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宋丹丹 罗一 +2 位作者 吴乐 高晓沛 汪芳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3~58岁,BMI 21~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组(BR组),每组32例。所有患...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3~58岁,BMI 21~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组(BR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选择T8-9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R组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混合液共100 ml,BR组硬膜外镇痛泵配方为罗哌卡因、布托啡诺5mg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共100 ml,采用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浓度,初始浓度为0.1%,相邻药物浓度比值为1.2。采用Dixon-Massey法确定罗哌卡因EC50及其95%CI。术后2 h患者VAS评分<3分则镇痛有效,VAS评分≥3分则镇痛无效。记录患者术前15 min(T0),术后1 h(T1),术后3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HR、MAP和RR,并进行VAS评分,运动阻滞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 R组EC50为0.19%(95%CI 0.17%~0.20%);DR组EC50为0.11%(95%CI 0.10%~0.12%)。两组T0—T6时HR、MAP、RR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运动阻滞评分达到1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R组(P<0.05),R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BR组(P<0.05)。两组均无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托啡诺可增强罗哌卡因PCEA镇痛效果,降低罗哌卡因浓度,对患者呼吸循环无影响,不伴有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罗哌卡因 半数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支持疗法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分娩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伟业 席四平 冯嘉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PPST组、PCEA组、联合组和对照组4组。分别记录4组产妇镇痛效果、新生儿指标、焦虑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催产素用量...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PPST组、PCEA组、联合组和对照组4组。分别记录4组产妇镇痛效果、新生儿指标、焦虑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催产素用量等指标。结果:PPST组与联合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于PPST后显著下降(P<0.05)。PPST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但差于PCEA组和联合组(P<0.05)。联合组与PCEA组镇痛效果相似,但联合组PCEA用量少于PCEA组(P<0.05)。结论:PPST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可强化镇痛并减少用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支持疗法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支持疗法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分娩的影响
3
作者 陈伟业 席四平 冯嘉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77-1479,1482,共4页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Ⅰ组(PPST组)、Ⅱ组(PCEA组)、Ⅲ组(PPST+PCEA组)和Ⅳ组(对照组),比较4组产妇焦虑状况、镇痛效果、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分娩情况。... 目的:评估心理支持疗法(PPST)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Ⅰ组(PPST组)、Ⅱ组(PCEA组)、Ⅲ组(PPST+PCEA组)和Ⅳ组(对照组),比较4组产妇焦虑状况、镇痛效果、新生儿情况以及产妇分娩情况。结果:Ⅰ、Ⅲ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于PPST后显著下降(P<0.05);Ⅰ组产妇镇痛效果优于Ⅳ组(P<0.05),但较Ⅱ组和Ⅲ组差(P<0.05),Ⅱ组与Ⅲ组镇痛效果相似,但Ⅲ组PCEA和催产素用量比Ⅱ组减少(P<0.05)。结论:PPST联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可强化镇痛并减少用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支持疗法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尧永华 宁雪 +2 位作者 张平 谭平 郑映菲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9-470,473,共3页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均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L组)和PCEA组。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开胸手术患者,均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L组)和PCEA组。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于根部游离出来,置于冷冻探头上,在-40^-89 ℃下冷冻90s;PCEA组用0.20%罗派卡因+0.003%吗啡混合液,通过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按负荷剂量+持续剂量+PCA模式给药。分别观察视觉摸拟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差异无显著性,而在ST-T波改变、心律失常、高血压改善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与PCEA法比较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 肋间神经镇痛 冷冻 患者自控镇痛 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呼吸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蒋晖 刘玉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9-270,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术后呼吸功能 胸科手术 临床研究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 术后肺部并发症 术后患者 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妇产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616-617,共2页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 目的比较妇产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影响。方法56例ASAⅠ~Ⅱ级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CIA组(n=18),镇痛用药为吗啡1mg/ml+氟哌利多0.1mg/ml;PCEA—Ⅰ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PCEA-Ⅱ组(n=19),镇痛用药为吗啡0.1mg/ml+0.125%布比卡因+氟哌利多0.1mg/ml。术后4h、24h、48h分别记录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CEA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术后4~24h,PCEA-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术后追加镇痛、镇吐药的人数也少于PCIA组(P〈0.05)。三组患者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PCA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PCEA镇痛效果良好,硬膜外持续应用氟哌利多可有效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是妇产科术后镇痛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 术后疼痛 妇科 产科 恶心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或连续硬膜外输注复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7
7
