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拉与太阳》中的科技恶托邦与人性乌托邦
1
作者 刘可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8期28-31,共4页
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以科幻为基本框架,描绘了科技在社会系统各领域所引起的震荡与变动,对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思考和讨论。小说从社会生活和人类身体两个方面展现了未来社会的科技恶托邦景象,在温情敦睦的情感基调... 石黑一雄的《克拉拉与太阳》以科幻为基本框架,描绘了科技在社会系统各领域所引起的震荡与变动,对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思考和讨论。小说从社会生活和人类身体两个方面展现了未来社会的科技恶托邦景象,在温情敦睦的情感基调和童话般的奇幻色彩背后,乃是近未来世界的荒诞与残酷。同时,小说肯定了人类本性中的可贵品质,并提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智能时代建立人性乌托邦的可能性。独立个体应以彼此联结、建立深度情感关系的方式来抵御外部世界的风险与威胁,从而获得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克拉拉与太阳》 科技恶托邦 后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托邦·恶托邦·伊托邦——新世纪乡土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气质构形
2
作者 魏玲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1,共6页
研究新世纪乡土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气质构形是考索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嬗变的重要指征,它关涉乡土电影对城市进行构形时所运用到的某种普遍认知。在新世纪乡土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气质构形分为乌托邦(正面修辞:光明自由的理想之邦)、恶托邦... 研究新世纪乡土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气质构形是考索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嬗变的重要指征,它关涉乡土电影对城市进行构形时所运用到的某种普遍认知。在新世纪乡土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气质构形分为乌托邦(正面修辞:光明自由的理想之邦)、恶托邦(负面修辞:美而虚妄的欲望之都)与伊托邦(中性修辞:赛博空间里的科技之城)。新世纪乡土电影中城市形象气质构形的背后不仅贯穿了一条显示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还潜藏着中国知识分子对21世纪城乡中国共融共通的美好愿景和乡关何处的文化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乡土电影 城市形象 气质构形 恶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铁》中的“恶托邦”书写
3
作者 王梅茜 《南腔北调》 2024年第5期86-91,共6页
在科幻文学领域中,韩松始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小说不以科学为内核,而是注重表现一个魔幻的异世界。其科幻小说《地铁》由五个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短篇组成,讲述了与地铁有关的“诡异”故事。一方面,《地铁》通过建构“恶托邦”异... 在科幻文学领域中,韩松始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小说不以科学为内核,而是注重表现一个魔幻的异世界。其科幻小说《地铁》由五个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短篇组成,讲述了与地铁有关的“诡异”故事。一方面,《地铁》通过建构“恶托邦”异质空间,描绘了一个充满危机的地下世界;另一方面,作者借助地铁里呈现的“零道德”世界,试图探究人性之恶的成因。《地铁》中的“恶托邦”书写,是韩松对“重新发现人”的呼吁,进一步诠释了科幻叙事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恶托邦 异质空间 零道德 人文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托邦世界的一抹温情——论多丽丝·莱辛预言小说中的生存悖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洁玉 黄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8,共4页
英国文坛大师多丽丝·莱辛后期创作了一系列带有幻想性质的预言小说,绘制了一个个被严重污染、充满邪恶而又濒临灭绝的"恶托邦"世界。然而作品中在对"恶"进行描绘的同时又展现了充满希望的美好新世界。这种破... 英国文坛大师多丽丝·莱辛后期创作了一系列带有幻想性质的预言小说,绘制了一个个被严重污染、充满邪恶而又濒临灭绝的"恶托邦"世界。然而作品中在对"恶"进行描绘的同时又展现了充满希望的美好新世界。这种破碎的世界与新世界共存,民不聊生的"恶托邦"与美好幻象的乌托邦同在的生存悖论恰好地体现了作家预言小说的主旨和作者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预言式小说 恶托邦 生存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反乌托邦和恶托邦科幻小说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郁旭映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4,共9页
一、绪论:反乌托邦和恶托邦无论在西方语境还是中文语境,都习惯于将反乌托邦(anti-utopia)与恶托邦(dystopia)混用,指向“反向的乌托邦”。但若细究二十世纪的反乌托邦和恶托邦作品,我们会发现两者其实有所区别。区分两者不仅对于深入... 一、绪论:反乌托邦和恶托邦无论在西方语境还是中文语境,都习惯于将反乌托邦(anti-utopia)与恶托邦(dystopia)混用,指向“反向的乌托邦”。但若细究二十世纪的反乌托邦和恶托邦作品,我们会发现两者其实有所区别。区分两者不仅对于深入理解反乌托邦、恶托邦的本质及其它们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而且对深度剖析具体作品也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乌 恶托邦 科幻小说 中国当代 二十世纪 语境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恶托邦 播撒环境正义的种子——论巴特勒《播种者的寓言》 被引量:5
