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敦煌郡兵器研究——以悬泉汉简、马圈湾汉简为中心
1
作者 魏迎春 郑炳林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西汉敦煌郡所见兵器的来源包括官方调配和市场购买两种类型。敦煌郡内部流转的兵器很多是自长安、西域等地输入,而当地是否铸造兵器难以确定。敦煌郡兵器保管于郡库、县库、兵库等机构,相关部门还会对兵器进行定期查验,以确保边塞机构... 西汉敦煌郡所见兵器的来源包括官方调配和市场购买两种类型。敦煌郡内部流转的兵器很多是自长安、西域等地输入,而当地是否铸造兵器难以确定。敦煌郡兵器保管于郡库、县库、兵库等机构,相关部门还会对兵器进行定期查验,以确保边塞机构拥有完好的兵器使用。西汉敦煌郡驻军普遍配发各类兵器,其中军官普遍配剑、弓等兵器,而戍卒则普遍配弩,有的军官士卒还会配置私人兵器。同时,边塞机构中的兵器又常与守御器搭配使用。此外,敦煌市场一方面可以交易兵器,另一方面又存在“兵禁物”,用以限制兵器交易。其主要原因应是西汉政府有意对一些高端兵器进行技术封锁,再者还可能是为加强对兵器交易的管控力度,从而遏制豪杰少年、剑客等群体以武犯禁。尽管如此,西汉仍然难以完全阻止兵器铸造技术的泄露,西域的兵器也通过敦煌流入中原。总之,敦煌汉简所见兵器及其制造技术的交流促进了古代中西方间科学技术的交流、互鉴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敦煌郡 兵器 悬泉汉简 马圈湾汉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经敦煌郡与西域诸国交往交流中的物品研究——以敦煌悬泉汉简为中心
2
作者 郑炳林 司豪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0,共9页
悬泉汉简中的“柱”存在驮运物品之义,故进行物品运输的载体称为“柱马”“柱车”。西汉敦煌郡会对载物的柱马登记造册,且柱马、传马、骑马等马匹的类型和用途有时会出现交叉,有时会发生转化。“柱车”不是一种专有车型,而是基于其用途... 悬泉汉简中的“柱”存在驮运物品之义,故进行物品运输的载体称为“柱马”“柱车”。西汉敦煌郡会对载物的柱马登记造册,且柱马、传马、骑马等马匹的类型和用途有时会出现交叉,有时会发生转化。“柱车”不是一种专有车型,而是基于其用途而产生的称谓,重车、牛车、传车等各类车型参与载物运输任务时也可算作“柱车”。西汉敦煌郡在迎送接待过往公务人员时频繁使用柱马,并为这些柱马提供茭、粟等食物。为满足运输需求,有时会将“传车马”转为“柱车马”使用。而柱马、柱车运输的物品包括钱币、丝织品、器具、食物、印绶等各种类型。总之,西汉敦煌郡所提供的物品运输、护送服务,促进了丝绸之路上的物品流通,也持续推动着西汉中原与西域间交往交流朝着更加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敦煌郡 物品运输 悬泉汉简 柱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悬泉汉简所载穬麦、大麦名实考辨
3
作者 敏春芳 肖从礼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麦类粮食是汉代敦煌悬泉置和边塞重要的谷物。从汉简记载来看,在谷粮出入簿中一般是粟和麦配给,粟主要供人食用,麦供牛、马食用。此外,麦类粮食也是人们的主粮之一。结合悬泉汉简记载,穬麦和粟一样需要脱壳,其出米率为10∶200/39,约为10... 麦类粮食是汉代敦煌悬泉置和边塞重要的谷物。从汉简记载来看,在谷粮出入簿中一般是粟和麦配给,粟主要供人食用,麦供牛、马食用。此外,麦类粮食也是人们的主粮之一。结合悬泉汉简记载,穬麦和粟一样需要脱壳,其出米率为10∶200/39,约为10∶5,略低于粟米比率10∶6。从汉简中穬麦主要用作牛、马饲粮,以及汉简“穬麦皮芒厚”之语记载,推知汉简中记载的穬麦为带稃壳的大麦。而汉简中记载的“大麦”应为青稞,也称“元麦”,人、畜皆可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穬麦 大麦 青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叁)》纪年考订
4
作者 黄艳萍 黄晨洲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3,共7页
新近出版的《悬泉汉简(叁)》辑录了2198枚简牍,其中纪年简、历谱简、月朔简等共计515枚,有明确纪年的简245枚。文章考证了20枚月朔简和历谱简的纪年,校订了5枚有误的纪年,进一步明确了这批简牍的年代。
关键词 悬泉汉简 纪年简 历谱简 月朔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敦煌郡移民问题再探——以敦煌悬泉汉简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魏迎春 郑炳林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8,共10页
通过对中原的贫民、流民、"应募士""徙边者"以及胡姓移民等几种类型移民群体的研究得知:中原移民以"关东下贫"为主,其中贫民、"应募士""徙边者"迁徙敦煌郡主要由当地政府遣员护送,... 通过对中原的贫民、流民、"应募士""徙边者"以及胡姓移民等几种类型移民群体的研究得知:中原移民以"关东下贫"为主,其中贫民、"应募士""徙边者"迁徙敦煌郡主要由当地政府遣员护送,而流民迁徙敦煌郡往往需要敦煌郡遣员招揽.敦煌郡极为重视移民接待安置工作,一般会给中原移民划定居住区域,分配田宅,并关注其后续生活.随着中原移民不断进入,敦煌郡劳动人口得以补充,农业经济获得发展.与此同时中原的生活习俗、儒家文化等传播到敦煌,形成移民文化,中原文化还以敦煌为中转将影响扩展至西域地区.此外,由于敦煌郡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外来胡姓居民也在此活动乃至定居,这些胡姓居民对于有助于推动西汉敦煌郡畜牧业、商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郡 西汉 移民 悬泉汉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悬泉汉简看早期草书的演进模式与状况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晶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4,I0001,共8页
