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随访专家共识(2025)
1
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14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质量管理学组 霍晓鹏 孙育红 王惠珍 张圣洁 赵琳 崔秋菊 张捷 王一亦 聂卫华 王英丽 任立英 张红梅 邵占芳 李葵南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907,共9页
疼痛是术后常见现象,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理想的镇痛方法。随访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PCA,从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截至目前,尚无相应的专家共识或指南规范临床操作,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 疼痛是术后常见现象,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理想的镇痛方法。随访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PCA,从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截至目前,尚无相应的专家共识或指南规范临床操作,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与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临床麻醉质量管理学组共同发起,组织多名从事术后疼痛管理和研究的临床医护工作者,编写了《成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随访专家共识(2025)》。该共识结合当前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临床经验,分别就成人术后PCA随访团队的人员组成、适宜人群、随访及护理三方面内容达成了初步共识,以期为患者术后PCA规范化管理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术后 患者自控镇痛 管理 护理 随访 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北京协和医院30年临床管理经验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琳 任立英 +11 位作者 聂卫华 陈雅琪 张捷 张圣洁 王英丽 刁翠翠 马慧颖 张征 周力 申乐 王惠珍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5,共7页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照护成本增加。合理应用患者自控镇痛装置可有效缓解围术期急性疼痛。北京协和医院于1994年引入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并于2004年成立了急性疼痛服务工作组,以麻醉医生为指导、手术室...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照护成本增加。合理应用患者自控镇痛装置可有效缓解围术期急性疼痛。北京协和医院于1994年引入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并于2004年成立了急性疼痛服务工作组,以麻醉医生为指导、手术室疼痛专科护士为基础,联合实施基于患者自控镇痛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为术后疼痛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临床工作重点、护理管理经验、疼痛治疗理念的推广与传播、新形势下急性疼痛服务模式的发展等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全面加强患者诊疗过程中的疼痛管理、提升患者围术期镇痛服务满意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急性疼痛服务 护理管理 虚拟疼痛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0
3
作者 唐帅 徐仲煌 +4 位作者 黄宇光 何凯 任丽英 钱文伟 翁习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4-578,共5页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32例拟行择期全身麻醉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分别给予CFNB和PCIA作为术后镇痛方式;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芬太尼...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32例拟行择期全身麻醉下T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分别给予CFNB和PCIA作为术后镇痛方式;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芬太尼用量、术后疼痛评分、吗啡用量、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PM)角度;监测围手术期患者白细胞计数、乳酸、血糖、C反应蛋白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术中60min和90min时,CFNB组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PCIA组(P均<0.05)。CFNB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为(137.5±44.4)μg,明显低于PCIA组的(264.1±67.1)μg(P<0.01)。CFN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和活动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1)。CFNB组在各点的吗啡累计消耗量均显著低于PCIA组(P<0.05或P<0.01)。CFNB组患者在术后24h和48h所达到的最大CPM角度分别为(55.0±9.4)°和(76.3±11.0)°,明显高于PCIA组的(44.6±9.9)°和(67.5±10.3)°(P均<0.05)。CFNB组患者的嗜睡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7.5%和37.5%,明显低于PCIA组的75.0%和81.3%(P均<0.05)。CFNB组患者对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评分为(93.1±7.9)分,明显高于PCIA组的(79.1±11.9)分(P<0.01)。结论 CFNB在TKA中的镇痛效果优于PCIA。与PCIA相比,CFNB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稳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不良反应较轻,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连续股神经阻滞 患者自控镇痛 疼痛评分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剂量吗啡患者自控镇痛治疗难治性癌痛一例报道 被引量:9
4
作者 史学莲 刘小立 +1 位作者 宛春甫 杨娟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临床上约24%-30%的癌症患者经历中重度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镇痛方法可缓解多数癌痛,但难治性癌痛依然很棘手。难治性癌痛系指按照指南或规范化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的疼痛,常见于骨转移、爆发痛、神经... 临床上约24%-30%的癌症患者经历中重度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镇痛方法可缓解多数癌痛,但难治性癌痛依然很棘手。难治性癌痛系指按照指南或规范化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的疼痛,常见于骨转移、爆发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内脏疼痛等。临床上,口服吗啡每天超过300 mg为大剂量,超过600 mg为超大剂量。本文报道一例难治性癌痛患者应用超大剂量吗啡经静脉自控镇痛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 患者自控镇痛 经静脉自控镇痛 生活质量 硫酸吗啡缓释片 骨转移 镇痛效果 氨酚羟考酮片 盐酸羟考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维娜 姜亚芳 付艳芳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75-77,共3页
