测线圈中容易形成电磁干扰对悬浮间隙传感器造成影响。通过设计8字结构线圈,大幅度抑制了这种共模形式的电磁干扰。针对双检测线圈可能存在相互电磁... 高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中存在着牵引磁场、悬浮磁场等多种磁场,它们的高次谐波耦合到检测线圈中容易形成电磁干扰对悬浮间隙传感器造成影响。通过设计8字结构线圈,大幅度抑制了这种共模形式的电磁干扰。针对双检测线圈可能存在相互电磁干扰问题,通过调整双线圈之间相对位置,使两线圈间互感接近于零时,就可消除该种干扰,据此,确定两检测线圈间错位1/3线圈长度,通过试验验证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传感器 检测线圈 电磁干扰 悬浮间隙传感器 高速磁浮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RBF神经网络的磁浮车悬浮间隙传感器非线性校正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顾艳华 彭涛 +2 位作者 廖珍贞 张晨昊 靖永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42,共5页
针对磁浮车悬浮间隙传感器在0~20 mm范围内检测的非线性问题,建立了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逆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PSO(粒子群优化)-RBF神经网络能够高精度地逼近传感器逆模型,... 针对磁浮车悬浮间隙传感器在0~20 mm范围内检测的非线性问题,建立了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非线性校正逆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PSO(粒子群优化)-RBF神经网络能够高精度地逼近传感器逆模型,经校正后传感器线性度可达0. 45%,全量程的检测误差小于0. 1 mm,能够满足悬浮控制系统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车 悬浮间隙传感器 非线性校正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传感器所处环境空间电磁干扰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罗茹丹 吴峻 李中秀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共6页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传感器所处环境周围存在着多种电磁干扰,特别是悬浮磁场的漏磁和车辆运行时磁浮轨道感应产生的端部涡流磁场,这些磁场有可能通过检测线圈的耦合进入传感器的电路,影响悬浮间隙的检测。文中研究了这两种电磁干扰,...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间隙传感器所处环境周围存在着多种电磁干扰,特别是悬浮磁场的漏磁和车辆运行时磁浮轨道感应产生的端部涡流磁场,这些磁场有可能通过检测线圈的耦合进入传感器的电路,影响悬浮间隙的检测。文中研究了这两种电磁干扰,在单磁铁模块模型的瞬态磁场仿真基础上,分析认为它们是一种低频干扰,并从屏蔽和滤波2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基于传感器检测频率与干扰频率的差异性,设计了一种FIR高通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其抑制干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列车 悬浮间隙传感器 电磁干扰 涡流 漏磁 瞬态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车辆悬浮间隙传感器与相对定位传感器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晁闯 吴峻 +1 位作者 洪小波 郑瑶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148,共4页
高速磁浮车辆悬浮间隙传感器为悬浮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间隙信息。相对定位传感器则分别为高速磁浮车辆牵引和运行控制提供同步直线电机次级极相角信息和速度信息。在分析两者应用差异的基础上,讨论了检测线圈结构设计、电路结构设计、... 高速磁浮车辆悬浮间隙传感器为悬浮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间隙信息。相对定位传感器则分别为高速磁浮车辆牵引和运行控制提供同步直线电机次级极相角信息和速度信息。在分析两者应用差异的基础上,讨论了检测线圈结构设计、电路结构设计、动态特性、抗电磁干扰与抗温度漂移等共性技术。对悬浮间隙传感器而言,需弱化齿槽效应;对相对定位传感器而言,则需强化齿槽效应,以抑制悬浮间隙波动和减少传感器过接缝时的信号畸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车辆 悬浮间隙传感器 相对定位传感器 齿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传感器防浪涌设计及改进 被引量:4
8
作者 翟毅涛 吴峻 曾晓荣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184,190,共5页
为提高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的可靠性,分析在雷击、电源干扰等工况条件下的浪涌产生机理,确定浪涌冲击试验的内容,从通流量的角度说明已有防浪涌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并指出其在高温环境下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降压和分流的角度进... 为提高磁浮列车悬浮传感器的可靠性,分析在雷击、电源干扰等工况条件下的浪涌产生机理,确定浪涌冲击试验的内容,从通流量的角度说明已有防浪涌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并指出其在高温环境下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降压和分流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在原有电路中并接大容量电容的方式降低浪涌对敏感器件的冲击,从而提高传感器电源的抗浪涌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悬浮传感器 浪涌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涡流对磁浮车辆头部悬浮间隙传感器的影响
9
作者 罗茹丹 吴峻 李中秀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
