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风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颤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新军 赵天娇 应赋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6-432,共7页
为了解斜风作用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颤振性能,采用考虑静风效应和全模态耦合影响的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精细化颤振分析程序,以主跨1400 m的斜拉悬吊组合体桥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构动力特性和斜风作用下结构的颤振稳定性,并... 为了解斜风作用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颤振性能,采用考虑静风效应和全模态耦合影响的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精细化颤振分析程序,以主跨1400 m的斜拉悬吊组合体桥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构动力特性和斜风作用下结构的颤振稳定性,并揭示斜风和静风效应对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是长周期的大跨柔性结构,自振频率密集分布,模态耦合效应强,具有显著的多模态耦合颤振特点;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的颤振临界风速随着风偏角的增大呈现波动起伏变化特征,并非如斜风分解法所述呈单调递增的变化规律,且主要在斜风情况下达到最低值;斜风和静风效应均会降低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的颤振稳定性,且静风效应起主要作用;斜风和静风效应使颤振临界风速的平均降幅分别达到1.53%和9.83%,而斜风和静风的综合作用则进一步降低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颤振稳定性,降幅平均值达到了13.8%。因此,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颤振分析必须综合考虑斜风和静风效应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风 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 颤振稳定性 动力特性 静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风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新军 胡智勇 孙雷雷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3-529,536,共8页
采用斜风作用下结构三维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程序(3DNASA-SW),以主跨1400 m的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斜风作用下的静风稳定性分析,揭示了斜风作用对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法向... 采用斜风作用下结构三维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程序(3DNASA-SW),以主跨1400 m的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斜风作用下的静风稳定性分析,揭示了斜风作用对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法向风情况类似,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静风失稳为主梁竖向弯曲和扭转耦合主导的失稳形态,斜风作用不会影响其静风失稳形态;随风偏角增大,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并非呈现如斜风分解法所述的余弦变化趋势,其最小值大多出现在斜风作用情形。程序与斜风分解法计算结果的差异率为-11.7%~2.9%,且以负值为主,斜风分解法将高估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静风稳定性;斜风作用对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的静风稳定性存在着正负影响,影响率为-4.7%~9.5%,尤其要注意非负攻角下较大风偏角斜风作用的不利影响。为准确预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静风稳定性,必须采用考虑静风荷载和结构非线性的斜风作用下结构三维非线性静风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风 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 静风稳定性 三维非线性分析 斜风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斜拉组合桥结构应用于武汉市杨泗长江大桥的技术经济优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共3页
采用悬吊与斜拉组合而成的桥结构,是改变传统的双塔单跨或三跨悬索桥随着主跨的增大而加大主缆的截面和两端锚碇规模的工程量的惟一模式。杨泗长江大桥采用中间悬吊和两桥塔前后配以斜拉的方式,在保持同等跨越能力的条件下,既使桥梁提... 采用悬吊与斜拉组合而成的桥结构,是改变传统的双塔单跨或三跨悬索桥随着主跨的增大而加大主缆的截面和两端锚碇规模的工程量的惟一模式。杨泗长江大桥采用中间悬吊和两桥塔前后配以斜拉的方式,在保持同等跨越能力的条件下,既使桥梁提高了体系的刚度,又达到在材料使用上的合理配置。悬吊斜拉组合桥结构为世界大跨度桥梁的技术进步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悬吊斜拉组合桥体系 杨泗长江大桥 桥梁设计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