悬泉汉简中系统有序的草文字书写是考察早期草书演进情况的绝佳标本,通过图证分析,可以看出早期草书的演进具有纵引主线和横展辅线两条基本线路,而书写的捷易追求与字形的易别原则构成了早期草书得以正常演进的“推促—牵扯”的二元引擎... 悬泉汉简中系统有序的草文字书写是考察早期草书演进情况的绝佳标本,通过图证分析,可以看出早期草书的演进具有纵引主线和横展辅线两条基本线路,而书写的捷易追求与字形的易别原则构成了早期草书得以正常演进的“推促—牵扯”的二元引擎,文书传抄与草书教习是早期草书阶段草法得以确定、普及的两种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草书 演变 悬泉汉简 驱动 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悬泉汉简“祭祠具”谈汉代河西边地的社祭与臈祭
7
作者 肖从礼 敏春芳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祭祠具”简文分别见于悬泉汉简和居延汉简,二简均为简札,文书书写格式相近,内容相同。推断二简文所记为汉代“祠具”,即有关举行祭祠仪式时所应备具的祭食种类和数量的规定。此“祭祀具”简文与“祠令”相类,具有法律效力。综合汉简... “祭祠具”简文分别见于悬泉汉简和居延汉简,二简均为简札,文书书写格式相近,内容相同。推断二简文所记为汉代“祠具”,即有关举行祭祠仪式时所应备具的祭食种类和数量的规定。此“祭祀具”简文与“祠令”相类,具有法律效力。综合汉简记载可知,敦煌悬泉置和居延地湾遗址出土的“祭祀具”使用范围应包括河西边地的社祭和臈祭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祭祠具 社祭 臈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所见鼓与鼓令 被引量:6
8
作者 牛路军 张俊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4,122,共6页
一般所说的鼓是一种乐器,在古代又有比较独特的用法,近18000枚悬泉汉简简牍文书为我们提供了此类信息。悬泉汉简中与"鼓"相关资料的整理,不仅可以复原汉代的"鼓令",而且可获得一些未曾知道的信息。在悬泉置的日常... 一般所说的鼓是一种乐器,在古代又有比较独特的用法,近18000枚悬泉汉简简牍文书为我们提供了此类信息。悬泉汉简中与"鼓"相关资料的整理,不仅可以复原汉代的"鼓令",而且可获得一些未曾知道的信息。在悬泉置的日常生活中鼓用于接待,以敲鼓次数的多少告诉接待单位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汉代 鼓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悬泉汉简看两汉西域屯田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德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3-121,共9页
两汉在西域的屯田是管理和经营西域的重要措施,它 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对后世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文中征引的悬泉汉简, 是近年来地下出土的最新材料,很多方面弥补了文献记载之阙略,结合文献和汉简的研究, 不仅可以揭... 两汉在西域的屯田是管理和经营西域的重要措施,它 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对后世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文中征引的悬泉汉简, 是近年来地下出土的最新材料,很多方面弥补了文献记载之阙略,结合文献和汉简的研究, 不仅可以揭示西域屯田的总体面貌,还可解决一些单靠文献所难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西域 屯田 西北边疆 秦汉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所见西汉效谷县的“里”名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俊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7,共10页
"里"是汉代社会生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形式,因为悬泉置与效谷县的独特关系,在悬泉汉简中保留和出现了很多属于效谷县的"里"名。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从现有的45个里名探讨效谷县的社会生活状况,为认识西... "里"是汉代社会生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形式,因为悬泉置与效谷县的独特关系,在悬泉汉简中保留和出现了很多属于效谷县的"里"名。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从现有的45个里名探讨效谷县的社会生活状况,为认识西汉边境小县的社会生活及其与丝路交通的关系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效谷县 里名 社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壹)》历表类残册复原——兼谈“历日”与“质日”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占宇 赵丹丹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135,共9页
