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挂设备隔振频率与刚度优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向福腾 阳光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2,共4页
基于隔振原理,首先给出了系统频率避免共振需要满足的条件;其次,以E3C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冷却单元风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详细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变压器组装的刚体振动频率和冷却单元吊梁的弹性振动频率;然后,按照变... 基于隔振原理,首先给出了系统频率避免共振需要满足的条件;其次,以E3C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冷却单元风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详细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变压器组装的刚体振动频率和冷却单元吊梁的弹性振动频率;然后,按照变压器组装的垂向浮沉振动、风机组的自身工作振动、冷却单元吊梁的垂向弹性振动对组合模型振动的影响依次降低的原则,研究了风机组避免与三种激励发生共振所需的悬挂频率与刚度;最后,通过避开三种激励的主共振区得到最优的风机组悬挂频率和风机组安装座减振橡胶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悬挂设备 模态分析 刚体振动 弹性振动 隔振原理 悬挂频率与刚度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白车身结构接附点动刚度优化方法
2
作者 侯俊剑 许亚雄 +1 位作者 钟玉东 赵登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5260-15267,共8页
白车身接附点的动刚度对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对车身与副车架的关键接附点进行动刚度分析,可以为车辆正向开发中NVH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又能够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以一款... 白车身接附点的动刚度对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对车身与副车架的关键接附点进行动刚度分析,可以为车辆正向开发中NVH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又能够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以一款日产SUV车型为研究对象,面向开发设计阶段白车身关键接附点动刚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白车身结构接附点动刚度优化分析方法,将接附点平均动刚度提升至8000 N/mm以上。首先通过建立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利用仿真软件中Optistruct结构求解器进行模态分析、动刚度分析,计算得到车身接附点IPI(input point inertance)曲线;其次绘制出目标值的动刚度曲线并与计算得到的IPI曲线进行对比,计算各个安装点X、Y、Z 3个方向的平均动刚度值;然后根据对比结果利用直接频响分析找出左后减震器接附点Y向IPI曲线峰值过高的原因;最后结合板厚灵敏度分析对相对薄弱区域提出车身结构尺寸优化和形貌优化的优化方案。通过验证,左后减震器接附点Y向动刚度平均值达到设计目标值。优化后的左后减震器接附点Y向动刚度得到较大提升,为白车身后续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使其达到工程设计的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刚度 频率响应分析 灵敏度分析 尺寸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铰接式自卸车平衡悬架系统橡胶弹簧刚度的非线性特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志华 孙蓓蓓 +3 位作者 孙庆鸿 马铸 李锁云 王华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30,共5页
为了提高AD250铰接式自卸车的平顺性,对其平衡悬架夹层橡胶弹簧的刚度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建立了橡胶弹簧的参数化有限元接触模型,对弹簧轴向刚度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很好地吻合.研究结果表明, 此橡胶弹簧刚度偏... 为了提高AD250铰接式自卸车的平顺性,对其平衡悬架夹层橡胶弹簧的刚度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建立了橡胶弹簧的参数化有限元接触模型,对弹簧轴向刚度的非线性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很好地吻合.研究结果表明, 此橡胶弹簧刚度偏大且非线性特性不能满足悬架在不同载荷下具有等固有频率的要求,为此以固有频率 2Hz为优化目标对橡胶弹簧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橡胶弹簧能使车辆保持稳定且良好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式自卸车 弹簧刚度 特性分析 悬架系统 非线性特性 橡胶弹簧 固有频率 接触模型 平衡悬架 轴向刚度 研究结果 分析结果 优化目标 平顺性 有限元 参数化 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排气系统吊耳动刚度优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上官文斌 黄志 +1 位作者 贺良勇 段小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2,152,共4页
基于汽车排气系统吊耳传递的动态载荷最小、吊耳耐疲劳性最好,建立了考虑动力总成在内的排气系统振动分析模型。进行了排气系统的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测试,并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所建立的排气系统振动模型的正确性。以吊耳... 基于汽车排气系统吊耳传递的动态载荷最小、吊耳耐疲劳性最好,建立了考虑动力总成在内的排气系统振动分析模型。进行了排气系统的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测试,并和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所建立的排气系统振动模型的正确性。以吊耳的垂向动态载荷最小和其静变形量在一定范围内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排气系统吊耳动刚度优化模型。优化后,在怠速工况和2档全负荷加速工况下对车身底板驾驶员位置进行了振动响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利用优化后的吊耳刚度,能够有效降低车身底板的振动加速度,表明了阐述的排气系统建模和吊耳动刚度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文中建模与优化方法,对排气系统的吊耳动刚度计算与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吊耳 频率响应分析 刚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前起舱段结构几何刚度分布优化设计