作者 王朝辉 冯善武 +3 位作者 徐世琴 张盼盼 王楠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5-759,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行程控硬膜外脉冲式注射(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或连续硬膜外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aral,CEI)复合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分娩镇痛要求的足月初产妇186例,ASAⅠ或Ⅱ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2例。三组均使用首次剂量(0.12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 ml,镇痛泵均使用(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100ml。PIEB1组(P1组):5ml/30min,首次剂量注入30min后开始脉冲给药;PIEB2组(P2组):10 ml/60 min,首次剂量注入60 min后开始脉冲给药;CEI组(C组):10ml/h,首次剂量注入后立即开始持续给予背景剂量。三组均设置PCA量5ml,锁定时间30min。记录镇痛期间宫缩疼痛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VAS评分>3分的例数和(MBS)评分>1分的例数;记录最高感觉阻滞平面、镇痛药物用药总量、催产素使用量、PCEA按压次数,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间发热的例数;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在分娩镇痛开始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镇痛前,P2组VAS>3分的比率明显低于P1组和C组(P<0.05)。镇痛期间,P1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明显高于P2组和C组,P2组单侧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P2组镇痛药物用药总量、PCE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第一次追加药物时间明显长于P1组和C组(P<0.05)。P1组与P2组器械助产与产间发热的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给予首次剂量后,间隔60min行PIEB模式注射技术,是一种更有效的给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硬膜外注射 持续输注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61
8
作者 李兵 王燕琼 +3 位作者 苏纲 杜伟忠 田佳 黄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1-783,共3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EA组硬膜外腔注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药液10ml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CEA组硬膜外腔注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的混合药液10ml负荷量,然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PCIA组先静脉注射25μg负荷剂量的瑞芬太尼,然后连接静脉电子镇痛泵。测定患者VAS疼痛评分和Bromage评分,记录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后1~3h,PCE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PCIA镇痛效果不及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PCEA,但操作简单、起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在下肢手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24
9
作者 农光 李聚禧 +2 位作者 李泽均 黄伟芝 黄光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912-913,共2页
关键词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手术后镇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下肢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患者自控镇痛 镇痛方法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玮玲 陈晓燕 陈海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818-818,共1页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其镇痛作用效应是芬太尼的7~10倍,在阿片类制剂中镇痛效果最强,镇痛作用时间长,残留呼吸抑制少。本研究通过与吗啡比较,观察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术后镇痛效果 开胸 镇痛作用 阿片类制剂 呼吸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普鲁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泽文 刘会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0-821,共2页
关键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盐酸氯普鲁卡因 分娩镇痛 布比卡因 小剂量芬太尼 镇痛效果 剖宫产手术 围产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漪闻 应隽 +2 位作者 朱慧琛 殷文渊 王祥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 评估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且行术后PCEA患者60例,ASAⅠ~Ⅱ级,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胸阻抗法心排量监测仪对患者术前、术毕、术后1、24、48h的血液动力学进行监测,并比较心排... 目的 评估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且行术后PCEA患者60例,ASAⅠ~Ⅱ级,应用美国Bioz.com无创胸阻抗法心排量监测仪对患者术前、术毕、术后1、24、48h的血液动力学进行监测,并比较心排量(CO)、每搏心排血量(SV)、HR、心加速指数(ACI)、外周血管阻力(SVR)的变化。并根据术后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将患者分为两组:Ⅰ组,VAS≤5分;Ⅱ组,VAS〉5分。结果 Ⅰ组:术毕、术后1h的CO、SV、SVR和术前比明显降低(P〈0.05);术毕、术后1h的HR和术前比较有所增高(P〈0.05);在各个时点ACI差异无显著意义。Ⅱ组:术毕、术后1h的CO、SV、SVR和术前比明显降低(P〈0.05);术毕、术后1、24、48h的HR和术前比较有所增高(P〈0.05)。Ⅰ组术后24h的SV、SVR低于Ⅱ组(P〈0.05);Ⅰ组术后24、48hHR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ACI在各个时点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 PCEA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很小,安全性高。良好的镇痛有利于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血液动力学 曲马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硬膜外腔镇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晓秋 熊艳峰 +2 位作者 程波 王萍 高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观察自控硬膜外腔镇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间断硬膜外腔注药组(n=54),硬膜外腔注射含糖皮质激素镇痛复合液,4次为一疗程。自控硬膜外腔镇痛组(n=44),于首次硬膜外腔注射后加行PCE... 目的:观察自控硬膜外腔镇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间断硬膜外腔注药组(n=54),硬膜外腔注射含糖皮质激素镇痛复合液,4次为一疗程。自控硬膜外腔镇痛组(n=44),于首次硬膜外腔注射后加行PCEA治疗7天;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8天及疗程结束次日VAS评分,PCEA组分别为4.41±0.62、1.30±0.77,间断注药组分别为5.09±0.88、1.65±0.97,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第8天PCEA组优良率为77.3%,明显优于间断注药组(55.6%)。疗程结束次日PCEA组优良率(88.6%)仍高于间断注药组(81.5%),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较间断硬膜外腔注药在治疗初期能更迅速地缓解患者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时产妇爆发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菁 陈晨 +3 位作者 孙啸云 徐世琴 冯善武 王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0-1253,共4页