立足于出土秦汉历表类简册的整体特点,从简牍材质形制、书法风格及抄本特点等方面的一致性入手,对《悬泉汉简(壹)》中13枚残简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考证,局部复原5件年代可考的册书。并初步指出"历日"主要用于查看日期和时日... 立足于出土秦汉历表类简册的整体特点,从简牍材质形制、书法风格及抄本特点等方面的一致性入手,对《悬泉汉简(壹)》中13枚残简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考证,局部复原5件年代可考的册书。并初步指出"历日"主要用于查看日期和时日禁忌,与近世流行的"宪书""皇历"并无太大区别;而"质日"则兼具"历日"与"记事簿"的双重功能,与今日流行的台历较为接近。二者之别,主要在是否记事或预备记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历日 质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新见的两例汉代职官制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俊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3,共8页
悬泉汉简作为汉代邮驿机构悬泉置的日常运作档案文书,与地方机构紧密联系或有亲近关系,对地方的社会与政治制度有较多的涉及。其中所记录的敦煌郡属县长官"令""长"的变化及郡县吏员的守官制度,是史书不曾记录的史... 悬泉汉简作为汉代邮驿机构悬泉置的日常运作档案文书,与地方机构紧密联系或有亲近关系,对地方的社会与政治制度有较多的涉及。其中所记录的敦煌郡属县长官"令""长"的变化及郡县吏员的守官制度,是史书不曾记录的史实。对此等变化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汉代的职官制度,对西北地方政治史研究来说无疑也是一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西汉 职官制度 敦煌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悬泉置考论——以敦煌悬泉汉简为中心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志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2,共7页
悬泉置受到敦煌、效谷两级政府的双重领导,以郡领导为主,级别大致与县相同,主官为啬夫。服务人员的来源除了官吏、戍卒,还有一大部分是发配来的刑徒。悬泉置的功能包括邮件传递、提供餐饮住宿以及缉捕、监察等。
关键词 敦煌 悬泉汉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悬泉汉简中的使者看西域与内地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春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27,共6页
敦煌悬泉汉简中,有不少涉及西域使者的简文。由简文可以发现当时西域各政权中的各个阶层都曾派遣使者到内地。西域使者派遣的主体多样性特点,证明了汉朝对西域实行的民族政策赢得了西域各族各阶层人民的拥护,反映了西域与内地的关系是... 敦煌悬泉汉简中,有不少涉及西域使者的简文。由简文可以发现当时西域各政权中的各个阶层都曾派遣使者到内地。西域使者派遣的主体多样性特点,证明了汉朝对西域实行的民族政策赢得了西域各族各阶层人民的拥护,反映了西域与内地的关系是密切、深入和友好的,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是积极的主动的。同时也反映了西域与内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沟通交流程度的加深。西域各民族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使者 西域 西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与伊存授经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屹 刘菊林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2,共10页
