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恶血归肝”理论从疏肝逐瘀探讨精索静脉曲张的辨证治疗
被引量:
2
1
作者
谷雨芃
息金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92-295,共4页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科常见病,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迂曲增粗、扩张和伸长。该病在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同时,因其能导致男性不育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医学“恶血归肝”理论源自李杲《医学发明》,该理论以恶血为核心,以肝为关键,强...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科常见病,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迂曲增粗、扩张和伸长。该病在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同时,因其能导致男性不育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医学“恶血归肝”理论源自李杲《医学发明》,该理论以恶血为核心,以肝为关键,强调了恶血与肝之间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恶血归肝”理论与精索静脉曲张在发生发展和病机演变方面存在相关性,故基于“恶血归肝”理论,论述恶血、肝之病理生理与精索静脉曲张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笔者认为“恶血归肝”是精索静脉曲张的基本病机,病机演变过程包括:“元气虚损,血行不畅”是发病基础,“恶血内生,肝脉不通”是中心环节,“积恶成毒,耗血伤精”是病进之因。据此,笔者立“疏肝逐瘀”为治疗大法,以“补虚培元,调气和血;调肝逐瘀,以通为用;祛瘀解毒,养血益精”为治则,分期辨治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血归肝
精索静脉曲张
恶
血
肝
郁
血
瘀
疏
肝
逐瘀法
筋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血归肝”伤科临证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谷丽敏
翟笑枫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恶血归肝
复元活
血
汤
骨伤科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血归肝理论在疑难杂症中应用举隅
3
作者
洪流
杨发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6年第4期30-31,共2页
恶血归肝理论在疑难杂症中应用举隅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324002)洪流,杨发发恶血与肝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早已述及。其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明·李挺《...
恶血归肝理论在疑难杂症中应用举隅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324002)洪流,杨发发恶血与肝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早已述及。其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明·李挺《医学入门》进一步阐述其机:“凡损伤,专主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血归肝
眩晕
头痛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血归肝理论及其在治疗疑难病中的应用
4
作者
洪流
杨友发
《中国民间疗法》
1996年第3期6-7,共2页
恶血与肝的关系,在《灵枢经》中早已有所论述,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明·李(木延)《医学入门》中进一步阐述其病机说“风损伤,专主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恶血即败血...
恶血与肝的关系,在《灵枢经》中早已有所论述,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明·李(木延)《医学入门》中进一步阐述其病机说“风损伤,专主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恶血即败血,是指血脉运行不畅,甚至阻滞凝聚,或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恶血归肝并由肝将其清除。 现代医学认为,肝血窦的内皮层内有大量的肝巨噬细胞,它们具有吞噬血中异物、细菌、染料及其它颗粒物质的功能。如红血球被破坏后,血红蛋白形成胆汁色素经肝脏代谢排出于体外。其中的铁大部分由血浆蛋白转送至骨髓,以供造血之用。又如损伤或衰老的血小板75%被肝等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和破坏。肝细胞、巨噬细胞在清除坏死红细胞的同时,还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以补充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血归肝
论
中医治疗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恶血归肝”理论从疏肝逐瘀探讨精索静脉曲张的辨证治疗
被引量:
2
1
作者
谷雨芃
息金波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92-295,共4页
文摘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科常见病,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异常迂曲增粗、扩张和伸长。该病在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同时,因其能导致男性不育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医学“恶血归肝”理论源自李杲《医学发明》,该理论以恶血为核心,以肝为关键,强调了恶血与肝之间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恶血归肝”理论与精索静脉曲张在发生发展和病机演变方面存在相关性,故基于“恶血归肝”理论,论述恶血、肝之病理生理与精索静脉曲张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笔者认为“恶血归肝”是精索静脉曲张的基本病机,病机演变过程包括:“元气虚损,血行不畅”是发病基础,“恶血内生,肝脉不通”是中心环节,“积恶成毒,耗血伤精”是病进之因。据此,笔者立“疏肝逐瘀”为治疗大法,以“补虚培元,调气和血;调肝逐瘀,以通为用;祛瘀解毒,养血益精”为治则,分期辨治本病。
关键词
恶血归肝
精索静脉曲张
恶
血
肝
郁
血
瘀
疏
肝
逐瘀法
筋瘤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血归肝”伤科临证探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谷丽敏
翟笑枫
凌昌全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
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恶血归肝
复元活
血
汤
骨伤科疾病
治疗
分类号
R274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血归肝理论在疑难杂症中应用举隅
3
作者
洪流
杨发发
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6年第4期30-31,共2页
文摘
恶血归肝理论在疑难杂症中应用举隅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324002)洪流,杨发发恶血与肝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早已述及。其云:“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明·李挺《医学入门》进一步阐述其机:“凡损伤,专主血...
关键词
恶血归肝
眩晕
头痛
中医学
分类号
R255.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44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血归肝理论及其在治疗疑难病中的应用
4
作者
洪流
杨友发
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1996年第3期6-7,共2页
文摘
恶血与肝的关系,在《灵枢经》中早已有所论述,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明·李(木延)《医学入门》中进一步阐述其病机说“风损伤,专主血论,肝主血,不问何经所伤,恶血必归于肝”。恶血即败血,是指血脉运行不畅,甚至阻滞凝聚,或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恶血归肝并由肝将其清除。 现代医学认为,肝血窦的内皮层内有大量的肝巨噬细胞,它们具有吞噬血中异物、细菌、染料及其它颗粒物质的功能。如红血球被破坏后,血红蛋白形成胆汁色素经肝脏代谢排出于体外。其中的铁大部分由血浆蛋白转送至骨髓,以供造血之用。又如损伤或衰老的血小板75%被肝等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和破坏。肝细胞、巨噬细胞在清除坏死红细胞的同时,还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以补充红细胞。
关键词
恶血归肝
论
中医治疗法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242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恶血归肝”理论从疏肝逐瘀探讨精索静脉曲张的辨证治疗
谷雨芃
息金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恶血归肝”伤科临证探析
谷丽敏
翟笑枫
凌昌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恶血归肝理论在疑难杂症中应用举隅
洪流
杨发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恶血归肝理论及其在治疗疑难病中的应用
洪流
杨友发
《中国民间疗法》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