6
作者 龙跃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4,共6页
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在其科幻小说《播种者的寓言》中展现了生活在"恶托邦"世界里的少数族裔美国人,尤其是非裔美国人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小说揭示了导致少数族裔美国人遭受"环境非正义... 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在其科幻小说《播种者的寓言》中展现了生活在"恶托邦"世界里的少数族裔美国人,尤其是非裔美国人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社会危机。小说揭示了导致少数族裔美国人遭受"环境非正义"现象的根本原因,即美国社会无所不在的种种社会非正义。在小说中,社会非正义现象突出表现在男权制下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以及白人对少数族裔美国人持续的种族歧视与压迫。在表现手法上,作家通过灵活运用新奴隶叙述体裁,巧妙应用劝导式叙述模式以及精心设计隐喻等艺术手段使"环境正义"主题得到彰显。通过"环境正义"主题的书写,小说反映了作家对少数族裔美国人,尤其是非裔美国人生存现状的担忧,也体现了作家对建立环境正义社会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 《播种者的寓言》 恶托邦 环境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炜“半岛世界”的灾难戒惧与“恶托邦”营构——兼论“半岛世界”离弃模式的根源
7
作者 路翠江 邵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张炜"半岛世界"中,令人戒惧的灾难,有的源于自然界与自然观,有的则与人际相关。对自然灾荒的恐惧,对鬼神邪魔的惧怕,是可能伴随人的一生、并且沉淀为民间信仰的灾难戒惧心理。乡村暴力为祸构成的暴虐场景中,那些巨大的笼罩性... 张炜"半岛世界"中,令人戒惧的灾难,有的源于自然界与自然观,有的则与人际相关。对自然灾荒的恐惧,对鬼神邪魔的惧怕,是可能伴随人的一生、并且沉淀为民间信仰的灾难戒惧心理。乡村暴力为祸构成的暴虐场景中,那些巨大的笼罩性的控制力是"半岛世界"地狱般现实生活的根源。"半岛世界"寓言形式的群魔乱舞的恶托邦营构背后,是作家的忧患意识。以否定之否定的离弃,实质是继续上路,支撑它的,是积极存在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灾难戒惧 恶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主义视角窥探《羚羊与秧鸡》的恶托邦
8
作者 张琳琳 徐丹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1期75-78,共4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享有“加拿大文学女皇”的称号。她的长篇小说《羚羊与秧鸡》利用对未来夸张的想象,警示人们必须合理利用技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本文结合生态主义,从恶托邦的角度对《羚羊与秧鸡》这一作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享有“加拿大文学女皇”的称号。她的长篇小说《羚羊与秧鸡》利用对未来夸张的想象,警示人们必须合理利用技术,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本文结合生态主义,从恶托邦的角度对《羚羊与秧鸡》这一作品进行分析,探究自然生态恶托邦和精神生态恶托邦的构建及造成恶托邦世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与秧鸡》 恶托邦 生态主义 技术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吉陵春秋》的“恶托邦”书写
9
作者 宋秀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9-22,共4页
在《吉陵春秋》中,在台马华作家李永平藉由"借来的空间"——吉陵镇万福巷,以异乡人的"恶托邦"情结投射想象国族的堕落失贞、罪恶原乡的含混无序,意在重构消逝的辉煌古文化中国图腾。李永平力图通过"恶托邦&qu... 在《吉陵春秋》中,在台马华作家李永平藉由"借来的空间"——吉陵镇万福巷,以异乡人的"恶托邦"情结投射想象国族的堕落失贞、罪恶原乡的含混无序,意在重构消逝的辉煌古文化中国图腾。李永平力图通过"恶托邦"书写在文本中的呈现,着力探究"恶托邦"的生成机制,彰显身份认同游移与离散的焦虑、文化原乡颠覆与终极追寻的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托邦 文本呈现 生成机制 美学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乌托邦空间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熙 《北方论丛》 2019年第5期39-48,共10页
追求乌托邦乃人之天性,乌托邦叙事传统源远流长.在人类漫长的乌托邦追寻史中,空间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乌托邦并非只是欢愉人心的梦幻,而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愿景,空间的建构与乌托邦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乌托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 追求乌托邦乃人之天性,乌托邦叙事传统源远流长.在人类漫长的乌托邦追寻史中,空间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乌托邦并非只是欢愉人心的梦幻,而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愿景,空间的建构与乌托邦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乌托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经历恶托邦、异托邦和伊托邦这样一个动态的嬗变过程.乌托邦是理想的空间;恶托邦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社会想象,是异化的空间;作为异质空间的异托邦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空间;“伊托邦”是信息时代的虚拟空间.在空间理论的观照下,探讨乌托邦的演进轨迹,旨在为我们审视乌托邦传统提供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与科技的较量——评汪彦中小说《异变》