目的分析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模式下产妇发生爆发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15例,年龄20~45岁,孕期≥37周,单胎头位,ASAⅡ或Ⅲ级。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0.08%罗哌卡因+舒... 目的分析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模式下产妇发生爆发痛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15例,年龄20~45岁,孕期≥37周,单胎头位,ASAⅡ或Ⅲ级。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负荷剂量15 ml,脉冲剂量10 ml/h,单次追加剂量8 ml,锁定时间30 min,极限量30 ml/h。当产妇出现爆发痛时给予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共10 ml追加,根据产妇是否发生爆发痛分为两组:爆发痛组和无爆发痛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和分娩镇痛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爆发痛的相关因素。结果93例(43.2%)产妇发生爆发痛。与无爆发痛组比较,爆发痛组产间发热率明显升高、分娩镇痛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膜外镇痛中断、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和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硬膜外镇痛中断、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程控间歇脉冲输注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爆发痛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术后镇痛有助于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被引量:5
15
作者 车向明 徐铭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406-408,共3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疗效。方法硬脊膜穿破者46例,分为2组。硬膜外填充组(A组,n=37),穿破硬脊膜后换另一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硬膜外镇痛;硬膜外未填充组(B组,n=9),穿破硬脊膜后改...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疗效。方法硬脊膜穿破者46例,分为2组。硬膜外填充组(A组,n=37),穿破硬脊膜后换另一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硬膜外镇痛;硬膜外未填充组(B组,n=9),穿破硬脊膜后改行全麻。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结果A组头痛发生率为16.2%;B组头痛发生率为100%。结论硬膜外术后镇痛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对预防及治疗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穿破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阮丁异 何国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患者 镇痛方法 子宫切除术后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妇产科手术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管 妇科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罗哌卡因用于乳腺癌术后硬膜外镇痛
17
作者 阮骆阳 曹金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57-658,共2页
目的比较国产罗哌卡因(康博宁,GL)和进口罗哌卡因(耐乐品,JL)复合吗啡用于乳腺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随机均分为两组,GL组:0.15%GL复合吗啡(30μg/ml);JL组:0.15%J... 目的比较国产罗哌卡因(康博宁,GL)和进口罗哌卡因(耐乐品,JL)复合吗啡用于乳腺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随机均分为两组,GL组:0.15%GL复合吗啡(30μg/ml);JL组:0.15%JL复合吗啡(30μg/ml)。观察患者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VAS、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15%GL和JL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 被引量:71
18
作者 王莉 李艳华 张培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4-66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头胎的足月初产妇200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和对照组(IV组)。Ⅰ组在宫口开至3~5cm时行分娩镇痛,Ⅱ、Ⅲ组在宫口开至1cm时行分娩镇痛,Ⅰ、Ⅱ组宫口开全停止...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头胎的足月初产妇200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和对照组(IV组)。Ⅰ组在宫口开至3~5cm时行分娩镇痛,Ⅱ、Ⅲ组在宫口开至1cm时行分娩镇痛,Ⅰ、Ⅱ组宫口开全停止镇痛,Ⅲ组宫口开至8em时停止镇痛。Ⅳ组为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并记录各产程持续时间;记录宫口开至1cm(T0)、3cm(T1)、8cm(T2)、宫口开全时(T3)、胎儿娩出时(T4)的镇痛评分(VAS评分);记录分娩方式、缩宫素的使用情况;记录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1~3d的评分。结果第一产程潜伏期Ⅱ、Ⅲ组明显短于Ⅰ、Ⅳ组(P〈0.01),活跃期Ⅰ、Ⅱ、Ⅲ组短于Ⅳ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Ⅲ组短于Ⅰ、Ⅱ组(P〈0.05);Ⅱ、Ⅲ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Ⅳ组(P〈0.05);Ⅲ、Ⅳ组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四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NBNA评分(NBNA1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Ⅳ组(P〈O.05)。结论潜伏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宫口开至8cm时提前停止镇痛,可提高母婴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分娩 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配伍曲马多或芬太尼在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喻红辉 罗爱林 田玉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等效剂量的曲马多或芬太尼在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组(0.15%罗哌卡因溶液),RF组(0.15%罗哌卡因和3μg/ml芬太尼混合液)和RT组(0.15%罗哌卡因和3 mg/m... 目的比较低浓度罗哌卡因配伍等效剂量的曲马多或芬太尼在胸科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组(0.15%罗哌卡因溶液),RF组(0.15%罗哌卡因和3μg/ml芬太尼混合液)和RT组(0.15%罗哌卡因和3 mg/ml曲马多混合液),每组20例。缝合皮肤时开始硬膜外镇痛,参数设置:负荷量5 ml,背景输注量2 ml/h,指令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患者术后72 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用力肺活量、按压次数和镇痛药消耗量。记录患者并发症并询问患者满意度。结果RT组和RF组罗哌卡因的消耗量和按压次数明显少于R组;RF组术后1 h和4 h按压总次数与有效按压次数的比值大于RT组;术后4 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RT组优于R组和RF组,并且用力肺活量也较其它两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组<RF组<RT组,分别为15%、25%和40%,RT组有30%的患者需要使用药物控制症状,而RF组和R组只有10%和5%。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曲马多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中,能很好缓解疼痛,对肺功能的影响较低,并且更有利于术后早期的物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曲马多 硬膜外镇痛 患者自控 胸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乐定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前列腺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
20
作者 朱克军 水祥兵 徐斌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 左旋布比卡因 术后硬膜外镇痛 可乐定 复合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阿片类药物 术后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