综述影响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PCA技术因素和医务人员因素3个方面。护理人员积极予以心理疏导、实施健康教育及参与术后镇痛的管理工作,是提高患者自控镇痛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对策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程灏 肖峰 +1 位作者 金旭 韩如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60例神经外科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和单独芬太尼行术后镇痛。记录术后4h、次日晨、术后24h疼痛评...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60例神经外科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和单独芬太尼行术后镇痛。记录术后4h、次日晨、术后24h疼痛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SS)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镇静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后镇痛,可以减少芬太尼用量和芬太尼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芬太尼 患者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自控镇痛泵临床应用的护理
7
作者 赵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0期3-3,共1页
关键词 自控镇痛 心理护理 临床应用 PCA泵 患者自控镇痛 穿刺部位 手术结束 导管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科术后吗啡与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之明 张彩举 于钦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观察吗啡和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 (PCIA)用于心外科术后疼痛康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7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和芬太尼组 ,术后在ICU病房用PCIA进行疼痛康复 ,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效果及满意率 ,以及 2 4h、48h和 72h生命... 目的观察吗啡和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 (PCIA)用于心外科术后疼痛康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7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吗啡组和芬太尼组 ,术后在ICU病房用PCIA进行疼痛康复 ,观察镇痛起效时间、效果及满意率 ,以及 2 4h、48h和 72h生命体征及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满意率无显著性差异 ,生命体征均平稳 ,但芬太尼组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吗啡组 (P <0 .0 5 ) ,患者的恶心、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吗啡组 (P <0 .0 5 )。结论吗啡和芬太尼PCIA均能安全地用于心外科术后患者急性疼痛的康复治疗 ,但芬太尼PCIA明显比吗啡PCIA起效快 ,恶心、呕吐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芬太尼 患者自控镇痛 心脏外科 疼痛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健康教育的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颜亚东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疼痛管理 健康教育 术后疼痛 小剂量药物 手术患者 术前焦虑 科学技术 止痛方法 止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自控镇痛治疗癌痛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王昆 +2 位作者 邵月娟 金毅 刘维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57-763,共7页
癌痛是一种肿瘤伴发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加重,既往有效的镇痛药物经常会出现药物耐受或因镇痛药物剂量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给癌痛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 癌痛是一种肿瘤伴发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加重,既往有效的镇痛药物经常会出现药物耐受或因镇痛药物剂量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给癌痛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由医护人员预先设置给药方案,通过镇痛泵持续输注,并且允许患者在疼痛加重时自行按压按钮,可按需、快速推注镇痛药物,从而达到及时、有效的镇痛,是三阶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本共识就PCA技术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适应证、药物选择、不良反应管理、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患者自控镇痛 阿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患者自控镇痛治疗癌痛专家共识
11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14-914,共1页
癌痛是一种肿瘤伴发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加重,既往有效的镇痛药物经常会出现药物耐受或因镇痛 药物剂量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给癌痛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患 者自控镇痛(PCA)由医护人员预先... 癌痛是一种肿瘤伴发症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加重,既往有效的镇痛药物经常会出现药物耐受或因镇痛 药物剂量的增加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给癌痛治疗提出了巨大挑战。患 者自控镇痛(PCA)由医护人员预先设置给药方案,通过镇痛泵持续输注,并且允许患者在疼痛加重时自行按 压按钮,可按需、快速推注镇痛药物,从而达到及时、有效的镇痛,是三阶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伴发症状 药物耐受 持续输注 镇痛药物 癌痛治疗 镇痛 推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12
作者 米琰 郭怡辛 +2 位作者 刘世娅 刘文铜 李格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7-8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术后48 h内行PCIA,镇痛方案为奥赛利定2...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奥赛利定用于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Ⅲ级。术后48 h内行PCIA,镇痛方案为奥赛利定2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单次按压剂量1.8 ml(奥赛利定0.36 mg),锁定时间6 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无背景剂量组(O组,n=30),背景剂量0.2 mg/h(奥赛利定1 ml/h)(O1组,n=30),背景剂量0.4 mg/h(奥赛利定2 ml/h)(O2组,n=31)。记录术后2、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奥赛利定用量、曲马多和帕洛诺司琼使用情况、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前及术后24、48 h 15项术后恢复质量(QoR-15)和满意度评分。结果与O组比较,O1组和O2组术后6、12、24和48 h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奥赛利定用量明显增加(P<0.05);O1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48 h QoR-15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O1组比较,O2组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奥赛利定用量明显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升高,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48 h QoR-15评分明显降低(P<0.05)。三组术后静息时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曲马多和帕洛诺司琼使用率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奥赛利定背景剂量0.4 mg/h比较,奥赛利定背景剂量0.2 mg/h PCIA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并能有效改善术后早期恢复质量,是骨肿瘤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更适宜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奥赛利定 术后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背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13