处于中低速磁浮车辆头部的悬浮电磁铁运行时,在轨道上会感应出明显的涡流,这种随着速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涡流,不仅影响头部悬浮电磁铁的悬浮吸力大小,同时也会影响基于电涡流原理的悬浮间隙传感器的检测输出信号。针对涡流对车辆头部悬浮... 处于中低速磁浮车辆头部的悬浮电磁铁运行时,在轨道上会感应出明显的涡流,这种随着速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涡流,不仅影响头部悬浮电磁铁的悬浮吸力大小,同时也会影响基于电涡流原理的悬浮间隙传感器的检测输出信号。针对涡流对车辆头部悬浮间隙传感器的影响,利用电磁仿真软件Maxwell 3D对单电磁铁模块模型进行了瞬态磁场仿真,分析了电磁铁模块运动致使F轨产生的涡流与传感器线圈激励致使F轨产生的涡流之间的重叠现象,得出了该涡流影响容易导致传感器测量值偏大的结论,试验结果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列车 涡流 悬浮间隙传感器 悬浮电磁铁 瞬态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悬浮导向传感器故障定位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吉文 袁建军 +4 位作者 佟来生 梁潇 黄海涛 戴志杰 朱莉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4-147,共4页
为解决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悬浮导向传感器故障检测和维修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对高速磁浮列车悬浮导向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板和线圈柔性电路板进行了分析,利用信号发生设备产生输入信号至被测电路板,由信号采集设备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到上... 为解决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悬浮导向传感器故障检测和维修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对高速磁浮列车悬浮导向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板和线圈柔性电路板进行了分析,利用信号发生设备产生输入信号至被测电路板,由信号采集设备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到上位机系统与给定信号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结合查故障字典来判断故障区域,从而实现悬浮导向传感器离线故障的定位。该方法能够对传感器板卡进行快速定位,提高了维修效率。研究结果对高速磁浮列车的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悬浮导向传感器 故障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轨道台阶干扰的磁浮传感器间隙补偿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翟毅涛 吴峻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83,共7页
磁浮列车以较高的速度运行时,轨道台阶产生的干扰会使电磁铁的电流变化率急剧增大,对控制系统造成巨大冲击。考虑悬浮传感器探头受轨道台阶影响时的输出特性及三探头结构,建立了单点通过轨道台阶模型。根据探头输出特性进行轨道台阶的辨... 磁浮列车以较高的速度运行时,轨道台阶产生的干扰会使电磁铁的电流变化率急剧增大,对控制系统造成巨大冲击。考虑悬浮传感器探头受轨道台阶影响时的输出特性及三探头结构,建立了单点通过轨道台阶模型。根据探头输出特性进行轨道台阶的辨识,利用第1个通过轨道台阶的探头信息对后通过轨道台阶的2个探头输出安排过渡过程进行补偿,同时在传感器通过轨道台阶时切换间隙合成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所得的合成间隙过渡平缓,在减小电磁铁的电流变化率方面效果明显,减小了轨道台阶对控制系统的冲击。新算法仅需要对传感器间隙安排1次过渡过程,对轨缝宽度、车辆速度等信息无特殊要求,更加适应存在连续多个轨缝的实际轨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轨道台阶 悬浮传感器 安排过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通门与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钻井测斜仪 被引量:36
12
作者 谢子殿 朱秀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0-33,共4页
介绍了以磁通门技术与加速度计为工作原理的钻井测斜仪,阐述了两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测斜仪的结构设计,推导出井斜角、方位角、工具面角的数学模型。测斜仪采用幅值相位法和二次谐波法检测信号,采用内置单片机处理数据,通过对采集的数... 介绍了以磁通门技术与加速度计为工作原理的钻井测斜仪,阐述了两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测斜仪的结构设计,推导出井斜角、方位角、工具面角的数学模型。测斜仪采用幅值相位法和二次谐波法检测信号,采用内置单片机处理数据,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逐点修正的方法来消除多种误差的影响,使测斜仪的测量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门 悬浮式加速度传感器 方位 井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线路轨道轨缝对车辆悬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志会 佟来生 +2 位作者 罗华军 张文跃 周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52,57,共5页
中低速磁浮线路轨道因考虑热胀冷缩等因素,轨道由定长的轨排通过轨排接头进行过渡连接,在线路中会形成诸多轨缝。首先分析了轨缝对于悬浮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中低速磁浮轨道的F轨在温升作用下的热变形,基于车辆悬浮稳定性要... 中低速磁浮线路轨道因考虑热胀冷缩等因素,轨道由定长的轨排通过轨排接头进行过渡连接,在线路中会形成诸多轨缝。首先分析了轨缝对于悬浮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中低速磁浮轨道的F轨在温升作用下的热变形,基于车辆悬浮稳定性要求提出了车辆对轨缝设计的相关要求,并对国内某磁浮试验线上的轨缝值进行统计与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交通 轨道 轨缝 悬浮传感器 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