5
作者 田薇 孙秦 范学领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7-861,共5页
文章针对某型飞机前起落架舱段结构开展其固有品质特性的优化设计分析研究。首先针对该型飞机前起落架舱段结构特点建立了有限元动特性数值解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变量设计,并在数值优化技术框架下对前起舱段结构低阶频率特性进行了... 文章针对某型飞机前起落架舱段结构开展其固有品质特性的优化设计分析研究。首先针对该型飞机前起落架舱段结构特点建立了有限元动特性数值解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变量设计,并在数值优化技术框架下对前起舱段结构低阶频率特性进行了构件尺寸的参数优化,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分布形态及构建参数,获得了低阶固有频率特性约束下的最轻结构重量及最佳结构刚度分布,给出了结构固有振动特性数值优化结果,提高了结构的动力学品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计算几何学 计算机软件 设计 有效性 有限元素法 飞机起落架 数学模型 固有频率 刚度 结构分析 结构优化 舱段结构 几何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结构的整体叶盘高效强力复合铣床立柱优化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孙鹏程 史耀耀 +2 位作者 辛红敏 赵盼 李志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3,共7页
针对整体叶盘高效强力复合铣床的关键零部件刚性,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其盘铣立柱的动、静态特性。提取立柱的3种典型元结构,结合盘铣切削条件,运用变量分析技术,并以元结构的出砂孔形状、尺寸、孔数和筋板作为优化对象,以固有频率... 针对整体叶盘高效强力复合铣床的关键零部件刚性,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其盘铣立柱的动、静态特性。提取立柱的3种典型元结构,结合盘铣切削条件,运用变量分析技术,并以元结构的出砂孔形状、尺寸、孔数和筋板作为优化对象,以固有频率和刚度为优化目标,以整体质量为约束条件,提高立柱的刚度质量比。根据获得的3种最优元结构对立柱重构建模,优化后的立柱结构方案与原方案相比,质量减轻(11.2%),固有频率(一阶固有频率增加28.4%)和刚度(整体变形减小38.5%)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立柱结构 计算机软件 变形 有限元方法 网格划分 数学模型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优化 刚度 元结构 盘铣立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后背门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戚振杰 胡海欧 +1 位作者 崔世海 霍俊焱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9-206,共8页
以某SUV纯电动汽车的后背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法,以T300牌号炭纤维复合材料代替钢对汽车后背门进行轻量化的重新设计,通过自由尺寸优化、尺寸优化和铺层次序优化三个阶段对后背门炭纤维复合材料的铺层进行优化,并对优化... 以某SUV纯电动汽车的后背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法,以T300牌号炭纤维复合材料代替钢对汽车后背门进行轻量化的重新设计,通过自由尺寸优化、尺寸优化和铺层次序优化三个阶段对后背门炭纤维复合材料的铺层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炭纤维后背门各项性能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原钢制后背门,优化后的炭纤维后背门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侧向刚度、扭转模态频率和弯曲模态频率等性能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且质量由原来的16.70kg降至8.32kg,减重率达到50.2%,轻量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后背门 炭纤维复合材料 自由尺寸优化 尺寸优化 铺层次序优化 轻量化 刚度分析 模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备状态下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模态计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士忠 王晋乐 朱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38,共5页
推导了多自由度刚体振动系统振动频率和特征向量的解析方法,研究了轨道交通车辆车体设备悬挂方式及其垂向悬挂刚度与车体系统振动频率和车体各阶振幅之间的关系。以某轨道交通车辆车体模态分析为例,对车体模态分析过程中悬挂设备的模拟... 推导了多自由度刚体振动系统振动频率和特征向量的解析方法,研究了轨道交通车辆车体设备悬挂方式及其垂向悬挂刚度与车体系统振动频率和车体各阶振幅之间的关系。以某轨道交通车辆车体模态分析为例,对车体模态分析过程中悬挂设备的模拟方法、车体内装和设备的刚度,以及乘客质量对车体一阶垂弯和扭转频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设备悬挂方式和悬挂刚度的选择对车体频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与试验相比,考虑设备悬挂刚度、内装和设备自身刚度时对车体主要振动模态有显著提升,应在车体结构设计时予以注意;乘客质量对车体主要振动模态频率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辆 车体模态分析 振动频率解析法 设备悬挂刚度 内装刚度 乘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