作者 刘克 葛秀玲 +7 位作者 张帅帅 梅莎莎 吕凯丽 盖志辉 王帅 王大龙 徐伟民 叶文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奥赛利定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3—12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2~34岁,BMI 30.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 目的观察和比较奥赛利定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3—12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2~34岁,BMI 30.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奥赛利定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60例。胎儿娩出后,O组静脉注射奥赛利定1 m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手术结束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O组给予奥赛利定0.3 m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均复合托烷司琼1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即刻,两组实施相同方案超声引导下TAPB,每侧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于术前2 h、术后1、2 d行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估。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记录术后2、4、8、12、24、48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于术前2 h和术后24、48 h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采用Likert计分法评估术后舒适度。记录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后1 d QoR-15评分、术后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8、12、24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补救镇痛率、术后24 h血清IL-6、CRP浓度、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2 d QoR-15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48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血清IL-6、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TAPB应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与舒芬太尼比较,可明显提高产妇术后早期舒适度,且不增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剖宫产 奥赛利定 舒芬太尼 腹横肌平面阻滞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接受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期间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觉伦 田园 +2 位作者 聂卫华 张越伦 申乐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4,共9页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接受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期间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在北京协...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接受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期间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外科手术且术后接受PCIA的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史、手术信息、术中用药信息、术后镇痛随访信息。根据接受PCIA期间PONV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CIA⁃PONV组和非PCIA⁃PONV组;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POV),将其分为PCIA⁃POV组和非PCIA⁃POV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PCIA⁃PONV和PCIA⁃POV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373例患者,其中PCIA⁃PONV组676例,PCIA⁃PONV的发生率为49.2%;PCIA⁃POV组285例,PCIA⁃POV的发生率为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134,95%CI:1.590~2.865,P<0.001)、腹部手术(OR=1.655,95%CI:1.253~2.186,P<0.001)是手术患者接受PCIA期间出现PONV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长(OR=0.990,95%CI:0.982~0.998,P=0.019)、体质量指数增加(OR=0.961,95%CI:0.932~0.991,P=0.012)则是其保护因素;女性(OR=2.646,95%CI:1.754~3.992,P<0.001)、全麻史(OR=1.372,95%CI:1.042~1.806,P=0.024)、术中使用大剂量阿片类药物(OR=1.607,95%CI:1.206~2.142,P=0.001)是手术患者接受PCIA期间出现POV的危险因素,而术中未使用肌松拮抗剂(OR=0.393,95%CI:0.237~0.651,P<0.001)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手术患者接受PCIA期间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完善的术前评估及合理的围术期管理策略对于预防PCIA⁃PONV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术后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氢吗啡酮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腾飞 郭立发 +3 位作者 李金茹 杨淑红 赵爽 王秀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氢吗啡酮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9月择期全身麻醉联合收肌管阻滞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80例,男44例,女136例,年龄65~80岁,BMI 18.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氢吗啡酮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9月择期全身麻醉联合收肌管阻滞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80例,男44例,女136例,年龄65~80岁,BMI 18.5~35.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E1组)和艾司氯胺酮1.0 mg/kg组(E2组),每组60例。