悬泉汉简可为"伊存授经"的可靠性提供新的印证。首先,悬泉汉简中"大月氏简",证实了西汉末年大月氏与汉朝通使的情况,呈现了"大月氏王"与"五翖侯"并存的状态。其次,悬泉汉简中"小浮屠里简&... 悬泉汉简可为"伊存授经"的可靠性提供新的印证。首先,悬泉汉简中"大月氏简",证实了西汉末年大月氏与汉朝通使的情况,呈现了"大月氏王"与"五翖侯"并存的状态。其次,悬泉汉简中"小浮屠里简"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也大都与"伊存授经"所体现的大月氏佛教传统有关。还澄清了目前世界上年代最早的佛经写卷,并非大月氏佛教的产物,并梳理出公元前后大月氏接受佛教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小浮屠里简 伊存授经 大月氏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悬泉汉简》看《睡虎地秦墓竹简》“荔”字的通假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湘蓉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本文利用《敦煌悬泉汉简》与《睡虎地秦墓竹简》相关简文进行对比 ,对整理小组将《睡虎地秦墓竹简》“荔”字视为通假提出疑问 ,并利用同期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用例证明《睡虎地秦墓竹简》“荔”字按原词义解释更为合适。
关键词 《敦煌悬泉汉简》《睡虎地秦墓竹简》 通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所记传舍厕具“清倨”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常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8,共9页
《悬泉汉简》中所记传舍设施“清倨”应为厕具,“清”是厕所的婉称,“倨”当读作“踞”,指伸足而臀坐。“清倨(踞)”是厕坑上面坐便用的台座,与悬泉置遗址高级传舍厕坑上的圆木方框相对应。这种装有木制台座的坐厕与保安山二号汉墓中的... 《悬泉汉简》中所记传舍设施“清倨”应为厕具,“清”是厕所的婉称,“倨”当读作“踞”,指伸足而臀坐。“清倨(踞)”是厕坑上面坐便用的台座,与悬泉置遗址高级传舍厕坑上的圆木方框相对应。这种装有木制台座的坐厕与保安山二号汉墓中的石制坐厕相类同,是汉代部分王侯、贵族及高官坐便习惯的反映。“清倨”在《悬泉汉简》中亦作“清踞”,出现在传舍检查记录中,说明这种厕具是当时此类传舍的常规设施。未配备厕所的普通传舍,住客白天可以利用置内公厕,晚上起夜则可能会用到“虎子”“行清”等小型可移动便器,也能较好地解决如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传舍 清倨 清踞 厕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壹)》中出入符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雅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0,共7页
通过对《悬泉汉简(壹)》中10枚简文的认识,以及对肩水金关汉简73EJT34:11的理解,认为河西地区出土的出入符内容除记载吏、家属等具体信息之外,还有“田关外以符出者”需要登记具体田亩数的要求,进而推测“田关外以符出者”与吏及家属出... 通过对《悬泉汉简(壹)》中10枚简文的认识,以及对肩水金关汉简73EJT34:11的理解,认为河西地区出土的出入符内容除记载吏、家属等具体信息之外,还有“田关外以符出者”需要登记具体田亩数的要求,进而推测“田关外以符出者”与吏及家属出入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出入符 田亩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甘露二年病死马书》所见驿置传马管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富磊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4-170,共7页
汉代邮传系统中,传马效率决定着邮传时效,悬泉汉简《甘露二年病死马书》中能够看出汉代对于传马的管理,在非紧急情况下使用传马,需要有财物担保,如果没有经过合法程序使用传马发生死亡事故,责任人与主管官吏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传马... 汉代邮传系统中,传马效率决定着邮传时效,悬泉汉简《甘露二年病死马书》中能够看出汉代对于传马的管理,在非紧急情况下使用传马,需要有财物担保,如果没有经过合法程序使用传马发生死亡事故,责任人与主管官吏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传马的饲养过程中,需要执行相关的标准。如果传马生病等情况,需要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否则就需要追究相应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传马 日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札记一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6,共1页
敦煌悬泉汉简Ⅱ90DXT0114(3):54:●兵令十三当占缗钱匿不自占不以实罚及家长戍边一岁整理者认为此简是汉《兵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文物》2000年第5期,第31、37、23页... 敦煌悬泉汉简Ⅱ90DXT0114(3):54:●兵令十三当占缗钱匿不自占不以实罚及家长戍边一岁整理者认为此简是汉《兵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文物》2000年第5期,第31、37、23页。)。《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亦录有此简释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悬泉汉简 文物考古研究所 札记 甘肃省 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