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代边地传食的供给——以敦煌悬泉置汉简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岩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7,共9页
汉代边地传食的供给主要包括置传马的饲料供应与人的传食供应两大类,置传马的饲料包括茭、粟、麦、穬麦等,人的传食供应主要是粟、米、酱等,地位较高的客人还供给肉、羊、鸡、鱼、酒等,其供给量大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传食主要来自县、... 汉代边地传食的供给主要包括置传马的饲料供应与人的传食供应两大类,置传马的饲料包括茭、粟、麦、穬麦等,人的传食供应主要是粟、米、酱等,地位较高的客人还供给肉、羊、鸡、鱼、酒等,其供给量大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传食主要来自县、郡、亭及其他置,供给对象一方面是传马,一方面是地方、中央官属、出征将领及随行人员、外国客人、少数民族头领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边地 传食 悬泉置汉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悬泉置简文记录的风灾
2
作者 王子今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汉代丝绸之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形势,是实现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水草",即水资源和植被状况,以及野生动物分布的情形,都成为丝路交通的生态环境保障.而气候条件尤其重要.气候因素必然会对水资源和自然植被的形态产生影响,无... 汉代丝绸之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形势,是实现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水草",即水资源和植被状况,以及野生动物分布的情形,都成为丝路交通的生态环境保障.而气候条件尤其重要.气候因素必然会对水资源和自然植被的形态产生影响,无疑也制约着野生动物的生存,亦直接作用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以及丝绸之路交通条件.考察汉代气候状况时,不宜忽略当时"大风""狂风"等天气对河西生活、生产乃至交通形成的危害性作用.通过出土文献资料中相关信息的整理和研究,可以增进我们的认识.悬泉置汉简"会大风""逢大风"简文,是值得珍视的丝绸之路交通史、丝绸之路生态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悬泉置汉简 风灾 能风与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戊己校尉新论 被引量:8
3
作者 孟宪实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28-135,共8页
戊己校尉是西汉在车师王国设置的屯田军队,它的存在是汉朝经营西域政策的一部分,并为汉朝在西域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戊己校尉的研究,却存在许多争议。通过新出汉简,本文讨论有关戊己校尉的几个问题:戊、己校尉在西汉以分置为主... 戊己校尉是西汉在车师王国设置的屯田军队,它的存在是汉朝经营西域政策的一部分,并为汉朝在西域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戊己校尉的研究,却存在许多争议。通过新出汉简,本文讨论有关戊己校尉的几个问题:戊、己校尉在西汉以分置为主。戊己校尉的屯驻地主要是车师,己校尉只有过短期调离。戊己校尉的隶属关系是中央北军而不是敦煌郡。利用新资料,支持新论点,本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是有所推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师屯田 戊己校尉 悬泉置汉简 中垒校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