术后C组、E1组和E2组分别予氢吗啡酮0.2 mg/kg、艾司氯胺酮0.5 mg/kg复合氢吗啡酮0.2 mg/kg和艾司氯胺酮1.0 mg/kg复合氢吗啡酮0.2 mg/kg行PCIA,三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参数设置:背景输注速率1.5 ml/h,单次按压1.5 ml,锁定时间15 min。若静息时VAS疼痛评分≥4分且患者按压PCIA泵镇痛效果不佳,则肌肉注射曲马多0.1 g补救镇痛。于术后1、3、7 d时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HAMD评分≥8分为存在抑郁状态;于术后1、3、7 d时行静息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7 d内抑郁例数、术后3 d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D_(1))、总按压次数(D_(2))、D_(1)/D_(2)、补救镇痛例数以及头晕头痛、多梦、幻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d,C组共有21例(35%)发生抑郁,E1组有7例(12%),E2组有8例(13%);术后7 d,C组共有8例(13%)发生抑郁,E1组有1例(2%),E2组有2例(3%)。与C组比较,E1组术后3、7 d抑郁发生率、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E2组术后3、7 d抑郁、术后3 d内头晕头痛、多梦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E1组和E2组术后1、3、7 d抑郁发生率、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氯胺酮0.5、1.0 mg/kg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PCIA均可改善术后抑郁,艾司氯胺酮1.0 mg/kg可以降低术后头晕头痛、多梦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妇产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16-617,共2页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PCEA-Ⅱ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氟哌利多0.1mg/ml。术后4h、24h、48h分别记录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CEA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术后4~24h,PCEA-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术后追加镇痛、镇吐药的人数也少于PCIA组(P〈0.05)。三组患者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PC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PCEA镇痛效果良好,硬膜外持续应用氟哌利多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是妇产科术后镇痛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 术后疼痛 妇科 产科 恶心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舒芬太尼配置浓度对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1
17
作者 徐嘉莹 桑诺尔 +1 位作者 任丽英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配置浓度的舒芬太尼对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A)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231例择期全身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静脉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舒芬太尼配置浓度不同分... 目的比较不同配置浓度的舒芬太尼对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A)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231例择期全身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静脉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舒芬太尼配置浓度不同分为0.4μg/ml(SF4,n=1421)、0.6μg/ml(SF6,n=2489)、0.8μg/ml(SF8,n=1326)和1.0μg/ml(SF10,n=995)4组,比较4组间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药总量、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4组患者的舒芬太尼术后48 h内药物用量总体积数(χ~2=87.316,P<0.001)和用药总量(χ~2=20.26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静息以及运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镇静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2,P=0.029)。4组患者术后第1天(χ~2=7.855,P=0.012)和术后第2天(χ~2=5.635,P=0.044)的未排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不良反应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静脉PCA的患者中,较高的舒芬太尼配置浓度可能在不改善患者术后48 h镇痛效果的前提下提高镇静、肠道未排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 VAS评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循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力利 吕艳霞 付建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患者自控镇痛 硬膜外镇痛 老年 上腹部手术 术后镇痛 循环应激反应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对全麻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伍虹飞 杨宣 蒋建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176例手术后应用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随机分为4组:A组,分别在术中、PCA泵中给予昂丹司琼8mg;B组,在PCA泵中给予地塞米松5mg、氟哌利多2.5mg;C组,...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176例手术后应用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随机分为4组:A组,分别在术中、PCA泵中给予昂丹司琼8mg;B组,在PCA泵中给予地塞米松5mg、氟哌利多2.5mg;C组,在术中给予昂丹司琼8mg、PCA泵中给予地塞米松5mg、氟哌利多2.5mg及昂丹司琼8mg;D组,分别在术中给予昂丹司琼8mg、在PCA泵中给予地塞米松5mg及氟哌利多2.5mg。术后48h回访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PONV发生率分别为A组29.5%(13/44)、B组34.1%(15/44)、C组7.0%(3/43),D组11.4%(5/44),联合用药组即C组和D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用药组A组和B组(P<0.05);A、B2组PONV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210,P=0.647),C组PONV发生率与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114,P=0.736)。结论联合应用昂丹司琼、地塞米松及氟哌利多3种止吐药可以显著减少术后自控镇痛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昂丹司琼 地塞米松 氟哌利多 患者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呼吸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晖 刘玉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术后呼吸功能 胸科手术 临床研究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 术后肺部并发症 术后患者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