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增量学习的车联网恶意位置攻击检测研究 |
江荣旺
魏爽
龙草芳
杨明
|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网络数据传输中恶意攻击数据辨识 |
樊蒙蒙
庞建成
|
《长江信息通信》
|
2024 |
0 |
|
3
|
恶意攻击下自组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算法 |
白磊
张涛
|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
2024 |
0 |
|
4
|
基于ATT&CK的多目标恶意代码攻击行为动态识别方法 |
张高猛
闫印强
任姣姣
孙俊虎
|
《长江信息通信》
|
2024 |
0 |
|
5
|
基于擦除痕迹追踪技术的网络恶意攻击取证 |
吴育宝
李星亮
|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云计算环境下自主防护恶意软件攻击算法研究 |
张哲
邓承会
左新斌
杨利
刘宗杰
|
《科技通报》
|
2018 |
2
|
|
7
|
ZigBee网络容忍恶意攻击的安全定位算法 |
郁滨
刘子清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基于多维滑窗的舰船网络恶意攻击节点检测系统设计 |
范豪
|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9
|
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抗恶意软件攻击测试系统设计 |
丁群
|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0
|
恶意攻击下改进的分布式扩散最小均方算法 |
魏巍
李先河
|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
2016 |
0 |
|
11
|
山寨机之父联发科“短信门”调查 是恶意攻击还是技术漏洞 |
李萧然
|
《IT时代周刊》
|
2008 |
0 |
|
12
|
Radware AMS:帮助意大利最大的IT架构服务商抵御恶意攻击,保证业务连续性 |
|
《数据通信》
|
2012 |
0 |
|
13
|
抗恶意攻击的分布式宽带合作压缩频谱感知方法 |
焦传海
|
《通信电源技术》
|
2019 |
0 |
|
14
|
自动建立信任的防攻击推荐算法研究 |
黄世平
黄晋
陈健
汤庸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5
|
自动化漏洞挖掘与攻击检测 |
文伟平
|
《信息安全研究》
|
2022 |
3
|
|
16
|
CMAD-XCP:一种防御XCP协议公平性攻击的协同机制 |
王建新
贾文娟
黄家玮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7
|
恶意模型下保密判定点与凸多边形的包含关系 |
刘新
张瑞玲
徐刚
陈秀波
|
《密码学报》
CSCD
|
2022 |
0 |
|
18
|
2016移动端恶意软件威胁分析 |
本刊编辑部
|
《中国信息安全》
|
2017 |
1
|
|
19
|
智能手表更易遭受网络攻击 |
Maggie
|
《IT时代周刊》
|
2015 |
0 |
|
20
|
一种基于特征检测的APT攻击防御方案 |
郑生军
范维
李大威
南淑君
王莉
|
《信息技术》
|
2017 |
4
|
|