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对其悖论性审视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学文 盖生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4,共7页
文学理论是建立在个人体悟基础上的认识,与科学的工具认识的重大差异,在于不是求同,而是存异。文学理论的发展只有不断变化的曲线,永远不存在一个终极性结论。只有在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同构意义上讲,文学理论才是不规则、螺旋式地... 文学理论是建立在个人体悟基础上的认识,与科学的工具认识的重大差异,在于不是求同,而是存异。文学理论的发展只有不断变化的曲线,永远不存在一个终极性结论。只有在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同构意义上讲,文学理论才是不规则、螺旋式地发展。就是说,某一阶段可能是渐变的,在另一阶段可能是突变的。对文学理论发展发生影响的因素,摘其要者有如下几种:1.文学创作原则及文学思潮的变迁、更迭是文学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2.政治话语对文学理论发展的限制与催动;3.哲学为文学理论发展提供了思维方法和逻辑平台,也是学术殖民的强势话语;4.科学思想对文学理论的双刃效果;5.外来文论话语对本土理论的激活与抢话的双重效应;6.文学活动系统内部的深刻需求;7.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发展的最直接推力之一。影响文学理论发展的诸种因素,是一种有机的系统。其中,文学理论是主变因,即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其它都属客观的催动因,即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它们对文学理论发展,往往在催动的同时,还孕育着衰退和阻扼或消解的因素。所以,对它们之间关系仅仅以常论描述是不够的,而悖论性审视则可以弥补一下单一视野的盲区。悖论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对常论的消解和颠覆,而是使之更全面、更坚实,更具广阔的覆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发展 历史逻辑 影响的因素 悖论性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