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喷技术的微胶囊制造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天军 侯丽雅 +1 位作者 章维一 张晓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499-2502,共4页
利用压电驱动器产生的低频振动,使微流道中的流体产生脉冲流动,通过微喷头实现微流体的数字化离散和喷射。通过控制振动的频率和微喷头的直径,可以实现微胶囊尺寸的数字化控制。利用悬浮交联微胶囊制备方法,以海藻酸钠包覆胰岛细胞进行... 利用压电驱动器产生的低频振动,使微流道中的流体产生脉冲流动,通过微喷头实现微流体的数字化离散和喷射。通过控制振动的频率和微喷头的直径,可以实现微胶囊尺寸的数字化控制。利用悬浮交联微胶囊制备方法,以海藻酸钠包覆胰岛细胞进行了微胶囊制作实验,制造出了尺寸均匀的微米级尺度微胶囊。展望了基于微流体数字化的微胶囊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射 微胶囊 微流体数字化 悬浮交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淀粉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詹国平 黄可龙 张法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6,共3页
本文先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以表氯醇为交联剂,采用逆相悬浮交联聚合法制得中性淀粉微球,然后用Na3P3O9作交联剂进行第二次交联和阴离子化,制得阴离子型淀粉微球。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中性淀粉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优化了制备的工艺条... 本文先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以表氯醇为交联剂,采用逆相悬浮交联聚合法制得中性淀粉微球,然后用Na3P3O9作交联剂进行第二次交联和阴离子化,制得阴离子型淀粉微球。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中性淀粉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优化了制备的工艺条件。对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制备工艺稳定,有良好的应用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型淀粉微球 制备研究 逆相悬浮交联聚合 交联 粒径 性质表征 药物制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麦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卢飞 熊双丽 +1 位作者 史敏娟 王莹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5-238,242,共5页
目的:优化苦荞麦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方法:正交实验法优化交联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红外、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制备苦荞麦淀粉微球的最佳条件为:5%苦荞麦淀粉、0.9gSpan60、3mL环氧氯丙烷、反应温度60℃、反应... 目的:优化苦荞麦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方法:正交实验法优化交联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红外、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制备苦荞麦淀粉微球的最佳条件为:5%苦荞麦淀粉、0.9gSpan60、3mL环氧氯丙烷、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4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淀粉微球近似球状,球体表面粗糙,结构呈多孔立体网络结构,平均粒径为32μm;其对次甲基蓝的吸附量为3.78mg/g。结论:苦荞麦淀粉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缓释性能,可应用于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淀粉 淀粉微球 反相悬浮交联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磁性纳米材料制备工艺优化及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傅晶依 刘通 +2 位作者 汤琦龙 窦信 赵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9-263,266,共6页
以壳聚糖与Fe_(3)O_(4)纳米颗粒为原料,采用反向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磁性纳米材料,以其对亚硝酸盐吸附率为指标,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合成温度65℃,pH=9.40,Fe_(3)O_(4)添加量0.29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壳聚糖... 以壳聚糖与Fe_(3)O_(4)纳米颗粒为原料,采用反向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磁性纳米材料,以其对亚硝酸盐吸附率为指标,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合成温度65℃,pH=9.40,Fe_(3)O_(4)添加量0.29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壳聚糖磁性纳米材料对亚硝酸盐的吸附率为53.07%。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壳聚糖与Fe_(3)O_(4)纳米颗粒交联成功。通过磁性对比发现壳聚糖磁性纳米材料具备较强磁性。电镜下观察壳聚糖磁性纳米材料表面多孔隙,与壳聚糖、Fe_(3)O_(4)的表面形态存在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磁性材料 反向悬浮交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