11
作者 李琰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1期13-15,共3页
汪彦中的小说集《异变》描绘了科技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中的矛盾、伦理和人的异化等一系列问题,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问题。当人的主体性被机器所取代时,人类所构建的道德、伦理将会被消解,人类也将会失去自己成为人的根基。在... 汪彦中的小说集《异变》描绘了科技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中的矛盾、伦理和人的异化等一系列问题,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问题。当人的主体性被机器所取代时,人类所构建的道德、伦理将会被消解,人类也将会失去自己成为人的根基。在科技多元化的今天,保持人类的主体性,还应思考科技时代下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 科技 汪彦中 《异变》 恶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崇高宇宙与微纪元之间:刘慈欣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雪妮(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刘慈欣是21世纪初期中国科幻文学复兴中最重要的作家,他和同时代的作家创造了一次新浪潮,重写了科幻的类型成规。本文在中国科幻历史语境中讨论刘慈欣的作品,尝试对刘慈欣及其他作家代表的新浪潮的美学、政治、伦理意义做理论化的解释。
关键词 刘慈欣 新浪潮 不可见 道德 后人类 /恶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非只有喜剧:宁浩系列影像的人性审视
13
作者 鲍一丁 曲德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8-80,共3页
人性审视是宁浩系列电影中的重要主题。宁浩的影片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干脆果断的金属特性和厚重的岩石质感,并通过逼仄的地下空间隐喻人性的恶劣面。其影片呈现出一种同情意味的人性审视,同时基于宁浩的自我焦虑经验反映人们普遍的焦虑感... 人性审视是宁浩系列电影中的重要主题。宁浩的影片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干脆果断的金属特性和厚重的岩石质感,并通过逼仄的地下空间隐喻人性的恶劣面。其影片呈现出一种同情意味的人性审视,同时基于宁浩的自我焦虑经验反映人们普遍的焦虑感,是一种转喻性的社会症候表达。最终,其影片到达人性审视的极端呈现,即通过宁浩本人的主观想象建构《无人区》中象征性的社会秩序与"恶托邦"的影像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浩 电影 人性审视 黑色电影 恶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生态电影的“异质空间”
14
作者 郝志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83-85,共3页
围绕“恶托邦”“乌托邦”而展开的对于异质性空间的书写,欧美生态电影在营造视觉奇观、提升观众观影快感的同时,又清晰显影出了生态破坏、能源匮乏等全球化与全人类语境下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危机,尝试寻求一种促成物质空间、精神场域同... 围绕“恶托邦”“乌托邦”而展开的对于异质性空间的书写,欧美生态电影在营造视觉奇观、提升观众观影快感的同时,又清晰显影出了生态破坏、能源匮乏等全球化与全人类语境下的生存困境与发展危机,尝试寻求一种促成物质空间、精神场域同步重构的理想性的解决路径。文章通过剖析“恶托邦”与“乌托邦”的平行书写,解构了欧美生态电影序列中异质性空间的生成机理、呈现样式及其在深层携带的文化话语指涉与意识形态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生态电影 异质性空间 恶托邦 “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讯
15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2期100-100,共1页
01童昆鸟:三毫米上的金色恶托邦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和上海市文社当代艺术中心(简称:Cc基金会&艺术中心)于2021年3月12日至5月9日推出中国青年艺术家童昆鸟个展—“三毫米上的金色恶托邦”。作为中国备受瞩目的青年艺术家之一,童... 01童昆鸟:三毫米上的金色恶托邦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和上海市文社当代艺术中心(简称:Cc基金会&艺术中心)于2021年3月12日至5月9日推出中国青年艺术家童昆鸟个展—“三毫米上的金色恶托邦”。作为中国备受瞩目的青年艺术家之一,童昆鸟灵活穿梭于多种创作媒介之中,以装置、行为、影像、雕塑、绘画为主要表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中心 艺术基金会 恶托邦 文社 青年艺术家 表达形式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人的家园何在?——东西《篡改的命》全新的文学景观
16
作者 叶君 《南腔北调》 2023年第4期53-55,共3页
东西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讲述了一个“乡下人进城”的故事,小说延续百年来现当代文学中城与乡的对立与纠缠,在塑造“最后的进城者”的同时也终结乡下人进城的叙事模式。小说中,汪长尺用篡改儿子命运的方式令其获得城市人的身份,也得... 东西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讲述了一个“乡下人进城”的故事,小说延续百年来现当代文学中城与乡的对立与纠缠,在塑造“最后的进城者”的同时也终结乡下人进城的叙事模式。小说中,汪长尺用篡改儿子命运的方式令其获得城市人的身份,也得到自己所想望的胜利,小说延长“乡下人进城”的故事链条,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文学景观,而在城与乡的书写上,东西坚持了双重批判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篡改的命》 乡下人进城 恶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